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文书网 >工作范文

守家训+重家风事迹材料8篇

一份有效的事迹材料可以产生宣传典型,评选先进用用意,在看完优秀的事迹材料之后我们的内心会受到很大的鼓舞,下面是吾爱文书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守家训+重家风事迹材料8篇,感谢您的参阅。

守家训+重家风事迹材料8篇

守家训+重家风事迹材料篇1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不仅是衡量一个人品质优劣的道德标尺,更是社会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人无信不立,家无信不和。我出生在一个幸福温馨的普通家庭。爸爸妈妈经常给我讲一些关于“诚实守信”的人生道理。“言必信,行必果”几个醒目大字一直挂在我家墙上,也就是我们家的家训,它像一盏高高的航标灯,时时刻刻为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家训在耳,我会永远铭记:诚信是平时刻苦学习,考试不作弊;诚信是犯了错误勇于承认,不欺骗别人,为人实事求是;诚信是答应别人的事,说到做到;诚信是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即使再珍贵,也不占为己有;诚信是不做违背良心、有损人格,自欺欺人的事;诚信是……

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先哲的教诲,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言行相顾,才能够取得别人的信任;只有讲信用、守信义,才会养成自己高尚的品行;只有诚实守信才能在身处困境时获得别人的帮助。

守家训+重家风事迹材料篇2

从宣宁高速宁国北站下车,沿着宁国大道再行十多分钟便到了官东的家。还没进门,门框上方一块写有“光荣军属”的牌子即刻映入眼帘。

“官东的大伯、二伯、大姑父、堂哥都当过兵,可以说他从小就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官东的父亲官昌元清晰地记得这样的情景,小时候,官东的大伯一有空就教他踢正步,虽然当时年龄不大,但他踢起来还真的有模有样。

因为从小就向往军人这份职业,所以官东高中毕业后便入了伍。“他从小就很懂事,当了兵也一样。”官昌元说,由于在部队时表现突出,他后来被部队推荐到青岛海军潜艇学院参加培训。

正跟官昌元聊着天,住在官东家楼上的邻居——61岁的朱小菊来到了他的家里。“我是看了新闻报道才知道他参加救援的。”说起这个去年刚搬来的邻居,朱小菊显得很自豪。“现在年轻人能这样很难得,他的事迹也是我们教育晚辈的生动事例。”

上午,父亲官昌元在家中观看有关儿子官东的新闻报道

在官东家转上一圈,记者在墙上看到了这样一幅字:继代有清风,承家多旧德。官昌元告诉记者,一直以来官东都很懂事,这也与良好家风是分不开的。“读书的时候我们就教他要有一副热心肠,所以很小的时候我们带他上街玩,他见到街边有乞讨的人,总会向我们要钱给他们。”

官昌元的话得到了宁国中学老师陈孝贞的证实。作为官东的曾经班主任,在陈孝贞的印象中,官东性格活泼开朗,人缘非常好,同学们有个大事小情都喜欢找他,当然他也很乐意帮忙。此次得知官东英勇救援的消息,陈孝贞显得非常激动:“能够在关键时刻将生死置之度外营救他人,我真为教出这样的学生感到骄傲!”

官东一直以来的好人缘也让他打小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孩子王”。官东的“发小”陈浩回忆说,小时候,官东经常带着大家捉鱼摸虾、下河洗澡,而且由于他待人温和,大家都愿意跟他一起做朋友。“知道他现在在忙,所以我也不忍心去打扰他救援和休息,只希望他能注意安全。”陈浩说。

在当天的采访中,听到校友勇救沉船事件落水者消息后,宁国中学的很多学生也表现出了敬佩之情。“官东哥哥事迹传递出的正能量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我也希望能够以他为榜样,将来能够身体力行地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宁国中学学生杨苏皖说。

对于此次参与救援,官昌元说自己一点都不觉得意外:“他从小就是个热心的人,非常听话懂事、乐于助人,我也希望他在注意安全的同时能够救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宣城干部群众热议官东英勇行为

官东的事迹在各大网站、媒体被迅速传播的同时,也在宣城市干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记者来到宣城军分区,官兵们正在利用休息时间收看长江沉船救援的新闻。当记者表示想跟他们聊一聊对官东的看法时,大家异常兴奋。“官东在下水救人的危急时刻,把自己的氧气罩摘给了别人,就是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把死亡的危险留给了自己,他用他的实际行动阐释了现代革命军人高尚品德。”军分区警卫班班长陶胜说。作为一名老兵,陶胜的工作是对预备役的战士们进行培训。“今后对新兵我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培养出更多像官东这样的好兵。”他说。

华阳是一位预备役士兵,今年9月份将正式入伍,对自己的“前辈”官东,他充满了敬仰。“对我来说,官东就是最好的榜样,我期待着自己早日进入部队,为国家出力,为家乡争光。”

在官东的家乡宁国市,他的名字一夜之间家喻户晓,大家都为家乡能走出这样一位英雄而感到骄傲。两年前从亳州来到宁国工作的陈博,在看到官东的`报道后说:作为官东的同龄人,他的事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也会以他为榜样,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在宣城市干部群众当中,官东的名字和事迹这两天口口相传,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家乡人民纷纷赞赏他的英勇行为。

当前宣城市正在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官东的事迹正好体现了当代“宣城好人”的精神,“我们将把官东作为‘宣城好人’向中央、省文明委进行上报,申请‘中国好人’,努力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市文明办副主任吴胜华说道。

十八巷论坛网友热情回帖点赞宣城好小伙官东

薇薇安不壮:长江沉船事故发生后,我们都在关注,种种报道令人揪心,宣城小伙官东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满满的正能量!

楚狂人:宣城就是好人多,20xx年有曹军、卢帅为抢救落水儿童,义无反顾地跳进湍急的河水,壮烈牺牲,谱写了一曲生命大救援的赞歌;现在又出现了在深水下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危险留给自己的好小伙官东。为宁国好人点赞!为宣城好人自豪!

德玛西亚:不得不说,小伙子官东“棒棒滴”,为了救人,不惜放弃自己的潜水装备。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和赞扬。希望现场的救护人员在救助别人的同时,也要注意自身的安全。祝愿那些被困的人能早点被解救出来。

蓝晨夕:看到这个报道也替这位帅小伙捏了一把汗,他在危险时刻想到的是别人的安危,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那一句:“那一刻,我只想着救人!”也感动了无数人。在微博、微信上不少网友也纷纷给这位“勇士”点赞,“宣城男神”、“潜水男神”、“中国真男神”……在此,我也想说一句:“官东,好样的,你是宣城人的骄傲!”

爱的图腾:一个地方总是出现舍己救人、爱心义举,不是偶然,世上没那么多巧合。这说明这个地方肯定是民风淳朴、世风良善,人与人之间充满相互关爱之心,社会正气昂扬向上。为官东、为宣城人,满满的点赞,必须滴

守家训+重家风事迹材料篇3

人生路上,风雨同舟,洒下真情款款。王永菊和陈明,这一对普通的职工家庭,却用不普通的人生经历诠释了事业、生活和家庭的真谛,留给了我们“相依一世、相知一世”的真情和感动。

丈夫原是贵阳市南明烟叶复烤厂的一名驾驶员,妻子王永菊是花溪区孟关乡中心完小的一名教师。在结婚十余年的时间里,这对夫妻互敬互爱,孝敬父母、爱戴孩子、宽以待人,在家中以德治家,谱写了一曲文明、感动的华美乐章,成为创建文明家庭的先进典型。

一、爱岗敬业,爱校如家。

作为妻子的王永菊在工作中兢兢业业,是一个对工作和生活都有着高度责任心的人,曾担任过低、中、高不同年级段的教学工作,由于她对工作的认真负责,曾先后被评委市、区、乡级的优秀班主任,成为学生喜欢、家长信任的好老师。在工作中,她对每一个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在生活中,她对自己的同事们悉心关照、热帮互助,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王永菊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高度负责的工作责任心也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并多次在年度考核工作中被评定为优秀。她始终坚持责任心是做人之本,责任心是成事之源,所以她在工作中始终以爱岗敬业、爱校如家的心态努力并且奋斗着。

二、相敬如宾、相濡以沫。

都说人生之路,从来没有一帆风顺的坦途,没有一劳永逸的捷径。但意外却是来得那么突然与沉重,在新婚后的第二年,丈夫陈明因鼻咽癌放化疗留下的后遗症日趋严重,并使得听力、语言能力和吞咽食物的能力都迅速衰退,以致现在已经完全失去听力,退养在家中。就是在患难之际,妻子王永菊一面多方打听名医帮丈夫治疗病症,一面悉心照顾家中老人与丈夫,她用自己柔弱的身躯撑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面对丈夫日趋衰弱的身体,王永菊始终对丈夫不离不弃,悉心照料。对她而言,每天下班回家能看到丈夫把食物顺利地吞下去,不噎着、不呛着,就是她最大的安慰。她时常开导丈夫,让丈夫对生活充满希望和信心。丈夫陈明也非常支持妻子的工作,在家里总是无微不至地照顾好女儿,自己生活上的琐事从来不让妻子操心,因为丈夫失去听力,那一张张的小纸条成为夫妻俩传达信息和交流情感的纽带。几年的时光,妻子王永菊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和压力,是她,支持着丈夫、支撑着家庭。结婚至今十一年,是十一年的坚守,王永菊,用美好的心灵再次诠释了爱心、善良的真实含义,谱写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又一曲颂歌。面对新婚丈夫的病患,是逃避,是利己,也许会有多种选择,每种选择,也都会找出各种理由,然而正是由于王永菊这种天性的爱心和善良,愈加彰显出人性的光辉!十一年来的坚守,王永菊始终没有放弃过,面对长期病弱的丈夫,不抛弃,不放弃,敢于直面艰难困苦,做到一时容易,长期坚持确实很难。正是王永菊这种默默的坚持,愈加突显出人生的壮美!

三、互敬互爱,尽心尽力。

王永菊精心照顾丈夫,更是细心的照顾着公婆的起居,她知道丈夫的病对年迈的公婆打击有多大,尽管自己背后不知道流了多少眼泪,但是只要面对二老的时候都是笑嘻嘻的,经常给老人讲笑话逗他们开心,经常劝说老人,说开心话,讲大道理,她对二老说:“医学越来越发达,什么病都会有治理的办法的,陈明的病一定会治好的。”十多年来她就是这样用自己的善良及对家人的爱,将这个幸福温暖的家维护和经营着。

在生活上相濡以沫,对待家庭和老人,王永菊也是分外的用心和孝顺。陈明生病住院期间,妻子王永菊独自一人在医院照顾,不让家中的二老担心和操心,还经常打电话安慰他们。二老为了给王永菊减轻负担,除了料理好家中的所有事务以外,还尽心尽力替她照顾好女儿。一家人互敬互爱,其乐融融。

相依一世、相知一世,这就是和陈明的爱情写照,一对风雨同舟的终生伴侣,一个充满温情的幸福家庭。

守家训+重家风事迹材料篇4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家风是一种传承,也一种言传身教的感悟,更是一种精神家教的历练。不同的家庭都有不同的家风,看一个家庭的家风,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本质。

我的家是一个普通的四口之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是我们家里每个人必须遵守的第一信条。爸爸妈妈也在平时的生活中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努力让我们都成为一个诚实,守信,善良的人。“对人以和,待人和善”,更要“交之以信,谈之以诚”。犯了错误不要撒谎,要敢于承认错误,不要为自己的错误行为找借口,找理由,而是要做个知错就改的好孩子。

其次,我们要常怀一颗感恩的心拥抱生活。还记得2020年的寒假,在聆听了范老师讲的《珍惜和感恩》后,我在突如其来的疫情下,更懂得了感恩的真谛,于是写了《拾获感恩的心》一文,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时刻也不能忘了感恩祖国、感恩英雄、感恩老师、感恩父母……“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已经在我的心里扎下了深深的根。

我们虽然生在一个幸福的年代,但家风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我们更有义务把好的家风都发扬下去,我们要从每个家庭做起,让家家都有个好家风。

守家训+重家风事迹材料篇5

彭湃(1896-1929年),原名彭汉育,广东海丰人,被誉为农民运动的大王、中国农民运动的领袖。大革命时期,在广州举办五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担任第一和第五届农讲所主任。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彭湃在广东海陆丰地区领导武装起义后,建立了海丰、陆丰县苏维埃政府,这是中国第一个农村苏维埃政权。“家风就是理想主义”,彭湃的孙女彭伊娜说,家里人对物欲都没有疯狂的追求,这个家庭遗传的最珍贵的东西就是为了理想奋不顾身。

彭湃家里原本相当富有,是海陆丰有名的大地主家庭,有“鸦飞不过的田产”。但他目睹了国家贫穷落后,民族积弱被欺,农民处于被剥削被压迫的底层,生活十分困苦。他几经寻求选定马克思主义,立志变革中国社会。

彭湃号召农民起来进行斗争,表示愿意拿出家产来支持农民。母亲知道后十分伤心,边哭边说:“祖宗无积德,就有败家儿。想着祖父艰难困苦经营乃有今日,倘如此做法,岂不是要破家荡产吗?”彭湃回到家里没有一个人肯对他说话,好像对着仇人一样,大哥也以分家相威胁。

以救国救民、变革社会为己任的彭湃认定家里的`财产都是从农民手中抢来的,应该归还给农民。堂兄代他领回了分得的田契,彭湃便亲自将田契送到佃户家里,可是佃户们却不敢接受,他决定采取一个更激烈的行动。1922年11月的一天,彭湃请来许多农民,当众烧毁了属于他的全部田契,把财产分给穷苦的农民,带领农民参加革命。当初,他的家长希望他成为家族的接班人,而他却成了旧社会的掘墓人。这是他对旧家风的背叛,与此同时,也逐步形成了新家风。

1929年,彭湃被反动派杀害,英勇就义时年仅33岁。英雄已去,浩气永存。彭湃骨子里为革命为理想奋不顾身的特质代代相传,在后人的血液里澎湃不息。

“爷爷为理想而进行实践是无私彻底的。”彭伊娜说。在彭湃的感召和带动下,彭家多人前赴后继走上革命道路。在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时期先后有7人牺牲,其中6人被追认为烈士,最大的35岁,最小的才17岁。

作为红色家族的后代,彭家人没有把自己看成特殊的人群,也不懂得利用一些关系去谋求什么。他们始终与群众打成一片,为家乡和社会的发展呕心沥血。

彭湃的两个儿子,彭士禄与彭洪自小就是孤儿,靠人民群众的掩护帮助,吃着百家饭幸存了下来。其中彭士禄15岁时,几经艰难被周恩来接往延安,之后留学苏联,他是核动力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第一艘核潜艇的总设计师,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1983年,他主持了大亚湾核电站的前期工程,为我国科技事业、核工业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但他从不居功自傲。

与祖国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这就是彭家几代人传承的共同选择。

守家训+重家风事迹材料篇6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是家庭的灵魂。中华民族尊崇优良高尚的家风,重视良好家风的建设,我们家一直把诚实守信作为传家之宝,诚实守信是我们的立家之本、经营之道,寥寥数字凝聚了我们几代人的辛勤付出。

我家作为个体户,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合法经营,在工作上诚实守信,严把产品质量关,用心做好每一件产品,确保每一位客户的满意。

在经营管理上,我们把诚实守信作为底线,及时发放工人工资,如约兑现承诺,几十年来从未有过因工资发放不及时而出现的纠纷,得到了广大工人的信任和亲朋好友们的一致赞许;

在与人相处上,我们把诚实守信作为根基,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人与人相处的信任之基,守信之人走通八方,失信之人寸步难行,多少年来,我们能够和邻里朋友以及经营伙伴和谐相处的最大法宝就在于诚实守信,成为信的过的人,靠得住的人。

遵守诺言,恪守信用,诚实守信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国无诚信不兴,家无诚信不荣,诚实守信是一个家庭最大的财富。

守家训+重家风事迹材料篇7

每到春节,有副传统对联是很多人家的选择:“忠厚传家久,诗书济世长”。家风,传承这中华民族文化和道德,悠悠中华,几千年的历史,家风的好坏,关乎到这个家庭或家族的兴衰,站在高层面说,也关乎到党风、政风和民风的好坏。

风吹日晒,字迹或会模糊,但好家风却会如化雨春风,护着家、护着国。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国家的“家”。“人必有家,家必有训”,我国自古就是以家训家谱为纽带,推崇家风文化,时至今日,可以说,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观念一以贯之,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扬。

著名法国作家罗兰曾经说过:“生命不是一个可以孤立成长的个体,它一面成长,一面收集沿途的繁华茂叶。它又似一架灵敏的摄像机,沿途摄入所闻所见。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织造人格的纤维。环境中的每一个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长过程的`建材,使这个人的思想感情与行为受到感染,左右着这个人的生活态度。环境给一个人的影响,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无形的塑造。”

在传统中国,历朝历代都不缺家风门风的典范。北宋历史学家司马光位高权重但教子有方,司马光之子,个个谦恭有礼、不仗父势、不恃家富、人生有成,“自律”为司马家之家风;南宋岳母为儿刺字“精忠报国”,“精忠”为岳家之家风;清朝林则徐勤俭持家,生活简朴,他认为“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增其过”,“尚俭”为林家之家风;现代谷文昌简朴清贫、公而忘私、为民奉献,“为民”为谷家之家风,他的“心中四有”也是所有党员干部永远的风向标,教导我们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官。

良好的家风是优良品质在家庭中的积淀和传承,是家庭留给每个成员的宝贵精神财富,古有仁智礼义信,今有勤孝谦和思,良好家风因背景各异,也各有千秋:或仁爱宽厚,父慈子孝,兄弟和睦,邻里友爱;或克勤克俭,常怀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之念,靠勤奋兴家聚业,讲节约精打细算;或本分做人,不为富动,尽职敬事,诚信待人。以上种种,在无形中影响着家人,让子女终身受益,其价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第一个案例:在翠屏街道,也有这样一段感人的故事,他们用实际行动传承着良好家风,影响着周围的百姓。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但是他却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种良好的家风。林振财,翠屏街道石家庄村人,一家人生活平淡而幸福,但这种生活并没有延续太久,灾难突然而至。原本健康的妻子突发脑血栓,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突如其来的噩耗犹如晴天霹雳,看着躺在床上泪眼婆娑的妻子,林振财咬着牙告诉自己:“一定要挺住,一定要把妻子照顾好。”就是这个信念支撑着林振财担起了生活的重担。

妻子瘫痪后,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林振财一个人身上。当别人早已进入梦乡的时候,林振财还在忙活着收拾家务;当别人睡眼朦胧的醒来,林振财早已准备好了饭菜给妻子。农忙时,林振财总是在妻子吃饱后才上山打理果树,累的满头大汗后回到家继续忙里忙外,“不知道是哪辈子修来的福分,遇到了这样一位好丈夫,要没有他我恐怕早就不在人世了。”妻子早已被他深深的感动。

10多年如一日不离不弃的坚守,让林振财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苦,额头的皱纹、头顶的白发写满了人生的沧桑,但他仍然坦然的接受这一切,每天为妻子端屎端尿、擦身换洗,不离不弃,林振财用执着的守候,撑起了一个家,良好的家风影响着周围每一个邻里,感动了所有人。

第二个案例:在翠屏街道,还有这样一个人,用自己的行动传承良好家风。王福云,翠屏街道西富源村人。“只要我活着一天,我就要照顾他一天,将来我要是动不了了,我就带着他一起住进养老院,不让他受罪”,王福云这样说道。儿子从小得了痴呆,智力和言语能力犹如孩子般状态,40多年来,王福云用父亲的臂膀和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着他,彰显了最伟大的父爱。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王福云每天要为儿子打理一切,不管多苦多累,都从不抱怨,默默的承受着这一切。都说父爱如山,最好的父爱是给予我们生活的力量,这些年里,他给儿子的不仅是无微不至的照顾,更是坚强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

家风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了一个家庭的文化。好的家风是一所学校,父母的言行举止都是孩子的表率,而从孩子的一言一行也反映出父母的综合素养。优秀家风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的熏陶与积淀,应该加强教育,成为每个成员的自觉意识和行为。

一个有责任心的家庭,一贯都有着良好的家风家训。像墨子的家规,曾国潘的家训,这些人无一不爱国爱家,为国家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无私奉献。在这样子的家庭长大的孩子,自小就在良好的家风家训中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习惯,无一不懂得做人要有责任心,对父母负责,对师长负责,对社会负责,对自己负责。

家风影响民风,民风体现国风。“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家风还关联着党风政风,是干部作风的外在表现。重家庭、重家教、重家风,以“家风”促“作风”,以“家风”建“新风”,在传统好家风中,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我,切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融入到工作中,让优秀家风这朵美丽之花开遍每个角落!

守家训+重家风事迹材料篇8

尽管已经83岁高龄,住进了县城的楼房,儿媳孝顺,可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的樊桂英老人还是常往郊外的老房子跑,补墙擦窗、浇花种菜。每逢周末,儿孙们也是齐齐地来到这里,陪老人一起打理着承载家庭回忆的“根据地”。

在这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中,有省里的“三八红旗手”,有光荣的人民教师,有大学生,还有研究生……培养和教导他们的樊桂英老人,虽然出身农家、没读过书,却能在生活中言传身教,使四世同堂的36口之家形成了崇德向善、知恩图报的淳美家风。不仅樊桂英老人本人被评为吉林省道德模范、“吉林好人”,她还带领儿孙们赢得了全国“最美家庭”的荣誉。

“只要儿女有书读,苦也是甜的”

“我一出门,总得向人家打听‘这上面写的啥,那墙上贴的啥。’”从战火纷飞的年代走到衣食无忧、生活安稳的今天,83岁高龄的樊桂英心里装着沉甸甸的满足,唯独遗憾没读过书、不识字。“一定要让孩子们读书识字,做有文化的人”,樊桂英说这是她一生的信念。

1962年,14岁的大女儿面临辍学务农,樊桂英和丈夫做出了“惊人”的举动——从内蒙古举家搬到300公里外的吉林省通榆县向海乡新兴村。

全家人成了外来户,没有土地,只能靠打零工维持生计。由于丈夫多病,樊桂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做起了“和大泥、脱土坯、垒土墙、打草捆”的泥瓦匠,用血汗换来的收入供子女读书。樊桂英说:“只要儿女有书读,苦也是甜的。”在樊桂英的感染下,儿女们不但成绩优异,还利用课余时间挖草药、捡牛粪、搂柴火,补贴家用。

为了让孩子们继续读高中,1980年,樊桂英带着全家搬到通榆县城郊区。她夏天卖西瓜,春秋打工,冬季卖鞭炮,终将7个子女都培养成才,小儿子还读了研究生。孙辈们更是不乏高才生,硕士学历1人,本科学历17人,专科生5人;全家培养出国家公务员9名,事业单位人员8名,军官2名,个体工商业户7名,在读大学生4名。

生活小事中透着做人的大道理

由于长期高负荷劳动,1979年冬天,樊桂英的脚后跟长起了“骨刺”。为了不让孩子们辍学,她忍着疼痛一瘸一拐地坚持劳动,直到脚底的“骨刺”被活生生地踩弯。她常常叮嘱孩子们“要对得起国家、对得起社会,对得起自己”“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

在樊桂英的言传身教下,子女们果然不负希望。大女儿多次被评为吉林省优秀组工干部、三八红旗手。二女儿成了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三女儿和小女儿两家经商诚实守信、依法纳税。四女儿一家三口,都是国家公务员。第三代的孙辈们工作于市、县各级机关单位,其中二女儿家的儿子儿媳还就职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为祖国的航天事业添砖加瓦。

1992年,樊桂英的老伴患病住院,樊桂英为老伴翻身、按摩身体、端屎端尿。在她的带动下,儿孙们自觉地往医院跑,轮流值班。在长达5年的陪护中,一家人默默地展现出不间断的爱与孝。

1997年老伴去世后,樊桂英告诉孩子们:“你爸虽然没了,但这个家不能散,你们一定要像你爸活着时一个样。”从那以后,这个大家庭更加和睦,事业上相互支持,生活上相互帮助,儿孙们的小家庭个个和美。

“给人是幸福,欠人是受罪”

尽管已经年过八旬,樊桂英还是坚持年年回向海乡新兴村,看看当年自己困难时帮过忙的老邻居,为他们提供帮助。

“姥姥没工作,也没社保,子女们给她的钱舍不得花,给她买的衣服也舍不得穿,都攒起来捐给社区的困难户。”樊桂英的外孙女焦雯倩说,“姥姥常说‘给人是幸福,欠人是受罪’。”

樊桂英身上“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品质,影响着整个家庭。从县委组织部退休的大女儿常年不留姓名做好事;在农村和郊区工作的小女儿,不仅乐于帮助老百姓解决问题,还自掏腰包长期资助多名孤儿;在民政部门工作的大儿子除了访贫问苦干好本职工作外,更不忘帮助低保户和贫困户。小儿子拿出7万元资助就读于东北电力大学的一名贫困学生,直至其参加工作。

在樊桂英的教育下,整个家庭都主动承担起社会担当,长期资助6名孤儿。截至目前,这个家庭通过捐助、救济、资助等渠道,累计向社会无偿贡献资金60余万元。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小学生美德少年事迹材料8篇

村典型事迹材料500字6篇

资助学生事迹材料5篇

拾金不昧的事迹材料5篇

守岗位工作总结参考6篇

守岗位工作总结优秀5篇

守岗位工作总结6篇

争做文明守纪学生演讲稿5篇

抗疫一线事迹材料5篇

校园之星事迹材料模板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56056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