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方式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和实施,教案的编写需要考虑教学评价的方式和标准,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展,下面是吾爱文书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三年级下册教案推荐5篇,感谢您的参阅。
三年级下册教案篇1
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学会发表自己的看法。
2、认真观察图画,结合已有的知识,说说对不良现象的看法,并发出合理的倡议。
3、在练说的基础上,把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写下来。
教学重点:
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把它写下来。
教学难点:
努力使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有理有据有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课前准备:
配套光盘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师生谈话,引出话题
1、(cai:青蛙捉害虫的'情景。)师:谁能用一两句话说说谁在干什么?看谁说的准确、可爱。
2、学生根据课件内容说话。
二情境启思,例文引路
1、让学生观察图画(几个小朋友在捉蜻蜓,蜻蜓在他们的网兜里扑扇着翅膀挣扎着)师:同学们,快看,灾难忽然就降临在正在忙碌的小蜻蜓身上了,瞧,那只被捉住的小蜻蜓怎样了?
2、引导学生想象:蜻蜓会说什么?
提供提示语:蜻蜓有的绝望地说:
有的愤怒地说:
有的不解地说:
有的痛苦地说:
3、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们有什么想法呢?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1)说给小组里的同伴听。
(2)指名发表看法。
4、读例文,再交流。
(1)学生自由读。
(2)指明朗读。
(3)师生交流:夏志成同学发表了怎样的看法,有什么值得借鉴之处?还想在他的基础上补充或修改什么?(引导学生辨证地读例文。)共6页,当前第4页123456
三看图,指导表达自己的看法。
1、cai:一个老头叫卖青蛙。
2、请学生就这幅图谈谈自己的看法。
(1)给学生时间,让他们构思,形成观点。
(2)学生畅所欲言,发表个人的看法。(或谴责或倡议)
3、将话题拓展:除了例文和图上的这两件事,在我们身边,你还想对什么现象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呢?(学生交流、评议:是否说清了观点,是否有凭有据,能不能被大家认同。)
4、师:如果把刚才你们谈的看法整理一下,写出来,就是一篇你的小评论文章了。大家快试试吧,争取让你的看法被大家接受,为社会新风做一份努力。
5、学生再次整理思路,准备成文。
第二课时
一学生完成初稿,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二指名读自己的习作,集体评议:
1、观点是否鲜明、正确。
2、把自己的见解说清楚没有,有没有凭据。
3、有没有独到的见解。
三学生根据评议修改自己的初稿。
1、好朋友之间互改。
2、自己修改。
第三课时
一、教师评讲习作初稿,结合学生习作提出共性问题。
二、学生自己修改习作,定稿。
三、誊写习作。
三年级下册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能积极参与听赏活动,能感受到《杜鹃圆舞曲》的不同情绪,并能用不同标志区分不同乐段。
2、能学会演唱歌曲《春来了》。
3、学会演唱《顽皮的小杜鹃》。
课时安排:3节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顽皮的小杜鹃》。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在“寻找春天、歌唱春天”的环节中,激发学生欢快、愉悦的情感,并大胆参与表现。
教学难点:用欢快、愉悦的情感演唱《顽皮的小杜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小杜鹃给我们带来了好消息,春天来了!让我们一起去听一听吧!
二、学唱新歌
1、听:范唱《顽皮的小杜鹃》
2、学习歌词读完后正音
3、学习顿音符号和唱法:咕咕咕咕
4、教唱歌词
三、巩固练习
1、分男女声比赛
2、小组比赛
3全班演唱
四、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听赏《杜鹃圆舞曲》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在“寻找春天、歌唱春天”的环节中,感受3/4拍子的特点。激发学生欢快、愉悦的情感,并大胆参与表现。
教学难点:
1、感受圆舞曲的特点。
2、用欢快、愉悦的情感演唱《顽皮的小杜鹃》。
教学过程:
“寻找春天”——听赏《杜鹃圆舞曲》
1、导入
(1)律动:学生伴随着《春天在哪里》的'旋律高兴地走进教室。
(2)师:小朋友,春天在翠绿的山林里,春天在我们的眼睛里,春天也在我们的耳朵里,你们听……
2、听赏《杜鹃圆舞曲》第一段音乐主题
听一听:(1)聆听第一段音乐主题。
(2)提问:小朋友,你们在音乐里听到了什么?
说一说:(1)启发学生:“大家在音乐里听到了什么情景?”
(2)说一说小杜鹃唱歌的情景。
学一学:用不同的节奏学一学小杜鹃不同的叫声。
唱一唱:用小杜鹃“布谷”的叫声摸唱第一段音乐主题。
3、听赏《杜鹃圆舞曲》第二段音乐主题
听一听:(1)聆听第二段音乐主题
(2)提问:小朋友,你们在音乐中听出小杜鹃在做什么?
(3)听音乐想象。
说一说:(1)启发学生:“从音乐中想象到了什么情景?”
(2)鼓励学生把想象到的情景说出来。
跳一跳:随着音乐,学生把自己想象的情景,用各种不同的动作表现出来。
讲一讲:(1)介绍圆舞曲的特点。(3/4拍,圆舞曲)
(2)学小杜鹃跳圆舞曲。(两个人手拉手跳,全班围成圈)
4、完整听赏《杜鹃圆舞曲》
(1)聆听《杜鹃圆舞曲》,用摆图形谱的方法来辨别两段音乐主题,并摆出结构图:a。听到第一段音乐主题摆出图形(三角形)b。听到第二段音乐主题摆出图形(长方形)c。听到第三段音乐主题摆出图形(三角形)
(2)再次聆听《杜鹃圆舞曲》,在表示两段相同音乐主题的图形上填颜色,并说出理由。(3)再次聆听《杜鹃圆舞曲》,并随音乐进行表演。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听赏《杜鹃圆舞曲》及学唱歌曲《春来了》。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在“寻找春天、歌唱春天”的环节中,感受3/4拍子的特点。激发学生欢快、愉悦的情感,并大胆参与表现。
教学难点:
1、感受圆舞曲的特点。
2、用欢快、愉悦的情感演唱《春来了》。
教学用具:挂图、卡片、彩笔等。
教学过程:
1、复习
全班演唱《顽皮的小杜鹃》
2、听:听赏《春来了》
3、说:
(1)想象春天的情景。
(2)看到春天有什么感想?
(3)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4、唱:
(1)摸唱音名(用laluha……模唱歌曲旋律)。要求:用轻快、活泼的声音随旋律模唱。
(2)唱歌词(
(3)演唱《春来了》
三年级下册教案篇3
一 元、角、分与小数
一、教学目标
1、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2、经历比较商品单价高低贵。。。。。。。的过程,学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
3、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一位小数的加减计算。
4、会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与同伴交流,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我们认识了万以内的数,会计算三位数加、减法以及学习了元、角、分等常用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充分利用了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创设了较为丰富的、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情境,并以元、角、分等常用计量单位的知识作为学习小数的形象支撑,让我们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小数的含义,比较小数的大小,在探究中学习小数的加、减法。学习这部分内容既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又能为今后系统的学习小数打下初步的基础。
三、教学建议
1、教学时紧密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首先,读懂商品标价牌是购物必需的知识技能。会用元、角、分说明用小数表示的商品价格,是理解小数意义的一个标志。认、读、写小数的学习过程,都是以学生已有的“元、角、分”的经验为背景,并在具体情境中进行的。
2、给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与合理性。“货比三家”要放手让学生想办法独立去解决“去哪个文具店买铅笔盒便宜”的问题,并进行交流,与同伴分享各自不同的策略;切忌包办代替,把某一种策略归纳为知识点灌输给学生,禁锢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性;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独特的见解或质疑。
3、要把解决问题的过程与学习加减法计算结合起来。学生第一次学习小数加法是结合“买书”的情境,务必要在讨论小数加法的多种算法的过程中,揭示这些不同算法的共性,即相同单位(数位)的数才能相加。这也是理解小数相加时,小数点要对齐的根据。只要理解了这一点,就为学生打通了把整数加减法的经验向小数加减法迁移的大道。
4、整个单元的教学要逐步扩大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买书”一课,在教师的指导下,侧重理解了小数加法的算理和算法后,应该把小数减法的问题交给学生独立去解决。
三年级下册教案篇4
教学要求:
1、弄清飞机夜里安全飞行与蝙蝠飞行的联系。
2、练习给课文分段。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终于”“清楚”造句。
4、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弄清飞机夜晚安全飞行和蝙蝠飞行之间有什么联系。
教具准备:
自制软件、鹏博士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蝙蝠是什么?你见过吗?你见过雷达吗?简介蝙蝠、雷达。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二、按要求读课文。
1、提出要求:
认真阅读课文,边读边想,看看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蝙蝠飞行的,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蝙蝠与雷达之间的联系的,分别做上记号。
2、学生按要求默读课文,教师巡视。
三、根据提出的要求进行讨论。
(一)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蝙蝠飞行的?(三、四、五、六)
1、蝙蝠飞行有什么特点?课文有哪几个句子最能说明蝙蝠飞行的这个特点?
2、科学家为了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做了几次试验?每次试验是怎么做的?
3、这三次试验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4、这三次试验证明了什么?把句子找出来读一读。三次试验为什么能证明这一点?
5、蝙蝠是怎样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把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二)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蝙蝠和雷达之间的联系的?(二、七)
1、指名读第七自然段。
2、为什么说给飞机装上雷达是“摹仿蝙蝠探路的办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三)如果把课文分成三段,应该怎么分?为什么这样分?
第二课时
一、练习朗读全文。
二、联系全文,说说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雷达的'。
先根据自己的体会理解说,再引导学生按课文的叙述顺序,有条理地完整地说一说。
我们要学习科学家这种善于发现问题、善于研究问题、善于从事物中受到启示为人类造福的科学精神。
三、练习造句。
1、出示课后思考练习第4题。
2、读读句子。
3、口头练习用“终于”“清楚”造句。
4、书面造句。
四、抄写读读写写中的词语3遍。
三年级下册教案篇5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学习掌握播种技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适宜的实验,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根据研究植物生长变化的需要,确定观察、记录的内容和方法;根据对种子萌发状况的预测,确定本阶段观察的重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用事实阐述观点的意识,即科学的实证思想;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播种的方法
【教学难点】:
长时间坚持管理、观察和记录凤仙花生长变化情况。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小铲、花盆、泥土、凤仙花种子、透明塑料杯、吸水纸等。
【教学过程】:
一、学习播种方法
1、师:“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的.好季节。今天,我们来种植凤仙花。怎样种植凤仙花呢?
2、师:请大家看p4页中的“播种方法”。
3、生:阅读p4页中的“播种方法”。
4、师:指一名学生说说播种的方法。
5、师:播种凤仙花的方法是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二、关注种子变化
1、师:播种了凤仙花以后做什么?
2、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3、师:播种了凤仙花以后,我们要关注凤仙花种子的变化。请大家阅读p5页顺数1~10行内容。
4、生:阅读p5页顺数1~10行内容。
5、师:注意观察透明玻璃杯中的种子生长变化情况;注意观察花盆中的凤仙花生长变化情况。
三、记录生长日记
1、师: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研究的观察活动,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等工作。要随时观察记录凤仙花的生长变化情况。每周要测量一次凤仙花的植株高度、观察凤仙花叶的形状和数量。
2、师:把你测量和观察的数据填写在p5页中表格中。
3、师:期末,每个学生要写一篇“凤仙花生长变化的日记”。
四、实地指导播种
1、师:实地指导学生在花盆里种植凤仙花;在玻璃杯里种植凤仙花。
2、师:督促学生养成长时间坚持管理、观察和记录的好习惯。期末,对长时间坚持管理、观察和记录做得好的学生进行奖励。
【作业布置】
家庭作业:在自己家的阳台上,种植凤仙花。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