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文书网 >工作计划

小班《音乐》教案精选5篇

我们需要认真制定一份完善的教案,以确保教学质量,编写教案时要注重课堂教学的互动和活跃,吾爱文书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班《音乐》教案精选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班《音乐》教案精选5篇

小班《音乐》教案篇1

活动目的:

(1)会用自然的声音、轻松地演唱歌曲。

(2)能注意咬字清晰、准确,并回创编简单的动作做表演。

活动准备:各种各样的球、录音机、录音带

活动过程:

一、律动:《可爱的小动物》

能创编各种小动物的可爱形象

二、练声:歌曲《小火车》

能唱准火车的“呜”音

三、学习新歌

(1)熟悉旋律(1—2次)

(2)学唱新歌

咬字要清晰、准确。

(3)教师带领幼儿演唱歌曲(1—2次)

(4)请个别幼儿出来唱歌

(5)歌表演:《有趣的大皮球》

让幼儿大胆地创编简单的动作,配合歌曲一起表演唱。

(6)请个别创编动作较好的幼儿进行表演。

四、音乐游戏:《小青蛙》

在游戏中,要求幼儿听着音乐的节拍、拍准或踏准节奏。

活动反思:

小班歌曲《有趣的大皮球》的歌词和旋律都比较简单,比较适合小班幼儿的教学,而且在平时的活动中,幼儿对玩皮球很感兴趣。在歌曲的学唱过程中,选择与孩子们生活中喜爱的事物—大皮球”相结合,整个活动在老师游戏口吻带动下,可以让孩子们的整个学唱过程显得更为生活化、更为游戏化。在教学活动的开始,我先让幼儿结合经验熟悉理解歌词,组织幼儿学习歌词“看小猫和小狗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呀?大皮球长得什么样呀?你玩过皮球吗?皮球可以怎么玩呢?拍的时候会怎么样的?”鼓励幼儿结合经验说说,拍皮球的时候你有没有发现什么秘密呀?还边拍边问:为什么这个皮球一会跳的低一会跳的高呢?幼儿发现拍的轻球跳的低拍的重球跳的高,与此同时引导幼儿用做动作边用较轻和较响的声音念这几句歌词。

由上可见,幼儿园的歌唱活动应该是生活化、游戏化的歌唱活动,是集多种领域相互渗透式的歌唱活动。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点优化歌唱活动教学组织:

1、用多种方式练习,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在幼儿进行练习、巩固的时候,不能简单、机械地重复,教师要善于观察孩子的.情况,及时总结,并在音准、节奏、感情处理、速度和力度等方面对孩子提出恰当的要求。同时还要注意个人、小组、集体相结合,即可以预防孩子歌唱疲劳,又可以使孩子养成注意倾听他人习惯。

2、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任何手段都是为了达到目的而创造和采用的,我们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用一种,也可以同时采用几种方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3、充分运用各种感官,增强活动的乐趣。德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提出把语言、动作、音乐和表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去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幼儿学习的主体性。在歌唱活动中,我们也可以根据歌曲的内容、幼儿的能力,适当的累加动作因素、语音因素、游戏因素等,还可以组织幼儿体验领唱、轮唱、分声部合唱等多种形式,增加歌唱的乐趣,丰富歌唱的内容。

在了解幼儿年龄特点的基础上,通过以上几点可以有效消除反复练唱和记忆歌词所带来的枯燥感,使幼儿边玩边唱,轻松主动地学会了歌曲,使歌唱活动显得如此自然和顺理成章。在整个活动中,也能使幼儿情绪高涨,兴致盎然。同时,教师也要在歌唱活动中尽可能地提供给幼儿合适的合理的操作机会,有了一定操作经验的孩子们,更能真正成为主动学习的主人。

小班《音乐》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身体动作进行情感交流。

2、尝试创编声势动作,感受四三拍的强弱规律。

3、学唱歌曲,理解歌词内容,感受歌曲中美好宁静的意境。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活动准备:

1、歌曲《梦》。

2、帮助幼儿了解有关"梦"的一些知识。

活动过程:

1、老师介绍自己所做的梦,激发幼儿说出自己梦中的事情。

老师:小朋友们做过梦吗?梦见到过什么?

2、老师范唱。(清唱)。

(1)老师:"刚才小朋友都做过各种各样的梦。小草、天空、星星也会做梦,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梦是怎样的.,好吗?"出示歌曲内容的图片,引导幼儿理解歌曲的内容,学习有节奏地朗诵诗歌。指导幼儿发音要清晰准确、有节奏感。

(2)"老师还会唱一首好听和梦有关的歌曲呢,请小朋友们听一听,歌曲中谁做梦了?"

3、引导幼儿逐句梳理歌词,巩固学习。

(1)"歌曲里边谁做梦了?它们的梦是怎么样的?"(逐句提问,集体模仿唱)

(2)老师用轻柔的声音问答式的歌唱。

老师唱:小草的梦,幼儿唱:绿绿的;老师唱:天空的梦,幼儿唱:蓝蓝的;老师唱:星星的梦,幼儿唱:亮亮的;老师唱:宝宝的梦,幼儿唱:甜甜的。

(3)为幼儿唱的应答部分加入声势动作,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并将创编的声贽动作加入歌唱中,每创编一个声势动作,唱一遍歌曲。

如:绿一绿|的--|拍手拍腿拍腿|拍手拍腿拍腿|拍手拍肩拍肩|拍手拍肩拍肩|

4、谁愿意到前面和老师一起来唱问的部分?小草的梦……天空的梦……宝宝的梦……

(1)请愿意的幼儿一起来唱间的部分,其他幼儿继续唱答的部分,并做声势动作。

(2)逐步鼓励更多的幼儿尝试去唱问的部分,老师逐渐退出来唱答的部分。

5、集体演唱。

6、小朋友你们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吗?请大家猜一猜。对了,这首歌曲的名字叫《梦》,它还是一首好听的诗歌呢!下次老师把诗歌带给大家听。

小班《音乐》教案篇3

活动名称(学科或领域):音乐游戏活动:小毛巾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歌词,感应休止符的特点并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2、喜欢听音乐做游戏,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

3、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4、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活动重点:理解歌词,学会唱歌曲《小毛巾》。

活动难点:能感应休止符的特点,学会在休止符的地方用动作来表示。

活动准备:

音乐、图谱、每人一块毛巾活动过程:

一、出示毛巾,引出课题。

小朋友,有一个好朋友每天在早上和晚上都跟我们小朋友见面呢,你们知道是哪个朋友吗?(幼儿各抒己见)出示毛巾:你们看是谁呀?小毛巾是不是每天早上和晚上都跟小朋友见面呀?做了什么呢?它都洗了你哪些地方呀?(洗了眼睛、洗了鼻子、洗了嘴巴……)小毛巾洗到的这些地方叫什么呀?(五官)小毛巾帮你洗了这么多地方啊!小毛巾的本领真大!今天,小毛巾还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歌,你们想听吗?

二、教师按音乐的节奏念唱歌曲。

1、教师念二遍歌曲后提问:刚才老师念的《小毛巾》这首儿歌里都说到了什么呀?

2、你们听听为什么有的地方是空白的呢?(这里没有音乐空两下的地方叫休止符,我们可以用亲亲的动作来表示。)3、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念儿歌,到休止符的地方小朋友用亲亲的动作表示。

三、幼儿人手一块毛巾,学唱歌曲《小毛巾》

1、小毛巾每天早上和晚上都跟小朋友哪些地方亲亲了呢?这首儿歌不但可以念,而且还可以唱了,我们一起来学习唱《小毛巾》的歌吧!

2、幼儿与教师一起唱歌曲《小毛巾》,唱到休止符的地方,用毛巾碰一碰五官。(提醒幼儿用好听的声音唱)3、小朋友,你们洗干净了吗?老师来检查一下,看看小朋友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都洗干净了没有。哎哟!小毛巾真能干,把小朋友的五官都洗的干干净净。可是还有几位小朋友没有洗干净,我们一起再来帮他们洗一洗吧!(幼儿一起唱歌曲《小毛巾》)四、音乐游戏:《小毛巾》

1、幼儿自由结伴,两人一组边唱儿歌,边做游戏。休止处用毛巾轻碰别人的五官!注意提醒幼儿帮助别人清洁的时候更加要轻轻的!

2、交换游戏伙伴,边唱儿歌,边做动作。在休止符处可以帮同伴轻轻碰碰,也可以碰碰自己的五官。

设计意图:

小毛巾每天都跟小朋友见面,是小朋友的好朋友,了解小毛巾的作用,从而让幼儿知道眼睛、鼻子、嘴巴、耳朵是小朋友的'五官。

教师利用图谱让幼儿直观的感受歌曲的节奏,并且了解哪个地方有休止符。教师采用念唱的方法,让幼儿感受乐曲的节奏和休止符的特点,并了解休止符的含义。

利用小毛巾为教具,激发幼儿学唱歌曲的兴趣,同时也让幼儿注意休止符的停顿,用亲亲这些五官来感受休止符的作用。

在游戏的过程中,增加了幼儿学习歌曲的兴趣,在帮朋友擦擦眼睛、擦擦嘴巴的过程中记住歌词、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教学反思

用毛巾律动开始,让孩子们充满了好奇心,在教育活动中都表现的十分积极,活跃,并且在活动中学会了怎样使用毛巾,怎样爱护毛巾。

小班《音乐》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动作表现小鸡出壳的过程。

2、能随音乐有节奏的做动作。

3、在自由表演部分大胆表现自己的创意,体验合作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图谱,蛋。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出示一个蛋,这是什么?

2、鸡蛋怎么会在动呀?

3、猜猜小鸡在里面干什么呀?并请幼儿做做动作。

4、因为鸡宝宝就要出来了,它在蛋里揉揉眼睛,伸伸懒腰,然后就啄破蛋壳出来了,出来后,它还不会走路呢,就跟着妈妈学走路,走路学会了,妈妈就带鸡宝宝到草地上捉虫和玩耍。

二、欣赏音乐。

1、我们来听一段音乐,这段音乐就是讲小鸡出壳,跟着妈妈学走路,跟着妈妈到草地上捉虫玩的故事的。

2、根据故事,音乐可以分成几部分呢?

3、老师和幼儿一起边听音乐边数一数。

三、表演动作。

1、第一部分,小鸡在蛋里揉揉眼睛出壳了,伸伸懒腰,出壳了,谁会做做这些动作?

2、请个别幼儿表演,老师选取好的动作。跟着图谱的节奏练习一遍。

3、听音乐表演2遍。

4、小鸡是怎么走路的?个别幼儿做做动作。

5、集体学做小鸡走路的动作。

6、出示图谱,第二部分小鸡跟着妈妈学走路,请你看看图谱,怎么走呢?

7、个别幼儿根据图谱的节奏走一走。

8、听音乐学小鸡走路,有节奏地走2遍。

9、小鸡会走路了,鸡妈妈带小鸡到草地上捉虫玩耍,怎样捉虫呢?

10、幼儿学学小鸡捉虫的动作。看图的节奏做动作。

11、听音乐做捉虫的动作1遍。

12、猜猜他们会怎么玩耍呢?

13、幼儿说说并做做动作。其他幼儿学学好的动作。

14、也可以做玩耍的动作,听音乐做2遍。

四、完整表演。

1、看图跟着老师听音乐做动作。

2、老师做鸡妈妈带领幼儿听音乐游戏。

3、请个别幼儿做鸡妈妈带领其他幼儿游戏。

4、幼儿分成男女两组分角色游戏,交换再来一次。

小班《音乐》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的旋律和结构,并理解歌词内容,能根据音乐快乐地表演。。

2、喜欢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树、枫叶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1)小朋友看看,这是什么呀?(扇子)

(2)那扇子一扇感觉有什么吹在脸上?(风)

(3)请小朋友想一想,风儿一吹,会有什么飘下来呢?(···)

好,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风儿到底带来了什么?

2、播放音乐,教师徒手表演音乐。

3、教师清唱结合枫叶分段表演音乐,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师:是什么飘下来啦?(树叶)(出示树)那小朋友知不知道有几片树叶飘下来?何老师也不记得了,让我们一起来问一下风儿!(唱)风儿你带什么来?叮!(从树上拿一片树叶,问:“几片树叶”)一片树叶飘下来,叮!再问这边,(唱)风儿你带什么来,叮、叮,两片树叶飘下来···风儿你带什么来,树叶全都掉下来!

4、引导幼儿与老师一起用身体当做音符进行表演。

5、播放音乐,幼儿随老师徒手表演一次。

6、教师完整随音乐结合枫叶道具进行表演。

引导语:小朋友表演的`真棒!何老师啊,现在做一棵大树妈妈,身上啊藏着好多树叶,风儿一吹,树叶呢就从大树妈妈身上飘下来,小朋友仔细看好啦,看看这些树叶是怎么从大树妈妈身上落下来的。

7、分组表演:

(1)先请2-3名幼儿上台表演,幼儿一起欣赏。

(2)6人一组,分组表演。

小结:小朋友表现得真棒!今天小朋友和小树叶玩得开心吗?小树叶也很开心,现在啊,小树叶要回家了,那请小朋友把小树叶捡起来把它送回家,好吗?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小班音乐蝴蝶教案8篇

幼儿小班教案音乐反思6篇

小班音乐咚咚咚教案7篇

小班音乐课大雨小雨教案6篇

音乐领域的小班教案最新7篇

小班音乐学期工作计划6篇

音乐大猫小猫音乐教案5篇

二年级音乐教案精选5篇

音乐《蚂蚁》教案5篇

音乐活动教案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20133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