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人生的财富,是我们从失败和成功中汲取的教训,心得体会教会我们珍惜每一刻,因为它们都是成长的一部分,下面是吾爱文书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观榜样5专题节目心得体会5篇,感谢您的参阅。
观榜样5专题节目心得体会篇1
春暖花开,疫情渐散。据报载,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持续向好,我省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提速推进。全省各类扶贫企业、扶贫车间等基本复工,扶贫项目开工率超过94%,21697支各级驻村工作队也已全部到岗。这真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近段时间,我们从媒体上总能看到这样的新闻:返岗复工,让打工者出得去;农资保供,让田间地头活起来;产销对接,让农家货走起来;拿出实招,让扶贫车间的机器“唱”起来……全国各地干部群众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发展,在战“疫”中决胜脱贫攻坚。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虽然疫情当前,但脱贫攻坚决不能有缓一缓、等一等的思想,有条件的地方抓紧推进,没条件的地方转变方式及时推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所讲,今年脱贫攻坚要全面收官,原本就有不少硬仗要打,现在还要努力克服疫情的影响,必须再加把劲,狠抓攻坚工作落实。
当前,我们面临着疫情防控与脱贫攻坚的双重考验,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不仅财政资金要优先向贫困地区倾斜,优先支持影响脱贫攻坚任务完成的扶贫项目,各项“真金白银”的支持措施也必须跟上。据报载,福建省出台《积极应对新冠疫情影响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十九条措施》,精准施策、精准发力,积极克服新冠疫情影响,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陕西省宁陕县金川镇通过一系列针对性措施,实现了脱贫任务清零、整改任务清零、漏点短板清零的目标。
当前,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让贫困地区农民工有序返岗就业是持续增收、稳定脱贫的关键。疫情发生以来,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努力克服疫情影响,转变日常工作方式,坚持党建引领,有序推进扶贫车间复工复产,做到疫情防控与脱贫攻坚两手抓、两不误。事实证明,只有优先做好贫困地区农民工返岗就业工作,建立跨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点对点”对接,打通返工“最后一公里”,才能帮助贫困劳动力有序返岗,支持扶贫龙头企业、扶贫车间尽快复工,加快建立健全防止返贫机制。
当脱贫攻坚战赶上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别无选择,必须坚定不移地同时打好这两场仗。第二季度是脱贫攻坚的“黄金季节”,我们要紧盯全年目标任务,坚持双线作战,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确保打好脱贫攻坚收官之战。
观榜样5专题节目心得体会篇2
我们该如何选择自我的职业《榜样4》给了我答案。在花儿一般的年纪里,李萌脱下了军装,本着“工作不分贵贱,行业不分尊卑”的职业价值观,穿上了环卫工人的工作服,选择到东城区环卫中心十所“三八女子抽粪班”工作。李萌所在的单位是全国著名劳动模范时传祥生前工作过的地方,“宁愿一人脏,换来全家净”,这样舍己为人与无私奉献的品格,深深震撼着我。将视角转移到我国海南省,在那里,隋耀达放弃了城市公务员的工作,选择成为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加茂镇共村第一书记。用他的耐心与坚毅修起了九条环村路,使得全村四通八达。不顾忌旁人不理解的眼神,也不停留于城市生活的安逸,他选择了所谓的“自讨苦吃”,只因为那句—这个村有我的牵挂。
观榜样5专题节目心得体会篇3
?榜样4》又如约而至,彷如一部“震撼大片”让每个平凡的人们感到无限的感动。当前,正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开展之际,片中的本色英雄张富清、“吃亏”书记李连成、“扶贫之花”黄文秀、“环卫天使”李萌……一个个鲜活的共产党员形象,让我们突然发现,榜样其实并不高远,他就在你我的身边。他们可歌可泣的先进事迹,诠释了新时代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激荡了初心的力量,照亮了使命的方向,召唤着我们思考着这样一个人生课题,那就是“怎样去做一个有价值的人,一个大写的人”。
笔者观看后是泪眼朦胧,内心深深地被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忠诚心”“担当心”和“奉献心”所折服,这些宝贵的真情真意是那样的闪闪发光和熠熠生辉,这份光亮足以照亮我们每一个平凡人的前行之路!
观榜样5专题节目心得体会篇4
张桂梅作为千千万万基层教育工作者中的一员,她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自1990年参加工作以来,她始终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人身追求,而且在工作的这三十年中也一直积极践行这一人生追求。
作为一名教师,她心系困难群众,始终相信群众利益无小事,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投身教育扶贫行列,在她的努力下,华坪建成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她坚持树人先树魂,把思想政治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立校之本。她长期拖着病体,坚守工作岗位,以实际行动兑现了自己“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她把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助她治病的100多万元全部投入教育事业自己却甘守清贫。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张桂梅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家访。张桂梅身体不好,但是她却从来不让学生家长来开家长会,自己拖着生病的身体进大山挨个对学生进行家访。在遇到有辍学思想的学生时会不厌其烦苦口婆心的给学生和家长做工作,不让一个同学掉队。就是这样的家访,张桂梅坚持了十年,帮助很多想辍学的孩子又重新走进了学校,坐在了课堂上学习。
拜读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和用生命点滴的人生故事,我深切的领会到一个智者和仁者所显现出来的精神魅力。张桂梅不是制造出来的英雄,她是那样朴实,那样真实,也许她在悄悄的改写着英雄的概念。”张桂梅的精神,是一种时代的精神,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主义追求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张桂梅的精神,又是一种平凡的精神,体现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把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和回报,具体落实到自己的事业和学生上,在普通教学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执着追求。我作为教师中的一员,我要用心感受、用心学习张桂梅的精神,学业上不断进步,修养上不断完善,做学生热爱、人民满意的优秀教师,做无愧于时代的光荣教师。
观榜样5专题节目心得体会篇5
学校师生的付出得到了回馈。2011年,华坪女高向社会输送第一届毕业生,96名学生69人考取本科,综合上线率100%。这个成绩让华坪女高在县城站住了脚跟。
周云丽考上大学后,父亲总是笑嘻嘻,做什么都有劲,“觉得再读4年就出头了。”父亲让她和姐姐背着装满菜和鸡肉的筐子,当面感谢张桂梅。
踏上前往昆明的火车,周云丽第一次认识大山以外的世界,也体会到不同成长环境带来的差距。
同学来自全国各地,周云丽发现他们能歌善舞,自己没有才艺可展示。舍友问她用什么乳液护肤时,她还不知道乳液是什么东西。父亲不愿女儿落于人后,听女儿说班里同学都有电脑,他跑到县城,花费4000元为女儿买了一台电脑。
差距显而易见。一位华坪女高的`毕业生说,大学的口语课上,自己蹩脚英语口音一出,很多同学忍不住笑。还有人说,自己沟通力欠佳,不主动,不擅长处理人际关系。第一届学生毕业后,张桂梅不断收到这样的反馈,一位浙大毕业生打电话对她倾诉,自己不如别人,英语也说不清楚。
这样的反馈是张桂梅不曾预想的。张桂梅意识到,学校也需要与时俱进,她开始让学生跳鬼步舞、穿黄色校服裙,让儿童之家的孩子吃汉堡、披萨,将生活习惯改成“洋式的”,“免得出去让人瞧不起。”
一位女孩考上大学后,向张桂梅倾诉,说自己跟同学相比又小又黑,穿得不好,说话也土气,常受排挤,7个舍友同去宿舍楼底抬水,不许她喝,还经常留她一人扫地,不过自己没哭过。张桂梅夸奖她好样的,还对她说,“欺负我,就给我揍回去,别看你长得小,不怕。”
还有考入北京的学生跟她说同学来自人大附中、衡水中学,张桂梅鼓励学生不要惧怕竞争,迎头上。她相信华坪女高毕业的学生“后劲非常足”,不会被轻易打倒。
女孩们不可避免审视过去。一位2011级的毕业生说,自己曾有一段时间充满沮丧,上大学后,她发现同学在高中阶段就出国旅游,考上大学顺理成章,而自己的高中生活被枯燥的学习生活填满,拼尽全力只是为了摆脱农民身份。不公平感会在某些时刻冒出来,但她也因此看到奋斗的价值——大山走出来的她能通过高考同优秀同学站在一起,这件事本身就值得欣喜。
张桂梅在教学楼外墙上贴了几个字:刚强、慈惠、质朴。她常鼓励学生,哪怕落榜了,也不要怕失败,“天塌不下来”。但有毕业生结婚后回来看她,带着孩子,又没有工作,张桂梅会面露忧虑。
张桂梅希望,女孩们走出大山,不要再回来,也不用回母校。有当医生的毕业生想捐工资,张桂梅没有收,她不愿拿学生的钱。如果未来实力允许,她希望学生能把钱捐给没钱治病的穷人,而母校和她本人都不需要报答。
张桂梅常说,女子高中是为社会培养人才,一个人奋斗不是为自己和父母,而是为国家和民族。如果看到有人落水,张桂梅觉得,不管自己是否自信有能力救人,都应该伸手拉一把。
她知道被人拉一把的感觉。来华坪县任教前,她在中甸子弟学校当老师,在那里与丈夫相识、成婚,度过了一段平静的时光。
1995年,为了给身患癌症的丈夫治病,张桂梅花光了全部积蓄,最后给丈夫立碑的钱也没有,又借不到钱,她在大马路上撞车寻死,被司机破口大骂。那一刻,张桂梅体会到,“人需要帮忙时,只要有人提一把,真的感激不尽。”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