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文书网 >工作范文

2.0个人研修心得体会推荐8篇

写心得体会让我反思自己的行为,提升自我修养,心得体会让我明白,生活中的点滴细节是培养自信和勇气的重要基础,以下是吾爱文书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2.0个人研修心得体会推荐8篇,供大家参考。

2.0个人研修心得体会推荐8篇

2.0个人研修心得体会篇1

20xx年4月,我有幸参加“四川省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的高水平的研修的学习和培训,在此能够聆听专家的教诲,能够在短期内享受一次精神的盛宴,接受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欣喜不已,因为每一次学习都是能开阔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境界。为了能够在这次培训中有更大的收获,在教育理论、教学研究、校本研修等各方面都得到提高,特制定这次培训的个人研修计划:

一、重视――端正思想、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校本研修是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校本科研的整合体,进行校本研修有助于学校的发展、有助于教师的发展、有助于学生的发展。深入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校本研修是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也是推进课程改革实验的需要,更是课程改革顺利开展的制度保障。只有积极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才能促进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实施,我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充盈自己的底气,增强自己的理论知识,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使自己的教育更具有效力,更具有活力,更具有能力。校本研修能够给教师提供真正需要的各种信息反馈,用以制定出适合校情、学情的教学设计,校本研修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对课例的研究。基于网络的校本研修,一方面能够应用信息技术这一高效手段,在专业领域由专家教授进行专业引领;另一方面能够通过网络这个平台,最大范围内的收集相关问题的研修课例,让校内外、让城乡间、让老中青不同类型的同学科参与者,互动、合作、共享、反思、改进、提高,以集体之智慧,高效提升教师个人的专业技能和水平。

二、聆听――积极主动的学习

珍惜这次培训机会,认真遵守培训专家组的各项要求,按时参加学习,专心听讲,认真聆听专家讲座,并做好笔记。无论专家讲座何种风格,都坚持在最快的是时间内调整思路,融入专家讲座中,解读专家思想,内化成自身的知识,弥补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

三、参与――向专家请教

对讲座中不明白的问题和教学中的困惑,通过网络这个平台向专家请教,并努力向培训的教授提出心中的`疑问和困惑,寻求专家帮助解决。积极参与研修班的各项研讨活动,努力向各位学员学习,相信这些来自一线的老师们都具有丰富的教学理论和教学经验,拿出自己的问题请教各位学员,或与各位学员共同探讨。

四、反思――寻找提升新途径

结合自己在教学实际工作中的感受写出学习心得,写出研修日志,发表在教师培训平台上,并且坚持每天做好相关主题的笔记,对照自己以往的专业成长道路,寻找自己的课堂教学与专家所谈的课堂教学的接入点,寻找与现代教育理论接轨的方法和途径,看是否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到最大的提高,并将所思所悟及时整理。

五、拓展――坚持自我内涵发展

在课余时间,认真读书或在网上搜集各位专家推荐的学习内容精心研读,写读书心得和体会,让研修的效应延伸到今后自己的整个教学活动中去。

六、课例――学以致用

通过学习,结合课例,联系实际,寻找出一条适合本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进一步掌握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了解物理教师专业发展趋势,理解研究教育教学规律和研究学生的基本方法和策略,提高把握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发展规律的能力。并且在研修结束,写出研修学习的体会和收获,在某些具体的方面进行深刻、细致的总结,规划出今后教学改革设想,结合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况,发挥教学的示范引领作用。

我坚信,一个切合自己实际的研修计划的制定,是有利于完成研修学习任务的,但最关键的环节还是在于落实,所以我每天一定坚持自我检查计划的落实情况,对没有落实好的内容,能够当天弥补的工作决不拖到明天,努力做到日结日清,真正让这次研修成为自己专业成长道路的一个里程碑。

2.0个人研修心得体会篇2

7月9日,县级研修的第一天。我非常荣幸的参加了这次数学界的盛会。本次研训的形式是通过四位教师说讲课的方式给我们提供案例,我们以课堂观察的形式对案例剖析。听课,评课,大家集思广益,提特色,提亮点,提建议,气氛热烈,情景融洽,有交流,有碰撞,有反思,有建议,为打造高效课堂各抒己见,本人受益匪浅。第一个案例是乐安学校的翟慧老师执教的五年级上册《轴对称图形》说讲课。翟老师的说讲课让人眼前一亮,原来没有学生的课堂也能活灵活现。教学目标的设计明确具体,操作性强,对三维目标的设计融合的也非常好,对课标教材挖掘的透彻,合理,准确,内容丰富全面。在课堂上,关注了对学生的评价。让我们看到了学生在和学生不在同样精彩。

听课活动后的评课交流受益更大。把发言权交给在座的老师们,让他们积极的参与评课,并说出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与难题是非常有意义的。对平时教学中的一些困惑有了正确的认识。如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案的区别?通过老师们的交流讨论,对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也有深层次的理解。

听课教师把自己的疑惑和听课体会反馈给执教者,执教老师把自己的设计思路讲给大家听,更多的是互相探讨些问题和交流些经验。交流后的效果也是很不错的。他人的身上,总是积存着太多的优点,让我们永不停止学习的步伐,用他人高大的形象时时激励自己,不断赶超,不断超越!

期待明天的精彩。

2.0个人研修心得体会篇3

成为与时俱进、提高专业水平、提高工作“智力含量”的新型教师势在必行。在这个关键时刻,教学站和我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尤其是全员调研和校本培训,对我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起到了独特的作用。特别是学校的校本培训,在专家的指导下,教学理论的培训学习,讲座、上课、评价一条龙活动的开展,发挥了教师个人和教师集体的作用,形成了教师对话机制,营造了现实、务实、自由、和谐的教研氛围,为教师交流信息、分享经验、发展专业、展示成果提供了平台。通过这种活动形式,将教师聚集在一起进行真正的学习和研究,不断拓展教师的发展空间,鼓励教师积极追求发展。通过培训和学习,我受益匪浅。

首先,新想法深入我的内心

“课程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仅仅是改变教学内容和方法,更是改变人。”要改变人,首先要重视教师的发展。对于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来说,观念更新是前提,专业成长是基础。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教学改革是新旧观念的斗争,教学改革的阻力来自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因此,树立新理念是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

以前我脑子里有教材和教参意识,以大纲为纲,以此为依据,着眼知识点,要求标准答案,应对统考。通过专家讲座了解到,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具备课程意识、学生意识、开放意识和问题意识。新课程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体验来看,教学应该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教学方法从被动接受转变为探究学习和自主合作学习。

其次,我调整和拓宽了自己的知识结构

一位教育专家曾深刻指出,当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分工是科学的产物,他们的任务是培养学科专家。然而,未来的教育将结束单一学科教师的历史使命,要求教师多才多艺,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学科教学中的问题。

初中科学课程的学科整合是课程重新安排的特征之一。根据理科课程的特点和教学要求,理科教师必须具备系统完整的科学专业知识;理科教师应具备与理科教学相关的学科知识,如社会科学基础知识;还需要了解科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及其发展,使社会科学知识、教育科学知识和系统科学专业知识有机结合,形成相对完整的基础知识。理科教师还应具备科学的思维知识,这有助于教师通过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理科教师还应具备参与社会生产生活的知识,能够用敏锐的眼睛和头脑观察、理解和收集信息。新教材的一个显著变化是难度降低了,但知识面变宽了,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自身的知识储备能否适应这种变化,满足学生的需求,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教师面临的第一个难题。

现实是我们的理科老师都是由物理,化学,生物或者g组成的。

有些老师报告说新教材很难掌握。显然,教师的知识结构是制约教师掌握新课程的瓶颈。因此,实施新课程,教师不仅要“许脑”,更要“收费”。

校本培训利用教学资源,以教学专家、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核心,对县域理科教师进行专业培训。进行了纪律交流,大家各抒己见。通过观点的对抗,强调对知识的消化吸收。第三,通过活动,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了解新的事物,学习新的'知识,不断更新和拓宽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拥有适应教学的多元化知识结构。

再次,促进了我对教学行为的反思

反思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思想和行为的审视和反思。反思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核心能力之一。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断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反思能力,成为反思型教师。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一个人如果只是学习而不思考,就会陷入迷茫。孟子也说:“思则得之。”。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经常思考和反思。面对各种新的教育思想、资源、手段和方法,教师不能简单地复制粘贴,而是要进行科学的分析,结合自己学校和班级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优势,为我所用,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需要在反思中成长。新课程改革实施中仍存在诸多困惑和困难,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在平时,很多老师只有在学校期末或年终进行教学评估时,才会系统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校本活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扭转这种现象。讲座、课堂和课堂评价活动可以促进教师将反思作为日常工作。与同龄人面对面交流,在交流活动中仔细体会,积极思考,努力揣摩,让思想的火花在碰撞中闪现。通过跟踪演讲和听课的过程,考察教学环节,总结教学的得失,会从中获得很多感悟。

2.0个人研修心得体会篇4

作为一名老教师,我很庆幸自己能有这样一个机会进行网上研修学习,能够分享到专家们的成果、心得和经验。在这个平台上畅所欲言,谈自己对语文教学的观点和想法,交流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思路,同仁们之间的研讨以及老师们所提供的视频和各种信息,这些都开拓了我的视野,充实了我的思想,同时也给我提供了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得到同仁们的指点,真的是获益匪浅!下面我就谈谈这段时间的学习感受。

一、“学,然后知不足”,研修学习切实提高了我们的业务素质。

研修学习让我的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以往闲暇时上网先想到的是听听歌,打打游戏,消磨时间,可是现在我一上网先想到的是登陆学习网站,听听讲座,看看视频,上论坛读读文章,这已经成了我每天生活中的一部分。学习也许不能让我的教学一下就有个质的飞跃,但是我已经懂得了一些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更可贵的是我已经深深感受到自身学习的紧迫性,危机感和责任感。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不断的提高自己,充实自己,具有丰富的知识含量,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

二、培训学习与教学同步,解决了教学中的许多难题。

在学习过程中,我坚持每天网上学习,从必修一开始学习,认真观看各个专家的视频录象,专题中提到的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困惑都是我们在平时教学就存在的,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学方法、新的评价体系都使自己对语文教学与教研工作不得不重新审视和重新思考。我反思自己的教学从中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很多精彩的案例我都粘贴到自己的日志中留作教学时的参考。研修学习,解决了我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很多疑难问题,它使我在师德修养、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时更新了教育理论,丰富了教学经验,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积极反思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提高了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课后反思进步的基石,经验积累的过程。教师的反省是我们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没有反省何来进步。每一节教案,每一节课都要反思,总结优缺点,站在课堂外看自己的课,以旁观者的角度来分析我们课堂,更重要的是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对于每个问题应该用什么样的思路,什么样的方法讲解,学生容易接受,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甚至我们在课堂中的每句话都是我们反思的内容,因为反思的过程就是经验积累的过程,通过反思我对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思考、探索,思考、提高了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总之,培训学习让我感触颇深,也让我收获颇丰,学习的路还很漫长,我将一如既往,相信研修学习生活会越来越丰富。

2.0个人研修心得体会篇5

全面实施新高考及新课程改革,这将引发学校课程重建、学生生涯规划、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校教学管理变革等一系列问题的连锁反应,教育人将面临一次巨大的挑战。20xx年5月15日———5月20日,我们在株洲市教育局、教师培训中心的组织带领下,赴上海学习考察了新高考改革的实施情况。来自浙江、上海的专家和校长对上海和浙江高考方案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详细地介绍了学校在适应新高考、实施走班教学、学生生涯规划、学生选课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并实地考察了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这次学习考察之行让我深刻地感受到实施新高考改革需要学校全面、系统的教育顶层设计,需要我们教育人立足校情学情,脚踏实地,稳步推进高考新政,更促使我们教育人锐意改革,仰望星空,实现教育的理想。

新高考改革需要深刻领会的“三个基本点”

新高考制度改革的总体定位和基本原则

这次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总体定位是: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完善制度,促进教育公平、提高选拔水平。这次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立足基本国情,着眼长远发展,着力把握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育人为本。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是确保公平公正。把公平作为第一要求,加强宏观调控,完善法律法规,健全体制机制,切实保障考试招生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

三是体现科学高效。增加学生选择权,促进科学选才,确保考试招生工作有序实施。四是积极稳妥推进。整体设计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促进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之间衔接沟通,统筹实施考试、招生和管理制度综合改革,试点先行,稳步实施。

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目标与任务

这次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目标是:20xx年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20xx年全面推进,到20xx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改革的主要任务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进一步促进机会公平。二是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更好地引导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三是改革招生录取机制,规范考试加分、自主招生,改进录取方式,拓宽多种形式学习通道。四是改革监督管理机制,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加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五是在少数省(市)开展高考综合改革试点。

新高考改革的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这次新高考改革,最突出的变化就是考试形式和录取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取消文、理分科,高考实行3+3模式,即全国统考的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加上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这6科选3科。录取实行两依据一参考。依据之一,是全国统考的语文、数学、外语三科成绩,其中外语学科纳入平时的社会考试,考生可考两次,取最好的一次计入总分。依据之二,是从政、史、地、理、化、生这6科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选3科成绩计入高考总分,而且考试又分为合格考和等级考,计分办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参考,即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情况。实施综合评价,强调“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试行“三位一体”综合评价制度。

科学规划新高考改革的“四个着力点”

学校必须紧紧抓住新高考改革的关键着力点,积极主动地建立与考试招生制度相适应的教学新常态,以落实学生的选择权为重点,全面推进学校整体育人模式的转型。

育人理念上:回归教育原点,促进高中内涵发展与质量建设

回归教育原点,即坚持育人为本的价值目标,追求高中教育的独立价值。高中学校要从自身的价值定位出发,从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需要出发,健全自己的运行系统,包括课程与教材体系、教学与管理制度以及条件与保障系统等,特别是建立健全反映自身价值定位的质量评估体系,并不断提高其公信力、权威性,改变单纯以高考成绩评价教育教学的片面做法。每个学校,也需要找准自己的坐标,根据生源、师资力量等具体情况有正确的发展定位,切实促进自身内涵建设。

课程建设上:拓宽课程资源供给渠道,促进课程资源开发建设

新课程改革已经建立了必修和选修课程体系,它要求高中学校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学生多样化发展需要,在确保学生共同必修课达到基本要求的同时,认真做好选修课程的规划,创造条件,开设更加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并努力提高选修课质量,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将学生应有的选择权落到实处,让学生拥有适合自己的课程。在新的高考制度下,选修课将会真正落地,课程将会成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如何全面执行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加强课程资源开发和建设,提高课程实施水平,满足学生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将会成为学校面临的重大课题。

现有的“统一批发”式的学校课程资源供给模式就必须改革,必须走批发和定制相结合、自给与社会供给相协同的道路。课程等教育资源的供给要从单一的学校渠道改为学校、家庭、社会多种资源供给渠道。随着新高考的推进,从必修的课程资源到选修的课程资源供给方式,将会从同质化发展到个性化,从课内供给拓展到课外供给,从校内供给拓展到校外供给。构建新型的教学资源供给渠道和利用方式,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帮助。

教学管理上:变革高中教学方式,科学应对高考改革中的新问题

不分文理科的科目设置方式、学考基础上的选考制以及“两依据一参考”的新录取模式,都将带来高中教学方式的巨大变革。一是选考科目走班制教学成为必然;二是学科分层教学也成为必然趋势;三是专项化教学改革将在体育、美术、音乐等学科推开,而且,实践教学、社团教学、项目教学等都会相继进入高中课程改革之中。走班教学的推进和分层教学、专项化教学的展开,都涉及教学行为、制度与理念等各个层面的整体性变革,它的实质是强调对学生个人选择课程权的尊重。学校需要建立一种新的教学运行机制和模式。

在教学安排上,学校应根据各学科课程标准和学业水平考试安排,合理安排高中三年每一学期并学科目的数量和教学进度。对此,要综合考虑各学科课程容量与学习要求、周课时总量和学习时间、学生部分学科(如外语等)两次考试需要等因素进行充分论证。学校要避免因随意压缩非高考科目教学时间而导致学生高中三年学科目数量失衡,按照符合学习活动基本规律和学生健康成长需要的方式进行课程教学和进度安排。

保障机制上:有效配置教育资源,加强教师教研共享式协作

由于新高考改革将带来学生选科考试、走班教学,学生分科教学和分层教学的需要会大大增加,有限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成为当务之急。师资配备上,既要解决由于课程建设要求提高后出现的“结构性缺失”,也要面对选课制实施后出现的师资“时段性不足”,还有师资培训和教师积极性调动等问题。学校如何在不大量调整任课教师数量的前提下,高效地调配师资,以满足学生多样化、非稳定状态的需求,是学校管理者必须面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教学质量评价和教师绩效评价缺少共同的群体和科目基础,如何进行合理的教学和教师评价,也是一个管理方面的挑战。如果没有合理的评价方式,就会挫伤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尽管高考改革后高考的高利害属性并无变化,我们也不能只考虑成绩增量变化情况,而是要根据高考改革的要求,增加对综合素质评价的提升情况的评价。

教师的教学水平都是制约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而在新高考改革的形势下,如何应对高考改革带来的教育教学变化,需要教师吃透改革精神,加强教学研究,抓出教学特色,体现出本校教师独特的专业价值,体现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新高考改革后,开展走班教学和分层教学,教学组织工作量大大增加,对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都提出了更高的统筹管理、协同管理的要求。

我校应对新高考改革的“五个关键点”

就学校而言,质量是生命,队伍是核心,管理是关键,任何一项改革必须要立足实际。在生源质量上,我校学生学习基础比较薄弱,学习习惯比较差,学习信心与动力不足;在师资队伍上,我校各科师资普遍偏紧,但教师的业务水平、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较强;在学校管理上,学校逐步形成了“创建特色学校,培育阳光人才”的教育教学与教学管理文化,在分类分层教学、课程建设、队伍建设、常规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一年级一特色,一学生一特长”的学校育人特色,教学质量连连攀升;在设施设备上,信息化校园建设还需完善,功能教室、学生阅览室数量偏少……

基于学校实际,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新高考改革,我认为,一是要逐步解决“高考在变”与“教师、教室、管理未变”的矛盾;二是要重点解决三个问题:“学生怎么选?”“教师怎么教?”“学校怎么管?”。“新高考三中方案”必须立足校情,脚踏实地,平稳过渡,科学应对,并抓住以下“五个关键点”。

转变教育观念是前提

正确的教育观念才能引领正确的育人方向,有想法才有做法。一是转变观念。学校管理人员、教师要通过对高考新政的学习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办学、育人目标入脑入心,实现从“育分”向“育人”的转变;二是聚焦课堂。强化教师对新课程标准及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与研究,转变教学方式,明确“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三是重视学生生涯规划,具备指导学生生涯规划的能力,实现从“教师”向“导师”的转变。

立足课程建设是重点

课程是学校的产品,课程有特色,学校才有特色,构建学校三级课程体系是当务之急。首先要开发适合我校学情的学考、选考、生涯规划等校本课程,做好与新高考的核心课程对接;其次要逐步开发学科拓展、人文素养、科学创新、社会实践等课程,为学生的全面而个性发展提供课程资源;再次要拓宽课程开发渠道,完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资源从“单一”到“多元”,从“校内”到“校外”的转变,为学生的成长搭建多样化的发展平台。

变革管理体系是关键

管理是学校质量建设的关键,评价是导向。从某种意义上讲,新高考改革是颠覆式的,与新高考相适应的管理评价需要重新建立,涉及到“学校怎么管?”的问题,如何评价教师、如何评价学生、如何评价课堂、如何评价质量等一系列的管理评价制度必须从头再来,但我认为首当其冲的是建立健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管理体系,其次逐步建立与新高考配套的管理评价制度,确保高考新政接地气并能落到实处。

实行选课走班是难点

增加学生对课程的选择权是新高考的核心所在,是解决“学生怎么选?”的问题,涉及到“尊重学生的选择”与“学校师资偏紧、不平衡及条件不完善”的矛盾!结合学校实际,我认为在尽可能尊重学生选择权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一是尽快启动学生生涯规划课程的开设,通过课程开设,让学生明确:我是谁?我的性格特点是什么?我的特长爱好是什么?我适合做什么?等等,为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做好前期准备;二是对教师进行人生生涯规划的全员培训,在新高考背景下,我们的教师要充当的角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还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学生选课的辅助者;三是尽量采取小走班或不走班的模式,减缓师资短缺、管理难的问题,实行平稳过渡;四是加大对非文化科目特色课程的选课走班力度,进行个性化、差异化、错位化发展,继续加强“一年级一特色,一学生一特长”的特色建设,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改善办学条件是保障

新高考需要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撑。一是要解决新高考背景下教师编制偏紧及教师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二是要加大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力度,为学校的管理、学生的选课走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等提供技术支持;三是要加大对教室、功能室建设的投入,以满足新高考的基本需求;四是要建立学校、家长、高校、社会(社区)“四位一体”的资源共享体系,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

被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称为“硬骨头”的新高考改革,如何稳妥推进?20xx年3月3日,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倪闽景接受了中国教育报记者专访。他说:“高考改革的全局性、复杂性,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挑战,但是我们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只要方向是对的,就一定要保持定力,每向前走一步,就可以为中小学素质教育、高校人才选拔和招录创造一个更好更大的空间。”新高考改革需要我们教育人坚定信念,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勇气和担当!

2.0个人研修心得体会篇6

今天,有幸观摩了博兴第三小学张敏老师为我们展示的是《周长的认识》精彩说讲课案例,让我受益匪浅。

教育首先是一种赏识教育,在课堂上老师要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有能力的人,乐于挖掘每一位学生的优势潜能,并给与学生充分的肯定和欣赏。在这节课中,张老师的评价及时到位,对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张老师都做了很好的预设,并且对每种答案都有不同的激励性评价,学生们能获得准确性的评价,自信心就会提高。当张老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周长的概念时,如果学生准确地描述出来,张老师会说,你真了不起,你的想法和数学家一样!如果学生回答的不完整,张老师还会变换激励性语言评价学生。当学生说的与老师的用意不符合时,教师先肯定学生善于思考,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这个问题。这节课让我觉得,张老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高度尊重,高度信任,学生在这种平等、高涨的情绪中进行思考和学习,感到学习是一件开心的事,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激励,特别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对激励的渴望更迫切。在学生解答问题时,张老师对学生解答的评价不是按标准答案,而是用语言提示诱发、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独创性。对学生理解不正确或不完善的地方,教师根据学生错误所在,补充设问,点拨学生引发讨论,引起深入思考,让学生在不断的争辩中明确认识,经历一个自悟自得的创新过程。在学生理解得不够准确,表达不够完整时,教师运用反问,使学生对自己的认识产生疑问,引起思考,进行比较,进而排除谬误,获取真知。张老师的一节课,让我对评价学生有了新的认识。

课堂教学是交流与对话的平台,教师只有把握好对数学课堂的评价,才能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有一个自主的天空,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和生机。相信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会有所提高。

2.0个人研修心得体会篇7

我也是一名小学教师,一个不起眼的乡村小学校,我觉得作为一个好老师,首先要爱孩子们,包容孩子们,用孩子的心和孩子们相处,我不是神,只是一个普通的人,或许在工作中也有这样那样的失误,但我会努力去爱我的小不点们。本学期,我们数学组结合学校有效教学的研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确立了“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主题。

秦老师和刘老师在低年级实施“口算教学生活化”,孙老师和赵老师在中高年级尝试“估算教学生活化”及学写数学日记,收效显著。通过十几节的课堂教学研讨,我们反复试讲、反复评课,老师对学校主课题的理解思考走向深入,对有效课堂教学有了科学的定位思考,对如何有效教学形成了独特的见解。

1、上课,一般采取三个层次:一是个人自己试讲,备课组全体听课、研修组长参与;二是第二次试讲,研修组全体听课,教导处参与;三是公开课,学校公开课,全体本学科老师、学校领导参与。

2、评课,首先是个人说课,谈感受;第二是参与听课老师评课,评课的重点围绕课标理念、围绕研究点突破、围绕学生主体参与,所有听课老师必须人人发言;第三是主任点评总结,由听课的领导进行点评。虽然在工作中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这离我们所追求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集体备课、研修活动培养了教师理解和把握教材的能力,唤醒了教师推进新课程的意识,小学数学研修组正在逐渐由“经验型”向“反思型”和“研究型”群体发展。在我们看来,课改与教研是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下学期,我们还要把教后记只注重对具体实践结果的粗浅回顾,提高到对实践本身(实践过程)的深入反思,使“研”更有深度;同时有效地利用数学教师的博客,与同行交流思想,为学生提供服务。

2.0个人研修心得体会篇8

通过这次研修,进一步明确了教师专业化成长对教师个人成长的作用,在教学中多了些反思,很多时候考虑问题的时候都是说学生的多,很少能够从自身出发,多问问自己究竟做了些什么,那些还需要改进等等。在教育这块热土中教师的职业道德对教师起着决定作用,也许态度决定一切就是如此吧。努力把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动能,使之有效地指导平时的教学工作。并在课例跟进后,用新的练习设计理念指导我的教学,在不断总结的基础上重新发现,如此用心的循环往复,是因为培训班的课例研究从有力,变得更加有心。同时,学会了变换角度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新理念的引领下,不断反思、调整我的教育观,正是这种换位思考,学会了信任学生,并不断地感受到信任带来的惊喜和力量。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课例研修旨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以改进和提高教师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为首要目标。这种研修活动最终不是追求理论上的'产出,而在于教师实践本身的改进。这种改进没有终结的目标,因此,这种研修通过螺旋往复的过程来追求教育实践的不断完善。这种研修的过程是教师在行动中学习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观察与反思,通过与其他教师和专业研究人员的对话与交流,不断地对自我和自我实践加深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提高自己。

课例研修的一般程序是:

⑴问题——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一个问题。可能是一种个性问题,不具代表性的,也可能是一种共性问题。

⑵设计——设想一个解决的办法,设计一个新的教学方案,写一个新教案。

⑶行动——在教学中实施这个办法,根据设计的新方案进行研讨。(上研讨课)

⑷反思——收集教学反应、调查教学实际效果。

⑸评议、研讨、进行评估(分析成败的原因)

⑹发现新问题,进行新一轮行动研究。

做课例要以主题为引领,只有抓住这根线,才能使课例这只风筝越飞越远,越飞越高。做课例要从观察点着眼,在课堂中洞察,在教学中取证,在研讨中生成,在课例中积蓄。只有经过“三实践两反思“的磨砺,才能于“一团乱麻中理出头绪”,最后形成经验,让成长与成果同步。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教师暑期研修心得体会推荐8篇

2023年2.0培训总结推荐8篇

教师个人研修工作总结2023推荐7篇

教师研修个人研修计划8篇

教师研修个人研修计划模板8篇

研修宝个人研修计划通用8篇

英语校本研修个人研修计划8篇

体育教师校本研修个人研修总结8篇

英语教师校本研修个人研修计划8篇

教师培训师研修心得推荐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92118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