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密的教案能够提前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具备实践性的教案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下面是吾爱文书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幼儿园中秋节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幼儿园中秋节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中秋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2、能力目标了解人们过中秋节的各种方式。
3、参与节日游戏。
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重点
了解人们过中秋节的各种方式,知道中秋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活动难点
画月饼活动准备白纸、彩笔若干,关于中秋节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
1、说说自己家的中秋节是怎样度过的。
2、听一听神话故事《嫦娥奔月》。
二、中秋节的风俗
1、欣赏图片了解中秋节。(与家人团圆,吃月饼等)
2、朗读儿歌知道中秋节。
八月十五赏月节,摆上果饼来拜月。
八月十五团圆节,亲人团聚像过年。
八月十五丰收节,敲锣打鼓庆丰年。
八月十五中秋节,传统节日记心间。
三、中秋节有关的歌曲。
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知道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是个团圆的日子。
四、中秋节绘画每个幼儿画出自己心目中最喜欢的月饼形状,并装饰。
活动小结1、复习学习的.儿歌,加深对中秋节的印象。
2、欣赏歌曲《中秋大团圆》。
教学反思:
从本次活动的整个开展情况来看,对幼儿对传统节日文化中秋很感兴趣,了解了中秋要团圆,并能够教育幼儿在节日时献给爸爸妈妈自己制作的礼物。
幼儿园中秋节教案篇2
教学内容:
中班综合活动《月饼圆圆》
教学目标:
1.知道月饼是中秋节使用的中国传统食品。
2.尝试在油泥上用压、刻、缠绕、团的方法制作月饼。
3.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4.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5.参与节日游戏。
教学准备:
1.ppt。
2.各色橡皮泥、泥工板、雪花片。
教学重点与难点:
尝试在橡皮泥上用压、刻、缠绕、团的方法制作月饼。
教学方法与手段:欣赏法、练习法、讨论法、多媒体课件法等。
教学反思:
今天我很是开心,放手让幼儿自己去创造,自己去探索,而不是强制性的左右他们的想法,这样更能促进儿童的身心的全面发展,增添学习的兴趣,激发创作的欲望,享受其中的乐趣。不足之处是我应该给孩子提供充足的操作工具,让孩子信手涂鸦、制作,无意中会充实孩子的学习经验,让孩子们拥有一个从容自信的心态促进他们良好的发展。
幼儿园中秋节教案篇3
月亮对我笑教案适用于大班的中秋节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感受诗歌的情境,尝试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诵诗歌,在观察、表达图片内容的过程中,理解、学习诗歌,快来看看幼儿园月亮对我笑教案吧。
主要涉及领域:语??
活动目标:
1.在观察、表达图片内容的过程中,理解、学习诗歌。
2.感受诗歌的情境,尝试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3.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准备:实物投影图片供老师操作,图片内容有月亮(各种表情、可移动)、云朵、电视机、小朋友(可移动)、小床等。
活动过程:
1.倾听教师朗诵诗歌,引起兴趣。
(1)欣赏教师操作教具、朗诵诗歌,感受诗歌内容。
(2)根据幼儿的.问题进行讨论。
2.在图片的提示下,学念诗歌。
(1)再次欣赏教师朗诵并轻声跟念。
(2)尝试在图片的提示下朗诵诗歌。
3.分角色朗诵诗歌。
教学反思:
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幼儿了解了中国传统节日的许多习俗,更让幼儿学会了分享,提高了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加深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小百科: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幼儿园中秋节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能仔细倾听录音《嫦娥奔月》的故事。
2、说说中秋节的来历、习俗。
3、感受传统节日的风俗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乡情。
4、引导幼儿在故事中学习,感悟生活。
5、感受节日的快乐气氛,乐意参加布置环境的活动。
二、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目标1和2
2、难点:目标3
三、活动准备:
歌曲《八月十五月儿圆》、《嫦娥奔月》的录音故事
四、活动过程:
1、导入:用歌曲《八月十五月儿圆》导入活动主题
2、倾听《嫦娥奔月》的录音故事
3、引导幼儿说说中秋节的习俗,大人,小孩怎样过中秋节。
4、说说课本里的小动物怎样过中秋节?并着重认识“中秋节、团圆”这两个词。
5、老师讲解中秋节的象征意义:中秋节是一个美好、团圆的节曰。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
6、结束:老师,幼儿一起唱歌曲《八月十五月儿圆》
五、教学反思;
1、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选择这一主题活动正符合幼儿对传统节日认知的`需要,幼儿所熟悉、感兴趣的,又是具有教育价值的。
2、在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是我做了充分的准备,所选的歌曲和录音故事作为学习的主体始终贯穿于活动的整个过程,歌曲和故事熟悉、有趣,所以幼儿的比较喜欢,参与性强。
3、幼儿能简单、流畅讲述中秋节的习俗,很好的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能力。
幼儿园中秋节教案篇5
教中秋节案适用于大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风俗,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汤圆再一同分享,同时体会到劳动与分享的乐趣,让幼儿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并了解中秋节的来历,通过这次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了解中秋节的来历,感受体验传统文化,提高孩子们的生活能力和动手能力,让孩子们感受劳动的快乐、收获的喜悦,同时培养孩子们爱劳动的好习惯,进一步加深了老师、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亲情,进一步促进亲子同乐、家园共育,鼓励幼儿和家长一起动手包汤圆、吃汤圆,感受浓浓的家庭亲情,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秋节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并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2。了解中秋节的风俗,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汤圆再一同分享,同时体会到劳动与分享的乐趣。
3。通过这次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了解中秋节的来历,感受体验传统文化。
4。提高孩子们的生活能力和动手能力,让孩子们感受劳动的快乐、收获的喜悦,同时培养孩子们爱劳动的好习惯。
5。进一步加深了老师、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亲情,进一步促进亲子同乐、家园共育。
6。鼓励幼儿和家长一起动手包汤圆、吃汤圆,感受浓浓的家庭亲情。
活动时间:
20xx年9月30日下午3:00活动准备:
环境准备:操场与教室道具准备:月饼、盘子、塑料刀,手套,面粉。凳子、大桌子、家长签到本等。
活动过程:
一,(1)导入给小朋友展示关于中秋节前后月亮变化的幻灯片,激发幼儿兴趣。让小朋友通过观察、记录月亮变化,知道月亮时缺时圆,每天都有不同的变化。
(2)引出通过观察月亮的变化,让孩子们知道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强调中秋节是丰收节,团圆节。
(3)谈谈"中秋节"一些习俗,议一议:"我家怎样过中秋"。
(5)小结小朋友的讨论,引出今天"包汤圆"的活动。
(6)结束谈话,让小朋友做好包汤圆的准备。
(二)家长洗手、老师组织幼儿排队如厕、洗手,布置好场地准备和家长一起包汤圆,教师安排好家长和幼儿分成6小组进行包汤圆。
(三)家园同乐——包汤圆。
1。教师讲解包汤圆的过程。(先拿和好的糯米粉团取一小团(一个汤圆大小),在手上搓成丸状。再压成饼状,在其中包上馅搓成丸状,一个个圆溜溜的汤圆就制作完成了。包好的汤圆放在预先准备洒上糯米粉的盆上,汤圆之间空开些,以防粘住。)2。教师时刻提醒幼儿在包汤圆的时候手要保持干净,不可以东摸西摸,也要注意安全。
3。组织幼儿参观每组家庭的汤圆作品。
4。煮汤圆(请两名家长协助煮汤圆)。(要煮汤圆时,先要烧开水。把汤圆慢慢放入锅内。放进去之后就要轻轻的搅开。要在同一个方向搅动。让汤圆顺着水流动。这样就不会粘住。水开了待汤圆浮起后。就用小火煮,汤圆浮出水面代表已经煮熟。)
(四)、家园同乐——吃汤圆,共同分享汤圆。
(五)、活动结束,老师清理活动场地。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锻炼了动手能力的想象力,更让他们感受的我们的传统节日的浓浓的节日气氛!
小百科: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幼儿园中秋节教案篇6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培养学生对中秋节的文化认知和文化自信心。
2、学习制作月饼和灯笼等传统手工艺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意能力。
3、在中秋节的氛围中,增强学生的集体感、团队意识和情感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
1、中秋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
(1)中秋节的起源
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始于唐朝,约在公元八世纪。中秋节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日左右,是为了祈求丰收、庆祝团圆和感恩。
(2)传统习俗
中秋节有很多传统的习俗,如赏月、吃月饼、吃柚子、玩灯笼等等。在这些习俗中,最为有代表性的就是赏月和吃月饼了。
2、制作月饼和灯笼
(1)月饼的制作
月饼是中秋节不可少的食品,学生可以自己动手制作月饼。制作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感受月饼的独特风味和制作过程的乐趣,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意能力。
(2)灯笼的制作
灯笼是中秋节必不可少的`装饰品之一,学生可以尝试制作自己的灯笼。制作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创意能力。
三、教学步骤
1、引入节日氛围
在教学前,老师可以利用各种宣传栏、布置教室等方式,将教室打造成中秋节的氛围,如挂上各种色彩鲜艳的灯笼、贴上月饼和柚子的宣传海报等等。这样,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可以为后续的教学创造良好的氛围。
2、学习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在介绍中秋节的传统习俗时,老师可以通过各种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同时也可以通过带有趣味性的游戏方式,让学生更深刻地体悟和记忆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3、制作月饼和灯笼
在制作月饼和灯笼时,老师可以在前期准备工作好后,将学生分组进行制作,每组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和想象,自行设计和制作月饼和灯笼。老师可以在一旁给予指导和帮助,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互相帮助和交流。
4、给予表彰和奖励
在完成制作后,老师可以在教室里统一展出学生们的作品,并给予表彰和奖励。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激励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节日的氛围和激发出他们的创意和想象力。
四、教学思考和总结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体验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和传统习俗,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意能力,同时也增强学生的集体感和团队精神,建立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和情感沟通能力。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