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文书网 >工作计划

小班艺术教案优秀5篇

编写教案有助于教师提前准备好所需教学资源和教具,在新学期来临之前,相信老师们一定都开始着手准备写教案了,以下是吾爱文书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班艺术教案优秀5篇,供大家参考。

小班艺术教案优秀5篇

小班艺术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在故事情景中倾听音乐,尝试按不同音乐来表现动作。

2、借助故事情节仔细观察画面,并且大胆进行想象。

活动准备:课件、三段音乐录音、小熊挂饰、音乐《快乐的小熊》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小老鼠来了1、播放课件图1: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朋友,你们看看是谁来了啊?(小老鼠)是一只怎么样的小老鼠啊?(可爱的)1、原来是一只可爱的小老鼠。

二、进入情境:感受表现1、走一走1)播放课件图2:今天小老鼠带着我们要到处走一走,它走呀走,来到了一片大树林里,它看到了很远的地方有个咖啡色的东西,你觉得会是什么呢?(幼儿自由说一说)2)小老鼠也非常想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于是它就决定走过去看看,它是怎么走的呢?请你们听一段音乐(老师播放音乐a)3)你听了音乐后觉得小老鼠是怎么走路的呢?你来走走看。(请2-3个幼儿学学小老鼠的走路)(老师继续播放音乐a)4)你们觉得小老鼠是怎么走路的啊?(有节奏)5)

小结:原来小老鼠是听着音乐有节奏的向前走的。

6)请大家一起试一试,学学小老鼠听着音乐有节奏的走路。(老师关注幼儿是否有节奏的学着小老鼠走路)2遍7)现在我们跟着小老鼠一起有向前走,看一看前面到底是什么东西等着我们。2-3遍2、由小变大1)播放课件图3(从小逐渐变大):我们离那个东西越来越近了,那个东西发生了什么变化?

(变大了)怎么会变大的?(走近了)它是怎么变大的?(从小慢慢变大的)2)我给你一段音乐你来做一个变得越来越大的动作好吗?你先做一个小小的动作。(播放音乐b)3)还有小朋友有不一样的变得越来越大的动作吗?原来可以做那么多的越变越大的动作啊。

4)让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做自己喜欢的越变越大的动作。

5)你觉得这个越变越大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幼儿自由猜说)我们继续跟着小老鼠向前走看看那个东西究竟是什么?(播放音乐a)3、睡觉1)播放课件图4(一半身体):那个东西是什么?(熊)你怎么知道是熊?(幼儿自由说)2)你觉得他在干什么?你怎么知道它在睡觉呢?我给你们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打呼噜的声音)(呼呼的打呼噜声音)3)你觉得这个大的动物是怎么睡觉的呢?我们来听段音乐,请你来试试它睡觉的样子(教师播放音乐c)。

4)听第一遍后:听了音乐后你觉得睡觉的时候身体怎么样?(摇摆)像在干什么?(汤秋千)5)我们大家再一起跟着音乐身体像荡秋千一样的睡觉。刚刚你们睡觉的时候做美梦了吗?等会儿把你做的美梦告诉我。

三、音乐游戏"石头熊"

1、播放课件图5:它到底是谁啊?(熊)我们一起叫醒它,我们一起玩游戏吧!

2、游戏"石头熊":我是小熊我来和你们玩游戏了,(老师带头饰)请你们听好了,音乐一响起你们要跟着音乐做大熊的各种动作,音乐一停就要立即停下不动,做"石头熊",音乐响起,我们再做动作哦。(反复2-3次)

小班艺术教案篇2

一、活动内容:

艺术活动《古老的石拱桥》(绘画)

二、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石拱桥的结构与造型,知道石拱桥的不同类型;

2、愿意参与活动、尝试创作不同造型的桥;

三、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观察过生活中的'桥,知道桥的作用,了解世界名桥;有用土塑型、吹塑纸版画、环保材料创作及水粉绘画经验;

2、物质准备:

(1)陶土组材料——陶土、泥工板、泥工刀、刻刀。

(2)环保组材料—一小纸盒、泡沫胶、海绵泡等多种废旧材料。

(3)水粉组材料——水粉纸,白、蓝、灰、绿、黑等多种颜料、排笔。

3、材料配套:数字资源《石拱桥》,亲子手册《石拱桥》。

四、活动过程:

(一)分享交流,激发兴趣。

师:你们平常看到的桥是什么样子的?

(二)欣赏图片,了解石拱桥。

1、播放数字资源《石拱桥》,引导幼儿观察石拱桥的桥洞、桥身的不同之处。

2、提问:这些石拱桥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三)分组创作,体验乐趣。

师:你们想设计什么样的石拱桥?用什么材料做?

1、介绍陶土组、版画组、环保组、水粉组的不同材料。

2、提出要求:

(1)陶土组、环保组注意桥梁的弧形与桥洞的制作;

(2)版画组、水粉组创作时保持整洁;

3、幼儿按兴趣自由选择材料。

(四)展示作品,欣赏评价。

活动延伸:

1、生活活动: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桥,了解桥的造型、用途等。

2、领域渗透:结合科学区小实验,探索什么样结构的桥梁受重更多。

3、家园共育:请家长利用亲子手册《石拱桥》,和孩子一起说说石拱桥的造型、结构等。

小班艺术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初步学唱歌曲。

2、乐意参与歌唱活动,并尝试用肢体大胆表现小鸟和。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启发幼儿按照原歌词的结构,创编新歌词并演唱;

重点:

熟悉歌曲旋律,初步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ppt图谱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吸引兴趣

教师讲述故事,激发幼儿兴趣,引出音乐。

(森林里要举办一年一次的动物唱歌比赛了,你们猜猜会有什么小动物来参加呢?——幼儿回答)

二、倾听音乐,熟悉歌词内容

(一)熟悉歌词前两句。

1、师完整清唱歌曲,提问:谁来了?(点击ppt:小鸟、)

它唱了什么?(小鸟—啾啾啾;——吼吼吼)

2、幼儿学唱歌曲前两句。

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声音(小鸟—细;—粗)演唱歌曲。

提问:它是怎么唱的? (引导幼儿小鸟唱得时候声音尖尖的、细细的,唱得时候大大的、粗粗的)

3、幼儿完整学唱歌曲前两句。(★弹奏钢琴前两句,重复两遍)

师: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学小鸟和唱歌吧!

(二)熟悉歌词后三句。

1、小鸟和会唱歌,还会干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师再次清唱歌曲,提问:你听到小鸟和在干什么?(小鸟—唱一唱;—扭扭;两个变成好朋友)

3、教师点击ppt帮助幼儿熟悉理解歌词

3、幼儿完整学唱后三句。(★弹奏钢琴后三句,重复两遍)

师:小鸟和变成好朋友了,我们小朋友也去找一个好朋友一起表演

(三)完整演唱整首歌曲

1、完整播放ppt加音乐

师:这次从小鸟和都准备好了,要开始表演了

2、集体完整学唱歌曲

师:小鸟和的歌真好听,我们也一起来唱一唱吧

3、分组学唱歌曲

●小鸟邀请女孩子上来表演

●小邀请男孩子上来表演

三、集体完成表演,结束活动

师:我们现在一起出发去森林歌唱比赛吧!

(学小鸟和边走边唱,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下来,孩子们还是比较喜欢投入的`,特别是在熟悉歌曲前两段的时候,我利用吼时和小鸟的啾时嘴形的大小,让幼儿通过嘴形的不同来演唱,小鸟和的歌声,即形象又有趣,孩子们很喜欢。

理解歌词后三句的时候,在我的设想中,因为后三句的歌词内容比较容易理解,在加上在前面我已经加深了学唱环节,前两句以小朋友坐在位置上学唱为主,后面三句我就想让幼儿动起来,应此在动作的挖掘上比较深,但也正是这样的原因,孩子们对于肢体动作的开发还是比较喜欢的,但是我发现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肢体表演时,唱的并不是很欢,肢体动作大于了学唱。

活动前我最初的设想是以肢体发展为手段促进幼儿学唱,对于这个问题我一直都有所困扰的。在这个环节我的指导老师姚蓉也对我提出了宝贵意见,她觉的,这首歌的非常有趣,特别是这两个一大一小的动物,会成为好朋友,因此她建议我可以将整首歌曲的节奏放缓,对于这两个动物的形象可以用纸偶的形式进行第二环节,让教师与幼儿分角色进行,这样就解决了肢体动作大于学唱的困扰。姚老师的这个建议一下子拓宽了我的固定思维,让觉得上好一个音乐活动,选材是很重要,但是适合孩子的策略推进更重要,同时也让我觉得道具应用的适合与否对活动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就拿我的这个活动来说,单单说这个ppt其实对于活动的本身并没有显得那么重要,如果不用的话我也可以完成,因此作为道具教师在应用的时候,也要考虑道具的实用性,不要为了花哨而造成画蛇添足的效果。

小班艺术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体验关心家人的愉悦,初步懂得从小要尊敬、关心老人。

2、学着仔细观察图片,用简短句说出小红分苹果的经过。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分苹果》。

2、一盆切好的苹果片,一些小叉子。

活动重点:

通过故事,懂得从小要尊敬、关心老人。

活动难点:

用简短句说出小红分苹果的经过。

活动过程:

1、出示布娃娃——小红,引起活动兴趣。

“这个小朋友叫小红(鼓励幼儿与“小红”打招呼,今天我们一起去小红家玩。”

2、出示背景图,观察讲述图片内容:

教师边操作插入教具,边引导幼儿看看、讲讲:

“小红妈妈端来一盆什么?小红看见了说什么?”

(教师可以以小红的口吻说:妈妈,我来帮你分苹果。然后请幼儿学说小红的话)

“小红先把苹果分给谁?她对奶奶说什么?”(集体~个别学讲)

(“小红又把苹果分给谁?她对爷爷说什么?”)(集体~个别学讲)

教师设疑,引导幼儿讨论:

“小红为什么要先分给爷爷、奶奶?”

“爷爷、奶奶高兴地怎么说?”

“接下来,小红把苹果分给谁?”(个别幼儿学讲对话)

“盆里还剩下一个苹果给谁吃?”

教师带领幼儿完整讲述。

3、联想迁移,愿意学做有礼貌的孩子:

“你们喜欢小红吗?为什么?”

“你们在家里是怎么关心爷爷、奶奶的?”

4、品尝水果,体验谦让。

小班艺术教案篇5

活动

幼儿在入园有一段时间后,彼此已经熟悉了,因此老师和小朋友间以及小朋友和小朋友相互间,都经常会出现身体上的,诸如拉拉手、抱一抱等接触性的亲热动作,说明孩子有这方面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我设计了音乐游戏“碰一碰”。本次活动我以幼儿熟悉的小猪音乐为背景,用即将到来的猪年为切入点,以幼儿熟悉的小猪为游戏角色,增加了活动的游戏性、情节性、趣味性。

活动目标:

1、喜欢参与音乐活动,在活动中感到快乐和满足。

2、学唱歌曲,初步理解其内容。

3、启发幼儿能随着音乐创编相互触摸的不同动作,并初步体验自我表现及与他人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猪妈妈头饰一个,小猪头饰若干。

2、活动前教师和幼儿分别先戴好猪妈妈和小猪的头饰,准备幼儿较熟悉的小猪乐曲,用aba的表现方法,帮助幼儿熟悉游戏。

活动过程:

1、“新年要到了,我们的新年是猪年。今天我们就是小猪宝宝,我是谁呀?(猪妈妈)今天阳光特别好,妈妈带你们到外面去锻炼一下身体,好不好?”

2、放小猪游戏乐曲:a段,幼儿自由在活动室中间走动;b段,幼儿边听音乐边做伸腰、甩臂以及蹦跳等动作;a段,幼儿身体暖和了,特别舒服,高兴地玩耍着,曲终幼儿回到座位处。

3、摸摸你们的小手,暖和了没有?(暖和了)我们来玩个好玩的游戏,名字叫“碰一碰”。

4、欣赏一遍歌曲,幼儿熟悉内容。

5“先看妈妈做一遍,请你们给妈妈打节奏,妈妈找到谁,谁就站起来和妈妈一起做,好不好?”(教师边清唱边找一幼儿做碰手,幼儿小声跟唱。)

5、“妈妈和××宝宝一起再来找朋友,碰一碰,你们继续给我们拍手,跟妈妈唱这首歌。”

6、“你们是不是都想找朋友碰一碰呀?好!我们一起来做这个游戏吧。”(全体幼儿随意找朋友做。可2人,也可3人。)

7、“我的小猪宝宝真能干。我想问问你们,除了碰手,还可以碰哪里呀?”(启发幼儿创编出不同的动作,如头、鼻子、脸蛋、膝盖、小屁股等。)

8、幼儿说一个动作,就请他找一个好朋友上来示范一次。

9、“我的宝宝可真棒,想出了这么多不一样的动作,现在我们把大家想出来的动作,做一遍好吗?”(全体幼儿站入场地,把刚才创编的动作做一遍。由幼儿问“碰哪里”,教师回答,如:膝盖碰膝盖,集体做相应的动作。)最后,猪妈妈说:“屁股碰屁股”,小猪宝宝们立刻四散站开。

10、幼儿在《小司机》音乐声中,模仿小司机愉快地走出活动室,结束活动。

延伸:

1、可根据年份的不同或幼儿的需要及时变化动物“妈妈”与“宝宝”的名称,如鼠妈妈与鼠宝宝、鸭妈妈与鸭宝宝等。

2、游戏范围可进一步拓展,如:请家长们也参与到活动中,与自己的孩子玩“碰一碰”的游戏;同年龄班小朋友之间、与哥哥和姐姐们一起等共同活动,使游戏增加了挑战性,同时也使幼儿在游戏中增强了的交往能力。

建议:

1、本班幼儿人数如果偏多,可请幼儿自愿分成两组,先后进行。

2、、此音乐游戏也可作为幼儿一日生活中运动量不大的过渡环节使用,如餐前、户外活动前入厕饮水等。

3、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如不善于或不敢主动和他人交往的幼儿,教师就要积极地先去找他们“碰一碰”。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优秀7篇

小班社会羊教案优秀7篇

防欺凌小班教案优秀7篇

社会活动小班教案优秀6篇

小班教案与反思优秀8篇

大班艺术音乐教案7篇

小班优秀教案及反思7篇

小班安全交通教案优秀7篇

艺术处工作总结优秀5篇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优秀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21018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