吾爱文书网 >工作范文

读《红楼梦》的读后感通用5篇

Youaremine 分享

读后感是我们理解书中深意的钥匙,让智慧的光芒照亮我们的生活,每篇读后感都是个人成长的见证,记录我们在阅读中的心路历程,下面是吾爱文书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读《红楼梦》的读后感通用5篇,感谢您的参阅。

读《红楼梦》的读后感通用5篇

读《红楼梦》的读后感篇1

打开中国文学瑰丽的宝库,寻求古典小说璀璨的明珠,我们找到的最夺目的一颗依然是《红楼梦》。轻轻地走进大观园,静静地聆听那旷远的“红楼”之声,在一个封建大家族崩溃的坍塌声中,我分明听到了一曲凄美的女性赞歌。

阅读《红楼梦》,置身于一大群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中,我体味着她们一步步走向毁灭的悲哀,更叹服于她们的多才和美貌。

在《林黛玉进贾府》中亮相之后,黛玉就成为整个红楼梦中最耀眼的角色,她虽然不像以往才子佳人中的“佳人”那样完美无缺,但在她纤弱的外表下,在她盈盈的泪光中,在她谨慎的举止间,我看到的是不甘于命运,不屈于家族权势,努力争取幸福的刚强灵魂。“世外仙姝寂寞林”的黛玉是那样的娇弱,更是那样的多才多艺。言谈顾盼之间流露着一个女子的聪慧,她仔细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彬彬有礼地周旋于外祖母、舅妈、哥嫂、姊妹们中间。“多愁善感”却反抗坚决,寄人篱下而又不卑不亢,她的敏感不正体现着她的聪颖吗?吟诗、作画、绣荷包,无一样滞于人后,如此多才的女子,怎能不引人赞叹?

“山中高土晶莹雪”的薛宝钗一走近我们的视线,我们就被她举手投足之间的气质所震撼,她骨子里闪烁着高出流俗的光辉和大家闺秀的气度与风范。虽封建正统思想严重,然而依然掩盖不住她超出男性的精明和睿智。她没有身为小姐的蛮横,对下人向来体贴,她虽不能说是八面玲珑,却是左右逢源,颇得亲人喜爱。贤淑美好的她又怎能不让人由衷赞美?

说到王熙凤,“唯权是逐”、“唯利是图”、“凶狠机诈”是我们对她的印象。她行凶作恶时,自然引起人们愤恨、憎恶。然而,在平常的生活中,这位贵族家庭中的内管家,她的才能、机智、诙谐和欢声笑语以及对宝玉及诸姊妹的关心却并不让人反感。我们很难想象,红楼梦缺少了“凤姐”,大观园里有多少笑声不再荡漾。

还有善良的平儿,温顺的袭人,豪爽的史湘云,刚烈的尤三姐,严正的探春,冷谲的惜春,柔顺的迎春,孤高的妙玉,俊俏的晴雯……这众多的体现着“人”的闪光,辉煌着人的价值的青春女子,用她们的泪水酿成芳醇甘冽的艺术美酒,奉献于封建统治的祭坛。即使是悲剧,却也多了几分壮美。于是,在“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的废墟上,崛起了一枝美艳的女性奇葩。

合上《红楼梦》书卷,我依然沉浸在这部巨著营造的艺术氛围中,聆听着一曲女性华美的赞歌,耳边依然回想着宝玉诚恳的话语:“男人是泥做的骨肉,女人是水做的骨肉。”

读《红楼梦》的读后感篇2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怀才不遇的曹雪芹写出了自己,写出了世态炎凉,四大家族从繁盛到没落,最后以悲剧收场,不禁让人叹息。

这本书字里行间表达出了对女性的尊重和赞美,即是赞颂又是悲剧,家族的衰败,爱情的没落,最终创造了一个悲剧式的收场。全书总共九百多个人物,大部分都是描写女性,情节主要就是围绕着林黛玉、薛宝钗和贾宝玉等来发展的,书中的很多女性人物都没有好的下场,有的被强盗抓走,有的跳井而死,有的撞墙而死,有的含冤而死,有的被远嫁。多愁善感的林黛玉,没能和宝玉走到一块,怀着对宝玉深深的思恋最终抱憾而死。她是我小说里面最喜欢的角色,聪慧恬静,知书达理,温文尔雅,也就是因为它的性格,多愁善感导致她体弱多病,让人十分怜惜和同情,林黛玉的死是《红楼梦》里面悲剧中最深刻的一段。读完整本书让人觉得有一种压抑的感觉,悲剧式的收场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不多见的。这些都是曹雪芹对封建社会世态炎凉的.痛诉,也看出他对世事不公的一种忿忿,他用这种犀利的笔锋描绘出心灵最深处的伤感。

对比现在生活的美好,我更懂得知足,我们民主,自由,我们有着多姿多彩的生活,我们需要定下心来,好好思考人生,珍惜生活。

读《红楼梦》的读后感篇3

不得有那么多的人在研讨《红楼梦》呢。

故事讲的是一个宗族的兴衰,一个宗族的巨细故事。主人公为贾宝玉,他应该说来是一个柔中稍稍带刚的.男人,他的柔有部分是由于环境所造成的,他们家上上下下简直都是女人,掌管全家的也满是女子,自然而然地就应了一句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们的宗族是由于家中一女子进宫当了皇帝的宠妃而盛起,所以他们天天吟诗作乐,而其间又有两女子非提不行,那便是薛宝钗和林黛玉。林黛玉生性猜疑,多愁善感,可贾宝玉偏偏便是喜爱她,她身子弱,老祖宗看不上她,便骗贾宝玉与薛宝钗成亲,林黛玉闻讯气死,而当贾宝玉揭开喜帕发现并非林黛玉,而林黛玉又身亡,痛不欲生,落发当了和尚。

这儿的是是非非是“剪不断,理还乱”,让人看到古时婚姻的疏忽,它们往往全有爸爸妈妈处理,什么“指腹为婚”,更为可笑的是,他们有时从未见过面便稀里糊涂地成亲了。并且古时女子争着要进宫,由于那样可以使宗族富有,可皇帝有上千妃子,宠爱一时,没多久又要被淡忘了,她们又何必进宫呢?皇帝姥儿们饮酒作乐,衣食无忧,而老百姓则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日子之苦让人不可思议,也怪不得有了一次又一次的起义“造反”了,祸患之缘仍是在于皇帝身上啊。这一出出的悲惨剧让人心寒而又愤恨,让人忍不住怨恨起古时的苛捐杂税,它们把老百姓一步一步往火坑边上推,真让人深恶痛疾。

?红楼梦》一书让我时而快乐时而忧伤,时而愤恨时而感慨万千,也让我想了许多,或许吧,事事不能完美,而人也如此。

读《红楼梦》的读后感篇4

当我拿到这本厚达900多页的“百科全书”时,我的心为之惊叹,甚至产生了退步的念头。但我不得不放弃我的时间和精力去阅读,否则我怎么能理解这个谜呢?所以我决定在这个寒假里纠缠这个“顽固的东西”,我必须完成它。

?红楼梦》的第一次阅读带来了困难。一张薄薄的纸上写满了让我眼花缭乱的词语,包括奇怪的词语和文言文。许多诗歌甚至让我困惑。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让我感到困惑。如果我在雾中,就很难找到真相。有时看书,但很困,躺在书上睡觉。

但这并没有阻止我坚持到底。我开始做笔记,自己画出《红楼梦》中人物的关系图,意识到封建家庭的复杂性。我学会了利用国外的资料,不管是厚重的字典还是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来帮助我完成这个过程。

最吸引我的是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爱情纠葛。一次我读一个场景:贾宝玉和林黛玉表达了他们彼此的心灵和思想,使用“弱水三千,我只取一勺喝”和许多典故我不知道,然后我在网上问,最后得知这是贾宝玉林黛玉透露他的诚意。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获得了知识,而且理解了书中的内容。这样的理解,在人生中不仅是一种罕见的、不可言说的昙花,而且是一种难忘的理解。这样,阅读的兴趣和快乐就会如期到来。

经过20多天的纠结,我终于“啃”了这本书。但我不能满足,因为书中有很多东西我仍然不明白,更多的意义和奥秘还没有被探索。这样,我的感觉和收获可能是有限的。所以我选择了在网上看别人的读书笔记和书评,以及一些著名的红色学者,如周汝昌的作品。在与他们的思想交流之后,我恍然大悟,透过云层看到了太阳。《红楼梦》中的玄机逐渐浮出水面。

随着对《红楼梦》的进一步深入了解,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红楼梦》的深度和深度,也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和兴趣。也许阅读就是这样。只有你愿意努力学习,你才能真正理解这个奥秘。通过不同的方式,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和兴趣。最后,这本书肯定会对我们的思想产生巨大的影响,这将使我们受益匪浅。

读《红楼梦》的读后感篇5

?红楼梦》前六回中,林黛玉初入贾府这一段印象很深。

刚刚失去母亲的林黛玉,离开父亲,只身北上,投靠外祖母。虽说外祖母是因为心疼黛玉,才执意接她入贾府照顾,但对当时的黛玉而言,外祖母是陌生的亲人,从未谋面,只在母亲口中听到些只言片语,心中自然十分忐忑,谨小慎微。

“这林黛玉常听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她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小心谨慎地打量着一路所见,后与外祖母及舅母、众姐妹、嫂子相见,“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

“寂然饭毕,各有丫鬟用小茶盘捧上茶来。当日林如海教女以惜福养身,云饭后务待饭粒咽尽,过一时再吃茶,方不伤脾胃。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因而接了茶。”也体现了黛玉的谨慎。

后与宝玉相见时,宝玉见黛玉也没有玉,只自己有,生气要摔玉,众人忙哄劝住,读到这里,我就在想,一路小心谨慎的黛玉该有多自责啊。

果然下文写道“林姑娘正在这里伤心,自己淌眼抹泪的说:‘今儿才来,就惹出你家哥的'狂病,倘或摔坏了那玉,岂不是因我之过!’”

听蒋勋老师讲解才知道,林黛玉那时只有十二三岁,就又佩服起她来。

到贾家这样规矩森严的大家族,礼仪、言谈没出半点错,着实厉害。

十二三岁的我还是抗拒走亲戚,不知道要说什么,老是躲在妈妈身后的扭捏害羞的小孩子,对比之下实在佩服黛玉。

后文中讲林姑娘经常暗自落泪,自己看时觉得确实让人觉得厌烦,但想到她只是个十二三岁的孩子,又不免心疼。

记得我上高一时住校,一个月回家一次,开学前两周特别兴奋,新环境,新朋友,到第三周开始疯狂想家,白天上课,同学说说笑笑,不觉得。到晚上睡觉时,就从枕头底下拿出全家福,默默流泪。

想黛玉小小年纪就离开家,到全然陌生的环境,着实令人心疼。再看黛玉常常暗自落泪就多了些理解。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读红楼梦的心得体会精选7篇

读《红楼梦》的心得体会500字7篇

读《红楼梦》心得体会5篇

读老鼠和猫的读后感通用5篇

读长征的观后感通用5篇

读《红楼梦》心得体会优质7篇

读《红楼梦》心得体会参考7篇

读《红楼梦》心得体会最新6篇

读《红楼梦》心得体会400字8篇

读鲁迅的书的读后感通用6篇

    付费复制方法
    7天内可复制本站所有文章

    限时特价:5元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常见问题
    提示:如不想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常见问题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复制内容?

    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问题或者网络繁忙,请刷新页面试下

    2、如何联系客服?

    如需联系客服,请添加客服微信fanwen9944

    (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刷新重试
    正在开启复制权限中,请勿关闭页面!
    一键下载全文一键复制全文选定内容复制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31207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