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教案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度,精心设计的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把握知识点的组织结构,吾爱文书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大单元教学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大单元教学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各个棋子的走法和吃法。
2、激发学生对跳棋的兴趣。
教学准备
中国跳棋一副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复习前两堂课学习的跳棋的方法。
2、学生们六人一组进行练习。
二、教学“吃子法”
1、介绍吃子的定义:一方棋子通过跳子可以走到并且愿意走到的位置上有对方的棋子存在,就可以把对方的棋子吃掉而占领那个位置。
2、吃子时会出现的不同的情况
1)按照自己的走法,吃掉对方的棋子,同时下一步也可被对方棋子吃掉。
2)按照自己的走法,可以吃掉对方棋子,但对方却吃不掉自己。
3、小结每一颗棋子的走法和吃法。
4、教师师举例子,学生来判断是不是最好的走法。
5、与同桌一起练一练。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呢?
大单元教学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字,注意多音字“给”的读音。随文学习本课的关键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儿童和平条约的内容,体会儿童热爱和平的美好心愿,激发学生从小热爱世界和平的美好情感。鼓励同学们为世界和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儿童和平条约的内容,切身体会儿童热爱和平的美好心愿。
2、通过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憧憬世界和平的美好景象,激励学生为世界和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趣,揭示课题。
1、(板书:条约)同学们,你们知道“条约”吗?结合预习说说你对“条约”的了解。
2、解释“条约”:国与国之间签定的有关政治、军事等方面的权利与义务的文书。
3、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篇有趣的`条约:儿童和平条约。(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鼓励学生读题质疑,部分解疑。
(1)儿童和平条约和其它条约有什么不同?
儿童和平条约不用强制别人执行,它表达的是全世界儿童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
(2)儿童和平条约签定的原因和时间?
某年为联合国“国际和平年”。这一年,全世界围绕“和平”这一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其中之一就是签定一项公约——“儿童和平条约”。同年某月全世界儿童聚集在美国,分别代表本国儿童在条约上签字。代表中国在条约上签字的是11岁的小学生刘玲。
(3)儿童和平条约里都写了什么内容?
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过渡:儿童和平条约里都写了什么内容?带着我们的好奇心走进课文。
2、根据自学提示,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把自己认为难懂的词句做上记号,联系实际想一想。
3、小组内互帮互学,交流自学情况。
4、分段指名读课文,集体正音。注意:多音字“给”在本课的读音。
5、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默读。要求:边读边想,条约有些什么内容?
(2)组内交流。要求:试着关上书说一说。
(3)指导学生概括条约内容:向往和平——珍爱和平、维护和平——创造和平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快速浏览课文,梳理课文条理。
2、交流:儿童和平条约字里行间都表达了儿童共同的心声,这心声是什么?(相机板书:和平)
3、过渡:我们初读课文便读出了全世界儿童的共同心声。如果再走进条约,细细品味,我们还能够体会出条约蕴涵的那份执着以及儿童维护和平的决心。下节课我们再进一步学习条约。
四、指导书写
1、小组内自由识记、书写生字。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导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四课,知道了全世界儿童的共同心声:希望世界和平!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儿童和平条约》,去体会条约背后蕴涵的那份执着与真情。
二、入情入境,细读感悟
1、学习1——4自然段:向往和平
(1)过渡:和平,世界人民永恒的主题;和平,世界人民向往的生活;和平,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作为“我们世界的儿童,宣告未来的和平。”
(2)自由读1—4自然段,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3)相机出示句子:“我们要消灭一切!”鼓励学生质疑:“这一切”指的什么?
(4)默读1——4自然段,勾画相应词语,小组交流:联系实际说说你对这些词语的理解。
(5)拓展想象:除了“战争”、“破坏”、“憎恨”等词语,“这一切”还可能指的是什么?(一切与和平相悖的事物)
(6)集体交流,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用朗读表达出来。(指导朗读)
(7)播放音像画面,教师激情渲染战乱场面:战火硝烟,肆意弥漫,无数轰炸机从人们的家园上空飞过,转眼间,城市变为废墟,到处是哭泣和呼喊,人与人之间充斥着冷漠、恐惧和憎恨。多少人在战争中失去家园,多少亲人不得不面对生死离别!看到这样一个动乱的年代,你在想什么?想说点什么?(消灭“这一切”,世界渴望和平、向往和平)
(8)情感朗读。可以引读。
2、学习5——9自然段:珍爱和平、维护和平
(1)过渡:消灭一切与和平对立的事物,这个世界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让我们切换画面,用心发现和平的世界给予我们的恩惠吧。
(2)点读5——9自然段,其他学生思考:和平世界是一番怎样的景象?我们是怎么做的?
(3)指导读句子,感受和平带给我们的幸福生活。
(4)我们将共享富饶的大地、保卫美丽的天空以及保持河水的洁净,这既是和平世界给予我们的恩惠,更是赋予我们的义务和责任。带上我们的这份责任心齐读5——9自然段。
(5)拓展联想:除了人类这些赖以生存的美好环境,和平的世界里,我们还可以拥有什么?又会有什么责任和义务呢?仿说句子:(谁)给予我们(什么)———我们将(怎样做)
3、学习第10自然段:创造和平
(1)承上启下:没有战争,处处鸟语花香、欢声笑语,那是一个多么美好、和谐的世界啊!人们的生活幸福而舒适,心情开朗而豁达。让我们为了和平、为了现在的和平、永久的和平、大家的和平而努力吧!
(2)自由读第10自然段。思考:我们不仅有享有和平的权利,同时也有维护、创造和平的义务和责任,为了世界和平,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3)只有我们共同携手,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才能创造一个和平的世界!让我们加入和平志愿者的行列,叫响我们的和平口号吧!齐读第10段。
三、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过渡:远离战争,珍爱和平、创造和平,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请同学来说说学习本课的收获。
2、小组合作: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着背下来。
3、介绍一篇诗歌《放飞和平》,读一读。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搜集一些有关呼吁世界和平的文学作品,读一读,或者办成小报。
大单元教学教案篇3
教学目标
★认识本课中的9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舟”字旁。
★根据词语所描绘的景物,想象画面。
★有感情的.诵读古诗。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
★感受古诗的魅力,产生热爱古诗词的感情。
教学难点
★认识本课中的9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舟”字旁。
★有感情的诵读古诗。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
教学准备
★小黑板、字卡、赞美春天的古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意境,揭示诗题
1、播放春景图,诵读有关赞美春天的古诗。唐·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春暖花开,春光无限,自古以来,有许多文人写下了赞美春天的是诗,你们能背几首?(检查学生对古诗的积累情况,为学生感悟诗的意境做铺垫)。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第三首。相机板书古诗,教师范读。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激发朗读的兴趣:想读一读吗?那快快把书打开吧,想不想不用老师教就自己读呢?遇到困难可怎么办呢?
2、指名读,随机正音:好了,就读到这,我发现呀,同学们读的特别认真,一定能读的很好吧,谁能勇敢地站起来读一读?(小黑板出示词语)
3、有几个词语悄悄地从诗歌中跳了出来,想考一考大家,能不能被他们难住啊?出示词语卡片“黄鹂、翠鸟、翠绿、鸣叫、船长、时令、千古绝唱”等。
4、下面请你拿出字卡,小组同学合作学习,交流识字方法。然后互相考一考。
5、利用偏旁的表意功能识记。如“鹂”、“鸣”、“鹭”
对比识记。如“含”、“令”、“岭”,分别含有“今”和“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对比观察记忆。结合旧字认新字。如:色—绝、天—吴运用字理识记“绝”、“鸣”、“令”。
6、巩固生字:这回都学会了吗?敢不敢开火车读?听好要求:站起来的同学读一遍生字,组一个词语,其他同学当火车检验员,看一看小火车开得怎么样?(猜字游戏,摘苹果等)
三、指导写字
1、观察本课生字,说一说左右结构的字有哪几个?
2、师范写“船”:把“舟”字旁和“舟”字进行比较,让学生发现:横变成提,且右边不出头。右边的部件是横折弯而不是横折弯钩。
3、生书空,描红。
4、观察“令、含、岭”三个字,说一说应注意什么。
5、师范写“含、岭”,生书空,描红。
大单元教学教案篇4
教学目的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赵州桥既坚固又美观的特点,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
3.体会一段话中,句子之间的关系,知道这段话是围绕什么讲的。
4.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的第2自然段介绍了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和好处,这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思路:
教学本课时,要从整体入手,通过看图导入新课,初识赵州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细读课文,了解自然段主要内容;精读课文,理解内容,指导学习方法;泛读课文,回顾总结等步骤,引导学生在理解词句和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具体而有重点地观察事物的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用具:
投影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看图导入新课,初识赵州桥。
谈话:请同学们看图上这座雄伟而美观的桥,谁知道它叫什么桥?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是谁设计建造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同学们认真听老师读,仔细看课文,用心记。教师读完后,请同学们不看课文,谈谈你知道了有关赵州桥的哪些知识,看谁记得既准确又多。
2.同学们谈谈自己记忆的内容。
3.朗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学生查字典自学生字,理解不懂的词语,并做好笔记。(2)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①请同学们分节读课文,看生字的读音是否正确。
②抽查对词语的理解,要求同学们不但能谈出字典上的释义,而且能联系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
③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看图理解“拱形、栏板、雕刻”这几个词的意思。
三、细读课文,了解各自然段主要内容。
1.轻声朗读课文,说说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在理解各自然段的基础上,完成填空:
(1)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2)赵州桥既非常雄伟,又十分坚固。
(3)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4)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四、朗读课文,质疑,解决文中不理解的词语。五、课堂练习。
1.抄写生字,并用生字组词。指导书写“毁”字。2.读一读课后第一题,联系课文想一想这些问题分别在哪些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言。
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3课《赵州桥》(板书课题)。提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
二、精读课文,理解内容,指导学习方法。
1.学习第1自然段(齐读)。
(1)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2)请根据第一段内容用“因为……所以……”说一句完整的话来赞美赵州桥。
(3)以自豪、赞美的语气朗读第1自然段。
(4)回忆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第1段的学习过程是以朗读为主线,深入理解课文。学习方法是:一读,了解写了什么;二读,抓住词语,理解作者是怎样写的;三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第2自然段。
(1)自读并思考:全段有几句话,说说每句话的主要意思。整个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2)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划出文中具体写赵州桥雄伟坚固的词语和句子。重点理解“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没有……只有……横跨……”、“创举”各是什么意思。
(3)同桌讨论上述词语在说明赵州桥雄伟坚固中的作用。
(4)练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向大家介绍赵州桥的雄伟坚固,以及其建筑结构在建桥史上的创举。
(5)“创举”是什么意思?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是指怎样的设计?理解“既……又……”句式。
出示文字投影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坏,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①划线部分的内容为可移动的文字片。②出示投影片后要求学习朗读。第一遍朗读按课文原句顺序进行。第二遍朗读时可将前后两条划线部分内容互相交换。这样,使学生从朗读的实践中理解“既……又……”是同一内容的两个方面,体会并列句式关联词语的使用。③在朗读中要求学生说出“减轻”和“节省”的反义词。)
(6)指导学生以赞美的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
(7)引导学生小结:赵州桥非常雄伟,十分坚固。
3.学习第3自然段。
(1)轻声读课文,讨论:
①第3自然段主要写什么?第3自然段和第2自然段的内容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②第3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2)用文字投影片练习填空:
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的一样。(①划线部分内容为可移动的文字复片,便于学生完成填空后,变换句子的顺序反复朗读,从实践中理解分号的作用。②在练习完毕,从实践中使学生了解分号的实际作用后,启发学生从感性上初步认识先总起后分述再总结的写法。)
(3)小结:赵州桥的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
4.学习第4自然段。
(1)思考:课题是“赵州桥”,课文1至3自然段已把赵州桥建造的年代、外形特点和栏板上精美的图案作了介绍,为什么还要写第4自然段?
(2)联系课文说说你对“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怎样理解的;对“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又是怎么理解的。
(3)大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要读出自豪的感情。
三、读课文,回顾总结。
1.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文章的主要内容。
2.填空:这篇课文讲的是历史悠久,世界闻名的赵州桥既坚固又美观,它的建造是建桥史上的一个创举,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附:板书◆
大单元教学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用食指蘸颜料在瓷砖墙上点画小雨点。
2、在画画玩玩中对色彩、绘画产生初步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各色颜料、湿抹布若干。
2、在瓷砖墙上画几把漂亮的雨伞。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欣赏瓷砖墙上的伞,导入活动。
2、手蘸颜料,示范点画彩色的雨伞,强调点画后要将食指直接抬起,不能拖。
3、请几名幼儿试着点画,教师作简单小结,指出应注意的问题。
4、鼓励幼儿大胆练习(若墙面不够大,可分批进行)。
5、提醒画完的幼儿及时擦净手上的颜料,以免抹到其他地方。
母鸡下蛋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粉笔在地上画圆。
2、感受绘画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粉笔一盒。
2、母鸡头饰若干。
3、欢快的律动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在活动室内,教师戴着母鸡头饰,随着律动音乐边学母鸡走路,边叫“咯咯哒!咯咯哒”。
2、给幼儿戴上头饰,跟着老师一边学母鸡走路。
3、带领幼儿到适合作画的场地上,以愉快的情绪感染幼儿:“咯咯哒!咯咯哒!母鸡下蛋了!”
4、示范画圆,鼓励幼儿大胆画鸡蛋。
摸摸大口袋
活动目标:
1、愿意亲近老师,与老师一起游戏。
2、能从老师的大口袋里摸出一件物品,并试着说出它的名称。
活动准备:
1、订制一件有许多大口袋的衣服。
2、幼儿喜爱的小物件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身穿大口袋衣服,夸张地在幼儿面前走来走去,引起幼儿的注意。
2、教师神秘地告诉幼儿:大口袋里装着许多好吃、好玩的东西!
3、请一名幼儿任选一只口袋,摸出其中的物品,并高高举起给大家看。教师可向这位幼儿提问这是什么,并带领其他幼儿一起向他拍手祝贺。
4、同上形式请每位幼儿都来摸一摸,说一说。
开心气球
活动目标:
1、乐意上幼儿园。
2、能态度大方地接受小礼物,并学说“谢谢”。
活动准备:
1、贴上五官的开心大气球一只。
2、彩色气球若干,棉线一团。
3、简易充气筒一只。
活动过程:
1、出示开心大气球,引起幼儿注意,调动幼儿情绪。
2、简单小结开学以后的情况,并告诉幼儿,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的孩子都能得到一个开心气球。
3、一边打气,一边给幼儿念有关儿歌。
4、把充好的气球,一一送给幼儿,引导幼儿学说“谢谢”。
5、鼓励幼儿每天都做开心宝宝。
抱抱宝宝
活动目标:
1、愿意亲近老师,喜欢和老师一起做游戏。
2、能安静地听老师念儿歌,初步理解儿歌的意思。
活动过程:
1、和幼儿围坐成圈,一起拍手。
2、站在圆圈中间边念儿歌边做夸张的动作。
让我闭上眼睛(用双手遮住眼睛),伸出双手摸一摸,这边摸摸(朝左边摸),那边摸摸(朝右边摸),前面摸摸,后面摸摸。
呦——摸到一个宝宝!
让我好好抱一抱(抱着孩子转一圈)。
3、反复念儿歌并拥抱每一个孩子。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教育教学教案5篇
★ k的教学教案5篇
★ 教学设计教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