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积累教学经验,你会从哪些角度来制定教案呢,其实大多数教师在上课之前都是会进行教案的写作的,吾爱文书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模板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学会用书信体。
2、能按一定的顺序,从不同的角度介绍自己的家乡。
3、通过生动、细致描写,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自豪之感。
教学重点:
用书信体的格式,从不同角度介绍自己的家乡。
教学难点:
通过生动、细致描写,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自豪之感。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信封和纸)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信封和信纸)
2.今天的课我们不用簿,就用信纸和信封,怎么样?
二、读懂例文
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例文,看看跟平常的例文有什么不同之处。
(1)指名说说。
(2)老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归纳书信的书写格式和第二人称的形式。
2.请同学们自由轻声地朗读或默读王磊同学写给李阳同学的这封信,想一想,王磊从哪些方面介绍了自己的家乡?
3.如果你是李阳,读了好朋友的这封来信,你会有什么想法?为什么?文中的哪些描写深深吸引了你?
(1)交流。
(2)列出介绍的提纲。
(3)学生分组汇报自己的想法。
三、说说家乡
1.同学们,你了解自己的家乡吗?我们的家乡也有许多独特的魅力,能说说吗?
(1)分小组交流搜集的有关家乡的资料。
(2)把各小组的资料进行整合,列出介绍提纲。
(3)分组具体介绍。
2.师生评议、补充。
3.学生在各小组内修改、完善提纲。
四、学生练写
1.学生练写草稿。
2.交流、评议、补充。
(1)小组互读互评互助。
(2)分组交流,师生共同提出修改意见。
3.学生修改、誊写,装进信封,写好地址。
板书设计:
请到我的家乡来
---给远方朋友的一封信
教学反思:
学习读书名言。
(1)自由读读,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
(2)指名朗读,正音。
(3)讨论:这两句话都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
(4)再读句子,体会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练习背诵名言。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篇2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通过反复诵读课文,理解什么是生活?怎样才能感受到生活的快乐?充分理解第三节的含义。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培养学生理解诗意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朗读诗,体会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启发谈话、引导、点拨。
(二)学生学法
自读感悟,讨论。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1.重点是理解诗的第二、三节,在理解其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在第二节的适当地方,补上几句结合自己生活的诗句。
2.难点是理解第三节诗句的含义。
(二)疑点
作者是怎样理解生活的?第三节的含义。
(三)解决办法
通过阅读、质疑、解疑来解决重、难点;教师点拨疑点。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教师活动设计
导入新课,组织学生自读及讨论,在学生交流中点拨、评价、布置作业。
(二)学生活动设计
1.课前预习课文。
2.课上自读、提问、讨论、交流。
3.课下阅读相关诗歌。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板书设计、思考题等。
六、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激趣谈话,课件导入新课(6分)
1、激趣谈话
2、出示多媒体课件:出示图1、图2、图3……。
这几幅图画的是什么? 分别介绍图意。
他们的生活是多么的丰富多彩,绚丽多姿,多有意义!他们和你们一样都很热爱生活,说到生活,使我想起了一位诗人曾经写了这样一首诗:“生活是多么广阔,……”。这首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生活图景。你们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今天我要给你们介绍一位诗人,他叫何其芳,是我国的诗人,他于 1941年在延安写下了这首诗《生活是多么广阔》。好,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欣赏这首诗吧。
板书:1 生活是多么广阔
请孩子们齐读一遍课题。提问: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为什么说生活是多么广阔?……)
孩子们,你们可能想知道生活是怎样的广阔?生活是怎样的丰富多彩?我们来看看这位诗人是怎么说的?请打开书第163页。先读一读这首诗,看谁读得好,读得认真,看谁能回答这些问题?
(二)整体感知(8分)
1.自由朗读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不认识的字可以问问同学。
2.指名读诗。纠正读音(“藏”是多音字)。请大家评议读得怎么样?
3.齐读。提问:(1)这首诗分为几节?(2)每小节讲了什么内容?
4.分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三)再读探究,突出重点(师生共议)(23分)
1.指名读第一节。
第一节讲了什么?(第一节讲了诗人对生活总的感受——生活无限广阔。)
2.生活是怎样的广阔呢?指名读第二小节,
(1)师生共议,边议边板书。
板书:
参加歌泳队 演戏
建设铁路 做飞行师
生活丰富多彩 坐在实验室里 写诗
生活多么广阔 滑雪 驾船
探险 搜集植物
露宿…………
孩子们,你们在课外做些什么呢?长大以后你们想做什么呢? 孩子们,我们也来学习当一当小诗人,请你们来为第二节补充几句反映自己生活的诗句。把自己的生活写成诗,让我们来看看你们的生活是怎样的?让孩子们思考大胆地说。
你们都说得真好,看,我们的生活也是多么丰富,多么广阔。生活的广阔蕴含于什么之中呢?作者是怎样理解生活的呢?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三小节。
3.学习第三节。
(1)齐读,分小组读。
(2)师:你们读了这一小节,看看你们读懂了哪一句?还有哪些没有读懂的?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3)板书:
过极寻常的日子
寻常的日子 在平凡的事物中睁大你的眼睛 生活的快乐
善于生活 以自己的火点燃旁人的火 和宝藏
以心发现心
(4)师生共同讨论这几句诗的含义。
“去过极寻常的日子”,意思是不要刻意追求生活的轰轰烈烈,惊险离奇;
“去在平凡的事物中睁大你的眼睛”,意思是去发现平凡生活中的美好的事物,美好的心灵,去发掘生活的意义;
“去以自己的火点燃旁人的火”,意思是在生活中我们将自己的热情与希望传达给周围的人。
“去以心发现心”,意思是用心去感知与发现生活中的快乐。注意向别人学习,从别人身上受到启发。
如果我们这样做了,那么“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
(4)师总结:第三节说明在极寻常的日子里,只要善于生活,也有快乐和宝藏。
3.学习第四节。
(1)齐读第四节。问:这小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与哪一节相呼应?
(2)师:第四小节是总结全文,讲生活不仅无限广阔,而且十分美好。同第一节呼应。
这首诗在写法上的结构是怎样安排呢?
第一节:总起——引出“生活是多么广阔“
第二节:分述——拓展“生活”边界
生活是多么广阔 第三节:升华——“广阔”蕴含于“平凡”之中
第四节:总结——有……就有……
师总结:这首诗通过描写“生活是多么广阔”抒发了诗人对生活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3)孩子们,你们学了这首诗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呢?
(4)请大家一起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配乐)
(四)扩展(3分)
1.课外延伸:请孩子们也来学写诗,把自己生活中发现的事物也用诗的形式写出来,写好后在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2、孩子们,时间过得真快呀,我们刚见面,又要分别了,刘老师想一首诗送给你们,作为我们这次的见面礼:
我为晏阳三小的孩子们歌唱
我为孩子们歌唱。
我歌唱早晨,
我歌唱希望,
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
我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
我的歌呵,
你飞吧,
飞到孩子们的心中,
去找你停留的地方。
板书设计
1 阅读段段通 结构图示
第一节:总起——引出“生活是多么广阔“
第二节:分述——拓展“生活”边界
生活是多么广阔 第三节:升华——“广阔”蕴含于“平凡”之中
第四节:总结——有……就有……
2、板书:
参加歌泳队 演戏
建设铁路 做飞行师
生活丰富多彩 坐在实验室里 写诗
生活多么广阔 滑雪 驾船
探险 搜集植物
露宿…………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篇3
课文要熟读,课文更要理解。人教版第八册《尊严》是新增课文。课文的题目耐人寻味,镇长的择婿令人费解,事情的发展出人意料。解决了这三个疑团,这篇课文你就领会了。
?尊严》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新增课文。写的是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
课文的题目耐人寻味,镇长的择婿令人费解,事情的发展出人意料。带着这三个疑团我们从三个方面阅读、寻思、探究。
一、读课文,感悟“尊严”的内涵
年轻的哈默是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难民。但是,他三拒镇长杰克逊大叔的馈赠:一拒食物,“仰起头”问,有什么活儿需要做;二拒食物,听说没有什么活儿需要做,“目光顿时灰暗”“喉结上下动了动”,但仍然义无反顾地坚持“不能不劳动就得到食物”;三拒食物,尽管饥肠辘辘,精疲力尽,还是支撑着站起来说:“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
话语铿锵,掷地有声;铁骨铮铮,志不能移。哈默之所以不同凡响,就在于他不像那些逃难的人“连一句感谢的话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他坚持要靠自己的劳动来换取报酬,而且要先干活,再取酬。他在最困难的时候没有忘记做人的道理,恪守自食其力的信条,维护自己人格的尊严。尊严无价,读来令人肃然起敬。
二、读课文,理解尊严的意义
镇长择婿绝不是一时感情冲动。当时在难民群中,他就“十分赞赏地望着”这个年轻人,“注视着”这个年轻人。显然,年轻人的伟大的人格力量折服了镇长,镇长当机立断把哈默留在自己的庄园里。课文插图中镇长、哈默的形象栩栩如生,镇长的善良慈祥,哈默的自尊自重令人难忘。镇长慧眼识人才,哈默两年的实践考验更印证了镇长的胆识。于是,择婿就在情理之中。
镇长对女儿说的话富有生活哲理,于贫穷处见财富,在困境中想前景,镇长认准了哈默的自尊、自重——这把开启财富大门的金钥匙,相信哈默会有锦绣前程。尊严无价,镇长的胆识令人佩服。
三、读课文,探究尊严的价值
事情的发展不出镇长所料,二十多年的艰苦奋斗,哈默终于成为家财万贯、举世闻名的石油大王。尊严无价,它是财富之源、做人之本。
自尊、自重、自敬、自爱,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青少年们,让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开创未来!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篇4
?剪枝的学问》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剪枝是为了得到更多的桃子。懂得“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录音,小黑板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谈话,谁看过别人培养花草树木?
2、他们是不是经常拿把剪刀给小树修修剪剪?
3、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4、揭示课题29剪枝的学问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的,不理解的生字。
(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剪枝远近闻名疯长挥舞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疯长远近闻名挥舞养分吸收营养
(2)指名读一读
(3)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领会部分词语的意思。
(4)指导书写生字:嚓疯靠注意间架结构难写的生字。
3、自由轻声读课文。
4、指名读课文,相机指点。
三、学习课文
1、学习第5节,出示“减少是为了增加,还真是这么个道理。”
“我”认为什么里面还真有道理?
“减少”是为了“增加”是从哪个事情中得知的?
齐读第5节
2、学习1、2节
(1)“我”是不是一开始就这样认为?
(2)什么原因使我不解?
(3)自由读一读1、2节
(4)读了射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王大伯是种桃能手,从哪里可以看出?
王大伯剪得多,从哪里可以看出?
剪掉这么多的枝条,我非常不理解,我是怎样问王大伯的?这两句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我的不解之情?指导朗读。
(5)指导朗读1、2两节。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读熟课文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导读
(2)从王大伯的说明中可以看出:他剪掉的是什么枝条?为什么剪掉它?他留下的是什么枝条?对留下的枝条是怎样做的?怎样想的?
(3)王大伯对不能结桃子的枝条“咔嚓咔嚓”地剪去,对能结桃子的枝条“抚摸”,“充满信心的说”,这是为什么?
(4)我听了王大伯的解释,有什么表现?
(5)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2、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一读
(2)春天到了桃花开得怎样?从哪里可以看出?
(3)指导朗读这几句。
(4)在桃园里和小伙伴们嬉戏的我盼望什么?
(5)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
3、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名读
(2)王大伯桃园里结的桃子有什么特点?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
(3)为什么我看到又多又大的桃子会又惊又喜,惊的是什么?喜的又是什么?
(4)那么剪枝的学问到底是什么?读最后一句。
(5)看看下面的事件中是不是也隐含这样的道理?
兵不在多,而在精。
妈妈常劝我考试要丢下思想包袱,才能考好。
学习贵在持之以恒,不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
小结:看来“减少”是为了“增加”。这里面还真有学问,要不然它怎么会运用到各个方面呢?所以,我们平常做事也要注意这个道理。
(6)齐读这一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朗读全文,说说剪枝的学问是什么?
2、小结:“剪枝的学问”告诉我们生活就是一本教科书,到处有学问,只要我们平时注意观察,善于思考,就能在生活中找到规律,更好地生活。
四、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篇5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设计
1 观 潮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上下文理解“若隐若现、齐头并进、漫天卷地”等重点词语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四自然段;初步学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3、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感觉自然之壮美。
?教学重、难点】
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感觉自然之壮美。
?教学时数】2课时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反映钱塘扛大潮的文章和图片。
2、课件。(图文并茂、声乐结合)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奔“潮”,整体感知
1、释题知“观潮”。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这儿的“潮”,就是指钱塘江大潮。“观 潮”,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吧?
2、人文理“观潮”。
a、导人。是啊,钱塘江大潮是我国的一大自然景观,一个旅游胜地。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者一同走近它,触摸它、观赏它、感觉它!
b.读文。请大家快速地读通课文,读准字音。找到文中的一句话,是具体告诉“我们观潮”的时间、地点、事情的这么一个句子。(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
句子: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现潮最好的地方。
◆这里的“这一天”和“这里”分别指的是什么?你能联系上下文改一改,自己试着说一说吗?(农历八月十八,海宁市的盐官镇)
◆“据说”怎么讲?自古以来堪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今天“我们”这些人亲眼目睹了,究竟是否与“据说”的一致呢?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课文,想一想问题。
二、品味“奇”,感觉奇观
你认为“天下奇观”奇在哪里呢?
1、边默读课文边用“ ”划出最能感受到大潮的“奇特”的语句。读一读,说一说体会。(小组交流、汇报)
2、重点品读“潮来时”的“奇”:壮观、奇特。
a、点拨:句l:“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句2:“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
◆感悟形象:此时此刻,你心中最想说的话是什么?眼看潮水来了,带给你的感受又是什么呢?
◆适时引导学生联系“闷雷滚动、一条白线”的情景谈感悟。(奇:声音、形4k)
b.精读第4自然段,立体赏“奇观”。
◆范读,朗读感受:这时,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提高学生咬文嚼字品评“奇”。
潮水的长。你懂“横贯”的意思吗?用自己的话告诉大家,好吗?
潮头的高。想象一下“白浪形成白色城墙”这样的场面。
潮水的气势猛、声音响。“齐头并进、浩浩荡荡”,你能想象得出那是一种怎样的场面吗?再加上“山崩地裂”的声音,那时的潮水又该是一种怎样的气势呢?
◆这三句话能调换顺序吗?为什么?(由远及近,点拨“移”字的精妙)
◆欣赏课件:同学们都谈得挺不错的,那么钱塘江大潮真正到来的这一刻是不是与大家刚才想的一样呢?那就请大家一起凝神观赏这惊心动魄、壮丽奇特的一刻吧!+品读回味:欣赏了潮水来临之际的壮观,令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的遣词造句之功夫,我想大家会读得更好了,是吗?
◆对话追问:如果你站在大潮面前,你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启发学生与课文、作者、大自然对话)
◆美读升华:你能把自己对钱塘扛大潮的理解和感悟读出来吗?
◆配乐朗读:“潮来时”的三、四自然段。(语速由缓到急,语调由平静到高昂,顿挫有力)更奇的还在后头!请往下读。
3、自主品读“潮去后”的“奇”。
a.读了之后,你觉得更“奇”的体现在哪些情景里,哪个词语里?
b.适时点拨感悟:“漫天卷地、风号浪吼”等词义及其景象。
c“恢复”一词能去掉吗?为什么?(引发学生联系前文)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