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书写教案可以让我们更有计划地进行教学安排,教案在撰写的时候,你们务必要考虑与时俱进,以下是吾爱文书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班艺术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小班艺术教案篇1
活动目标:
通过粘贴、涂画等方式创作水果偶。
重点难点:
通过粘贴、涂画等方式创作水果偶。
活动准备:
1.各种水果实物。
2.五官贴纸、一次性纸杯、牙签、色纸、皱纹纸等各种用于装饰的材料。
3.水彩笔、胶棒、水果刀、安全剪刀。
4.教学电子资源:【可爱的水果偶】。
5.请家长到幼儿园和孩子一起参加活动。
活动过程:
一、教师简要向家长介绍“水果多多''主题的内容,帮助家长了解今天的活动的主要目的。
——“水果多多''的主题我们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小朋友们认识了各种各样的.水果名字,并且还能用各种形容词描述水果的颜色、味道、外形特征点等。今天制作“水果偶”的活动有助于增强孩子对“水果”这个主题的兴趣,还能展现孩子的创造力。
二、教师介绍制作水果偶的要求,并播放教学电子资源中的图片给大家看。
三、家长和孩子选择相应的材料进行水果偶的制作,比如:用五官贴纸给水果贴上眼睛、嘴巴、鼻子;或者用水彩笔给水果画出五官;或者用水果刀刻画出五官;还可以用一次性纸杯当作水果的身体,并用水彩笔在纸杯上涂涂画画做装饰等。
四、将做好的水果偶摆放在一起,大家一起欣赏并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给做好的水果偶起名字。
1.你们用什么水果做的?做的是什么?它的名字叫什么?
2.我们是用芒果做的,上面插了很多小牙签,它的名字叫做“芒果刺猬”。
小班艺术教案篇2
活动目标:
⒈欣赏各种艺术活动的图片、影视资料,体会和了解舞台艺术的特点及意义。
⒉能够分工合作设计、规划、筹备、布置舞台与会场。
⒊通过欣赏和设计活动,体会特定环境设计的艺术美感,提高审美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
⒋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⒌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
舞台艺术的影视资料,幼儿制作演出的道具,提供气球、拉花等材料。
活动过程:
一、播放春节联欢晚会精彩片段,了解舞台艺术的特点。
⒈放映春节联欢晚会精彩片段,了解舞台艺术的特点。
提问:一台成功的晚会除了演员精彩的表演外,还有哪些地方比较吸引你?小结:会场环境和舞台的美,会让举行的活动更成功。
⒉利用ppt,让幼儿了解水上舞台、户外舞台、婚礼舞台等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会场画面,丰富幼儿的创作灵感。
这是哪里的舞台背景?舞台背景的主题色是什么样的?用到了什么材料装饰让会场和舞台更热闹?
小结:舞台背景的布置要与节目的气氛和谐统一。
二、集体讨论:怎样设计班里的舞台
⒈你们希望设计一个什么样的舞台?
⒉之前你们都设计了哪些道具?你想把这些道具布置在什么位置?
⒊还有气球、拉花等成品材料,你们想怎么用?
三、幼儿分组布置舞台,提醒每一组幼儿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布置。
第一组:布置气球墙饰
第二组:用彩条、拉花布置挂饰,第三组:铺设垫板,装饰垫板。
第四组:布置手镯、衣服等表演用的道具还有花环。
四、欣赏、讨论
⒈舞台哪个地方的设计你们最满意?
⒉哪个地方还需要微调一下?
小班艺术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苹果的特征,知道苹果营养好。
2、尝试将色彩纸条撕成小纸片,发展手指的灵活性。
3、学习在指定范围内拼帖小纸片,掌握拼、贴技能。
活动准备:
1、红、黄、绿小纸条若干、操作卡。
2、浆糊、抹布、实物苹果、字卡。
活动过程:
一:歌表演:《苹果》,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1、师:“秋天,果园里的什么果子成熟了?(出示苹果树)苹果我们送给它一个汉字宝宝。(出示汉字“苹果”),让幼儿猜猜读什么?幼儿认识汉字“苹果”。让幼儿读两遍。果园里苹果真多,我们一起去摘苹果吧
2、师幼一起表演《苹果》。”。
二:幼儿观察苹果、了解苹果的特征。
1、幼儿自由观察讲述。
(1)小朋友摘的苹果真多呀!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苹果是什么形状的?并让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示苹果的形状。
(2)苹果是什么颜色的?出示课件:(让幼儿自由讲述),
(3)出示实物苹果让幼儿用小手小手摸一摸,提问:苹果摸上去有什么感觉?光滑吗?
(4)让幼儿用鼻子闻一闻,提问:你发现苹果是什么样的?
(5)教师切开苹果:提问:苹果外面有什么?里面有什么?
(6)让幼儿吃苹果,然后让幼儿说说苹果是什么味道口感如何?
2、教师小结苹果的特征,:苹果是圆圆的,有红的。黄的。青的等。摸上去很光滑闻起来香香的。吃起来香香的,脆脆的,可以解渴。苹果外面有皮,里面是果肉,
3、讲述吃苹果有哪些好处:
(1)、更聪明苹果内富含锌,锌是人体中许多重要酶的组成成分,是促进生长发育的重要元素,常常吃苹果可以增强记忆力,具有健脑益智的功效。
(2)、预苹果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婴儿常吃果,可预防佝偻病。
(3)、减轻腹泻苹果可促进消化系统健康,减轻腹泻现象。
(4)预防便秘将苹果和胡萝卜放入水中同煮,熟后与水同服,宝宝的大便会重新变得柔软、通畅。
(5)保养肌肤苹果中富含镁,镁可以使皮肤红润光泽、有弹性。
(6)苹果中的有机酸和果酸质就可以把口腔中的细菌杀死,起到保护牙齿防止蛀牙和发生牙龈炎的作所以我们小朋友一定要多吃苹果。
三、引导幼儿观察撕贴画,激发对撕贴画的兴趣。
(1)今天老师带来一只非常好看的苹果,(出示撕贴画)看看这只苹果是用什么做的?小朋友想不想也来贴一只大苹果?
(2)教师示范讲解撕纸的方法。
教师出示纸条,让幼儿看看是什么?说说纸条象什么?(幼儿想象讲述)
师:纸条象一条长长的毛毛虫,谁喜欢吃毛毛虫?我们学小鸡把毛毛虫吃掉好吗?双手的食指与大拇指捏住纸,一边念儿歌,一边将纸条撕成一小块一小块。自编儿歌(毛毛虫、长又长,小小鸡、快快来,一口一口吃掉它)幼儿练习撕纸。
(3)教师讲解示范拼贴。
将纸片翻过来,抹上浆糊,再贴在苹果的轮廓内,纸片不能重叠在一起,不要贴到轮廓外面。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能力弱的幼儿请家长帮忙。
四、展示作品。
展示好的作品,表扬画面整洁,能将纸片贴在轮廓以内的幼儿。
小班艺术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能用蜡笔涂出各种颜色的树叶。
2.通过回忆并迁移已有的经验,巩固平涂的方法。
3.进一步掌握换色的基本方法。
活动准备:
1.各种剪好的树叶造型纸。
2.各种颜色的树叶,1棵树枝干的道具。
3.巩固认识区分红、黄、绿三色。
活动过程:
(一)以手指游戏“变、变、变”,吸引幼儿注意力。
1.教师: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做游戏。
小手小手变变变,变成小猫喵喵喵。
小手小手变变变,变成小狗汪汪汪。
小手小手变变变,变成蝴蝶飞飞飞。
2.教师:小手小手变变变,变出什么呀?幼:(黄树叶)
3.教师:把小眼睛闭起来,我还要变呢?“变、变、变”,变出五颜六色的树叶。
(二)教师引导幼儿欣赏彩色的树叶。
教师:这些树叶是什么颜色的?(可以选择有代表性的树叶逐一欣赏)
(三)师幼共同探讨用蜡笔涂树叶的方法。
1.幼儿认识操作材料。
2.教师:今天我们要用蜡笔来涂一片彩色的树叶。
3.帮助幼儿回忆已有经验,师幼共同讨论平涂的方法。
4.教师:在涂树叶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怎样涂?
(四)教师布置任务,幼儿操作。
1.教师:今天我们要来为大树涂出许多色彩的树叶!
2.幼儿选用多种颜色涂多片树叶,尽量把画纸涂满。
(五)作品讲评。
1.教师找典型。
教师:老师看到有什么颜色的树叶,我们大家也来看一看。你喜欢吗?喜欢在什么地方?他做的好吗?什么地方好?
2.幼儿找找自己最喜欢的作品。
教师:你最喜欢哪幅作品,拿上来给我们大家看看。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3.幼儿相互欣赏同伴的作品。
4.小组长收拾整理作品、各种工具。
(六)集体布置大树。
师幼共同将涂好的树叶粘帖在大树枝条上。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将操作材料放入美工区,幼儿继续进行印染或平涂活动。
家园共育: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各种各样的树叶。
小班艺术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能运用点、线、形来装饰春天的景物,尝试以线、点、形创作新颖的图案。
2.能按自己的想象大胆创作,感受线条图案变化的艺术美感。
3.感受春天的美,体验春天来到的喜悦,喜欢春天热爱自然。
活动重点及难点:
活动重点:用点、线、形来装饰春天景物
活动难点:幼儿能大胆想象和创作新颖的线条图案。
活动准备:
1.ppt春天来了(春天的天气、春天的动物、春天的植物、春天的人们)。
2.投影机、春天的线描画范例。
3.记号笔、马克笔、白纸、 卡纸。
4.多种点、线、面的图案范例。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发现春天的特征
1.问题导入:春天悄悄来了春天在哪里呢?小动物、小植物、天气和人们都有哪些变化呢?
2.幼儿交流自己的发现,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播放相关ppt。
二、展示线描画
1.投影教师作品,幼儿主动观察提取作品中的各种(点、线、面)等元素。
看看,说说这幅画画了什么?先说说你的感觉?图画中有什么样的花纹?
2.展示(点、线、面)的范例。
(1)点画法:展示点的种类、点的效果、点的要求
(2)线画法:线的种类、线的效果、线的要求。
(3)面的画法。
(4)点、线、面多样组合。
三、提出作画要求
1.作画前先酝酿
自己要选择春天里什么特征进行绘画,这需要用什么线条装饰美丽的春天?
2.鼓励幼儿大胆创作出新颖的线条图案来装饰作品。
(1)注意各种装饰元素的疏密变化。
(2)注意各种元素的组合变化。
(3)作画时注意坐姿保持安静,注意力集中,养成良好的绘画习惯。
四、幼儿创作,教师及时指导,亦对幼儿创造性表现的作品及时给予肯定。
(1)引导孩子自由发挥,鼓励幼儿大胆尝试用不同的点、线、面的运用。
(2)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变化各种线条花纹。
五、观赏评析作品
1.请幼儿讲述自己线描的春天。画中有哪些自己创作的新图案。图画想表达什么?
2.幼儿相互欣赏作品,找找缺点,赞赞优点。
教师小结:春天是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季节,即使我们选择了色彩不丰富的线描来表现多彩的春天,我们的画也不失色。多变的线条图案对春天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让我们看见了春天不一样的美。
小班艺术教案篇6
学习目标:
享受朗诵儿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典故事人物造型的小指偶、小木偶,如小红帽等。
2.幼儿自备自己喜欢的故事书。
3.儿歌《快来听故事》(《故事屋》幼儿用书或电子书第3-4页)。
活动过程:
1. 出示不同经典故事人物造型的小指偶、小木偶,如小红帽等,向幼儿提问他们是谁?请幼儿到图书区找出有这些人物的'故事书。
2. 请幼儿介绍自己最喜欢的故事书和故事中的人物。
3. 出示幼儿用书或电子书第3页,与幼儿一起朗诵儿歌《快来听故事》:
快来听故事
来来来,听故事,
美妙故事真不少。
逗得你我哈哈笑。
4. 引导幼儿在儿歌中找出表示高兴、愉快的词语。(如,哈哈笑。)
5. 鼓励幼儿用愉快的心情再朗诵一遍儿歌。
活动评价:
1.能介绍自己喜欢的故事书及故事中的人物。
2.能流利地朗诵儿歌。
小班艺术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能合拍地表演动作并正确演唱歌曲,用不同的动作表现“雨伞”。
2.在游戏情景的提示下,理解并按歌词内容做游戏动作。通过自我反思评价、注意倾听,逐步精确掌握歌词。
3。在行进跑时注意控制速度,明确音乐停止时一把“蘑菇伞”下只能躲一只“蚂蚱”的规则。
活动准备:
1.对蚂蚱有一定的认知经验。
2.曲谱《蘑菇伞》(附)。
3.椅子数把。
活动过程:
1以故事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有一群小蚂蚱在蹦蹦跳跳,突然下雨了,小蚂蚱找不到躲雨的地方,谁会来帮助它们呢?我们一起听一听!
2.教师示范演唱,帮助幼儿感知歌曲的旋律和内容
(1)第一遍清唱,帮助幼儿初步感知并回忆歌词内容。
——谁来帮助小蚂蚱的?你在歌曲里还听到了什么?
(2)第二遍清唱,帮助幼儿验证歌词。
——歌曲中还有什么是我们刚才没有听到的?这次仔细听一听歌曲唱到什么地方时,小蚂蚱找到蘑菇做了躲雨的动作?
(3)第三遍边做动作边清唱,引导幼儿用歌词回答相应问题,进一步熟悉歌词内容。
——刚才唱到哪句时,小蚂蚱做了躲雨的动作?除了躲雨的动作还有哪些呢?我们再来看一看,听一听。
(4)教师演唱歌曲,带领幼儿一起做动作,进一步帮助幼儿熟悉歌曲内容。
——我们刚才还做了哪些动作?
(5)教师再次带领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这次我们一起学学小蚂蚱,玩一玩好吗?
3.学习游戏的玩法,在游戏中学唱歌曲
(1)教师带领幼儿在圈内散点做动作,帮助幼儿熟悉蹦跳的时间及次数。
——这次我们一起到草地上玩一玩。刚才小蚂蚱是一开始就蹦的吗?唱到什么地方的时候蹦?蹦了几下?
(2)教师带领幼儿在圈外边唱歌边做动作,帮助幼儿进一步明确蹦跳的次数和躲雨的时间及位置。
——这次我们到小路边去玩一玩吧,小椅子就是小蘑菇,我们在哪里躲雨呢?我们一起用歌声吸引小蘑菇,让它们为我们撑伞。唱到哪一句的时候做躲的动作?怎么躲呢?
(3)教师撤出一张小椅子,带领幼儿进行游戏,教师扮演没有找到椅
子的小蚂蚱,鼓励幼儿想出不同的躲雨方法,并用动作表现“雨伞”。——谁没有蘑菇伞啊?在森林
里没有蘑菇伞,我还可以用什么来躲雨呢?
4.鼓励幼儿尝试完整地演唱歌曲
——刚才我们一边玩游戏一边唱歌,你们会唱了吗?如果让你们自己唱可以吗?
(1)请幼儿尝试完整演唱。
(2)如果幼儿不清楚,教师引导幼儿之间互相帮助,若没有幼儿清楚,则引导幼儿自己提出再听老师演唱的要求。
——有没有人知道这句唱的是什么?没有人会怎么办?谁肯定会唱呢?
5.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撤出椅子数量并完成游戏
——这次你们想拿走几张椅子呢?猜猜会有几只小蚂蚱找不到蘑菇呢?是不是这样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完整游戏1—2遍。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中班的歌唱活动,演唱歌曲是活动目标之一,从现场过程可以看出,大部分幼儿都达到了这一目标。为什么是大部分幼儿呢?因为歌曲是在一次次的新授和复习中学会的。一次活动后,肯定会有部分幼儿对于完整并准确地演唱是有一定困难的,只要幼儿在这一活动中通过倾听、反思逐步掌握歌词,那么这次活动的目标就算是达成。在今天的反思性评价环节,大部分幼儿都能唱出歌曲并准确唱出歌词,这也说明本次活动的目标是合适的。
在前5次歌唱中,教师通过清唱、右手旋律伴唱等方式,帮助幼儿明确歌曲的内容和旋律,并且不强求幼儿跟唱。这就给幼儿创设了一个仔细倾听的氛围,让幼儿有机会在无意中一遍遍地逐渐熟悉歌词。在教师演唱5遍以后,教师可以鼓励幼儿跟唱,同样地不能强求幼儿一定跟唱,而应该让幼儿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会唱的跟唱,不会唱的.倾听。这样的学习过程更加有利于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的培养。活动中有如下两点尚须改善:一是在幼儿躲雨时,第一次就出现幼儿趴在椅子下的情况,并且每次躲雨时都有类似情况发生。虽然教师已经及时提醒幼儿,并尝试通过情境性的语言“不能弄湿新裤子”来帮助幼儿改善,但效果不是很明显。下次遇到这种情况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自我反思“为什么不能趴在椅子下?这样会有什么问题?”因为幼儿自我反思远比教师一次次的强加规则更有效果。二是幼儿在衍进中做动作时,蹦跳声音很响。当幼儿出现这个问题时教师没有立即指出并解决,这样的情况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演唱。歌唱活动需要幼儿用好听的声音去演唱,如果在这样一个嘈杂的环境中演唱,孩子的声音自然会更加“歇斯底里”,就不利于幼儿养成轻声低位演唱的习惯。
小班艺术教案篇8
设计思路:
蜡烛是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比如幼儿过生日的时候,断电的时候等。而且本小区附近有一个蜡艺厂,很多家长都在这个厂里工作,家中也有许多漂亮的蜡烛,幼儿会经常会把这些漂亮的蜡烛带到幼儿园中,于是便把蜡烛投放到了区域活动中,让幼儿自己去探索。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对于用火来点蜡烛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有些幼儿还把蜡烛油滴下来玩,幼儿惊奇的发现烛油变成了花瓣,变成了树叶,变成了星星,变成了雨点,变成了泡泡,变成了雪花等等,于是便产生了本次活动,让幼儿通过尝试,充分体验烛油滴画带来的快乐。
考虑到幼儿自己构图和涂色的速度较慢,同时也为了让幼儿有充分表达自己想法的时间,因此,本次活动采取了幼儿构好图后第二课时的'教学。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尝试,从作画中体验烛油滴画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2、幼儿能创造性的在自己勾画好的形象上滴画出各种作品。
3、培养幼儿用火的安全意识。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了解蜡油画的特点,大胆用烛油在半成品的作品上尝试滴画。
活动难点:能在半成品的作品上,创造性的滴画出各种完整、和谐、美丽的作品。
活动准备:
1、幼儿勾画好的各种半成品作品(第一课)。
2、蜡烛、深色颜料、毛笔、抹布等。
活动过程:
(一)了解蜡烛
教师带领幼儿进入蜡烛世界。
你们看,教室里都是什么啊?蜡烛有什么用?漂亮的烛火在干什么啊?
(二)神奇的烛油。
烛油宝宝看到烛火宝宝跳的这么开心,它忍不住了,它也想出来跳一跳,烛油宝宝会在哪里跳呢?它说想出来到我们小朋友的画上来跳舞,(教师出示幼儿的半成品作《小鱼吹泡泡》)。烛油宝宝说它会跳吹泡泡舞呢!
1、教师讲解示范烛油滴画
教师将烛油自由溅落在半成品的小鱼画上,重点讲解滴烛油时的疏密和画面的布局,引导幼儿注意画面的丰富性和完整性。教师边示范边结合一些安全要求。
2、引导幼儿发现蜡烛滴画的秘密。
烛油宝宝吹出来的泡泡漂亮吗?烛油本来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吹的泡泡这么漂亮?教师小结:原来是烛油是白色的,它滴到纸上后,纸的颜色就透了出来,所以小鱼的泡泡特别漂亮。
3、引导幼儿用深色颜料涂上底色。
现在这些泡泡的颜色我们还看不清楚,我还想变一变,(教师示范再刷一层底色)你们看烛油宝宝吹的泡泡是不是更亮了,这幅画是不是更漂亮了。
4、幼儿自由讨论自己的半成品作品“我们怎么样才能使它更漂亮?”教师不做任何评判和指导。
(三)“我也来试一试”,幼儿尝试作画。
1、点燃蜡烛,随意滴画。注意画面的合理性和丰富性及用火的安全。
2、滴好后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涂上底色。(快的幼儿可以到区域中尝试画第二幅)。
(四)师生一起参观、讲评作品。
(五)结束。
活动反思:
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兴趣浓浓。在孩子们的自由作画时间了,老师巡回指导,发现较好或有自己创意的孩子就进行及时表扬,孩子们互相学习,很好的完成了作品。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设计了有趣的教学用具和游戏设计,整个活动,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获得初浅的社会经验,体验了解他人的快乐。效果好。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