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准备使得教师在课堂上能够精确把握教学进度,避免知识点讲解的遗漏,大家都知道,教案是教师教学的蓝图,指导着课堂活动的进行,下面是吾爱文书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小数除以小数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数除以小数教案篇1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28页例4及“做一做”、 第29页例5及“做一做”,练习七第1~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可以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的算理,归纳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运用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探究一个数除以小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转化和归纳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及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从中获得积极的价值体验。
教学重点:
利用商不变性质,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
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时,正确地移动被除数的小数点。
教学准备:
将本课教学内容制成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铺垫新知
(一)故事激趣 (回顾商不变性质)
1.小故事:猴王分桃。(ppt课件演示)
花果山上桃子丰收了,猴王要给大家分桃子。他对一只小猴说:“给你6个桃,平均分给3只小猴吧!”小猴嘟囔着:“那么点!”猴王听了又说:“那就给你60个桃,平均分给30只小猴!”小猴说:“真小气!”猴王把手一挥:“好,给你600个桃,平均分给300只小猴,你满意了吧!”小猴子听了,高高兴兴地领桃子、分桃子去了。分完桃子,小猴又纳闷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2.提问:你们知道小猴为什么又纳闷了吗?
(二)铺垫新知(运用商不变性质填空)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ppt课件演示)
(1)7.53÷0.3=( )÷3;
(2)300.3÷1.43=( )÷143。
2.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三)引入新课
1.教师谈话:我们在前面学习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数除法,学习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教师由复习题引出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
2.板书课题:一个数除以小数。
?设计意图】故事激趣,既帮助学生回顾了商不变的性质,又为学生理解一个数除以小数的算理做足准备,为学好本节课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填空练习,既复习、巩固了商不变性质的应用,又从中引出了新课的学习内容,同时也为本节课教学难点的突破做了一定的铺垫。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一)教学新知,探究算法
1.出示例4情境图。(ppt课件演示)
提问:图中奶奶在干什么?
2.简单介绍“中国结”。
中国结的起源可追溯到上古时代,是我们祖先高度智慧的结晶,有着很长时间的历史文化积淀,它不仅具有造型、色彩之美,而且体现了我国古代的文化信仰及浓郁的民族色彩,体现着人们追求真、善、美的良好愿望。
3.将例4补充完整,明确条件和问题。
(1)教师补充条件:大家知道编一个这样的中国结要多少丝绳吗?(0.85 m)
(2)用ppt课件补充其他条件和要求的问题。
?设计意图】《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例4是以学生熟悉的编“中国结”为背景的实际问题,本环节从问题背景出发,再现编“中国结”的实际情境,介绍“中国结”的文化内涵,逐步引出具体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倍感熟悉和亲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仅拓展了教学资源,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更是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和兴趣,促使学生进入积极探索知识的最佳状态。
4.明确解答方法。
(1)学生独立列式:这个问题应该怎样列式解答?(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或ppt课件演示:7.65÷0.85。)
(2)分析数量关系:为什么用“7.65÷0.85”?(丝绳的总长度÷每个中国结的长度=中国结的个数)
5.探究计算方法。
(1)明确问题:这里除数是“0.85”,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2)教师引导: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会计算除数是整数的除法,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可以怎样想办法计算呢?(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ppt课件演示。)
(3)教师评价:对!我们已经会计算除数是整数的除法,那就可以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在数学里,“转化”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想和方法,在探索新知识时,我们常常将没有学过的知识(未知)转化为已经学过的知识(已知)来解决。(ppt课件演示)
(4)学生独立思考,尝试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转化的方法,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5)组织学生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转化方法。(教师巡视,参与小组交流。)
6.组织学生集体交流、讨论和评价尝试转化的方法。
(1)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转化的?
(2)在这些不同的转化方法中,你认为哪种方法比较好?(商不变性质)
(3)利用商不变性质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时,要注意什么?(要注意除数扩大到原来的几倍,被除数也要扩大到原来的几倍。)
?设计意图】这里有两个意图,一是结合编“中国结”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二是结合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引导学生体会将未知转化为已知的数学思想。这两个意图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在探索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时,先引导学生明确转化的方向,即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再放手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不同的转化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更是积累了学习数学的活动经验。
7.讨论竖式的书写形式。
(1)提出问题:在转化时要注意除数扩大到原来的几倍,被除数也要扩大到原来的几倍,也就是说除数和被除数要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这一转化过程如何在除法竖式中体现呢?(ppt课件演示)
(2)教师在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中逐步演板(或ppt课件演示)竖式计算过程。
?设计意图】为了保证竖式计算的完整性和书写过程的示范性,教师在这里采用“讲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通过引导、设疑、思考、交流等,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转化的方法(“一看、二移”),以及在竖式中的规范书写形式。
(二)尝试练习,总结算法
1.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前3道小题是第28页的“做一做”,第4小题是第29页的例5;ppt课件演示。)
(1)说出上面各题的除数和被除数需要同时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看哪个数来确定?
(2)怎样移动小数点?(重点讨论例5,即第4小题。)
(3)计算上面各题。(重点讨论例5,即第4小题。)
(4)想一想,怎样验算上面各题?
2.总结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
(1)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逐步归纳,加以完善,并提炼成“一看、二移、三计算”。(用ppt课件完善计算法则。)
?设计意图】将例5的教学融入“做一做”的尝试练习之中,让学生在尝试练习中遇到小数除法的各种情况,通过迁移解决被除数位数不够的问题,通过充分练习积累小数除法的计算经验。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归纳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然后再在教师的引导下加以完善和提炼,促进学生小数除法计算技能的形成,同时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三、运用新知,巩固算法
(一)基本训练
1.练习七第1题。(转化练习)
2.第29页“做一做”第1题。(基本计算)
3.第29页“做一做”第2题。(判断练习)
(1)学生独立判断,并改正。
(2)同桌相互交流。
(3)汇报、小结。
(二)拓展应用
1.练习七第4题。(巩固小数除法计算,体会商的变化规律。)
2.练习七第5题。(小数除法的实际应用。)
(1)根据题目中所给的条件,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谁能把条件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3)学生独立解答,交流订正。
?设计意图】在巩固中先进行转化练习、基本计算、判断练习等基本训练,在基本计算中包括“位数够”(包括两类:位数相同、位数不同)、“位数不够需添0再除”、“整数部分不够商1”、“商中间有0”、“商末尾有0”等不同情形,以利于学生全面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注意了反馈中的交流、展示与评价。再进行拓展应用,结合小数除法计算,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商的变化规律,发展数学思维。在小数除法的实际应用中,重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哪些地方你已经能够熟练掌握了?哪些地方容易出错,需要引起重视?
五、作业练习
(一)课堂作业
1.练习七第2题(第一行)。
2.练习七第3题。
(二)课外作业
1.练习七第2题(第二行)。
2.练习七第6题。
小数除以小数教案篇2
教学目标:
巩固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
位数不够时,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教具学具:
小黑板、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练习
(1)先处理小数点,再口算:
0.01÷0.13.6÷0.3624÷0.24
0.28÷0.456÷0.89.6÷0.32
1÷0.050.16÷0.020.108÷0.001
(2)笔算:(三生板演,其余自练)
1.0192÷0.281÷0.160.4÷1.25
板演的学生讲述计算的过程。
二、新课练习
1、视算,课本P22的第5题
2、错题医院
0.372÷2.42÷1.25
15.50.016
2.40.3721.252.00
24125
132750
120750
1
3、做课本第21页第6题
第一组算式可以让学生根据第一小题直接填得数,右边一组算式在学生算完后,观察除数的小数点移动引起除数大小变化后,看看商有什么变化?
4、课堂作业
完成P22第8~10题
1、第8题一半及第10题作为堂作
2、第8题一半及第9题可作为家作,有时间第9题在课内完成
小数除以小数教案篇3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8×01250.9×0.9
0.35×30.4×0.57×06
5.5÷58.4÷43.6÷3
2、引入新课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小数除以整数的除法式题。
二、学习新课
1、引入提问:“广场上每天早晨有许多人在干什么?”(晨练
“王朋和爷爷也在坚持晨练。
2、出示例2:王朋计划每周跑5.6千米,他每天应跑多少千米?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分析题意,列竖式笔算:5.6÷7
0.8
——
7)5.6
56
——
(3)、观察:被除数和除数有什么特点?
(4)、想一想:在整数除法中,除到哪一位不够商1时是怎么处理的?
(5)、学习笔算方法
(6)、同桌互相说计算过程
(7)、小结:当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时,不够商1该怎么办?要注意什么问题?(商的小数点位置与被除数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后回答。
“因为在除法算式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也就是说,被除数和商的相
同数位要对齐,只有把小数点对齐了,相同数位才对齐了,所以商的小数点要对着被除数的小数点”
3、练习:
6.23÷70.54÷614.21÷71.56÷12
4、学习例3:
王朋和爷爷每天坚持晨练,爷爷每天用12分钟跑1.8千米,王朋每天跑5分钟,爷爷的慢跑速度是多少千米?
(1)读题,理解题意。
(2)、分析列式。
(3)、尝试练习(列竖式笔算)
(4)、指名板演,全班齐练。
(5)、集体订正
(6)、明确:如果除到被除数末尾仍有余数,在余数后面添0继续除,
(7)、思考:看看百分位上还有余数吗?
讲解:当小数除法除到最后没有余数了就叫除尽。
5、练习:
7.56÷86.3÷1472÷15
质疑:在什么情况下小数除法中商的最高位上商0?
讨论总结。
三、巩固练习;
1、下面各题中的.商哪些是小于1的?
4.03÷536.4÷270.84÷26
2、解决问题。
(1)6个苹果1.26千克,平均每个苹果多少千克?
(2)小红买了6个苹果共用3.12元钱,平均每个苹果多少元钱?
四、课堂总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教材19页4、5、6题。
小数除以小数教案篇4
设计说明
1、故事激趣,引入新课。
将数学知识融入故事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既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能引发学生的思考。教学伊始,借助猴子分桃子的故事,引出数学问题“商不变的性质”,为学生学习“一个数除以小数”做好铺垫,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位学生都能投入到学习之中。
2、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探究新知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联系旧知、不断尝试等不同的数学活动获取新知,将“转化”这一数学思想渗透于教学之中,使学生在算法多样化中细细体会这一数学思想,并从中找到适用的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中国结”的信息
教学过程
⊙故事激趣,引入新课
1、听故事,探原因。
花果山上,桃子丰收了。猴王要给大家分桃子。他对一只小猴子说:“给你6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猴子。”小猴子嘟囔:“那么点!”大王听了说:“那给你60个桃子平均分给30只猴子。”小猴子说:“小气!”大王把手一挥说:“给你600个桃子,平均分给300只猴子,你满意了吧。”小猴子听了,高高兴兴的.领桃子去了。分完桃子,小猴子纳闷了,怎么回事呢?
(学生交流,借助商不变的性质解释小猴子纳闷的原因)
2、创情境,引新课。
“中国结”是中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织装饰品,渗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纯粹的文化精髓,含有丰富的文化底蕴。
李奶奶是编“中国结”的高手,看,她又忙起来了。(课件出示情境图)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根据题意的要求列出算式吗?(板书算式:7.65÷0.85=)
这道除法算式和以前学习的除法算式相比,有什么不同?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故事激趣,引出商不变的性质,为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奠定知识基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然引入新课内容。
⊙探究新知
1、教学例4。
(1)尝试探究7.65÷0.85的计算方法。
在这道除法算式中,除数是小数,应该怎样计算?请大家动动脑筋,想想办法。
学生在练习本上试做,交流。(选取不同的做法板演)
方法一先把米化成厘米,再计算。
7、65m=765cm0.85m=85cm765÷85=9
方法二根据刚学过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先把这道题看作7.65÷85来计算,根据商的变化规律,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商就要缩小到原来的,这样可以算出7.65÷0.85的商。
方法三利用商不变的性质,用竖式计算。把0.85扩大到它的100倍转化成整数85,为了使商不变,7.65也扩大到它的100倍转化成整数765。
小数除以小数教案篇5
教学目标
(一)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算理,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
(二)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及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辩证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把除数转化成整数、除数扩大了多少倍,被除数也应扩大多少倍。当被除数的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去掉下面各数中的小数点,变成了什么数?各扩大了多少倍?
3。7,0。42,0。001,20。03。
2.把下面的数分别扩大10倍、100倍、1000倍是多少?
1。342,15,0。5,2。07。
3.填写下表。
根据上表,说说被除数、除数和商之间有什么变化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填空,并说明理由。
(1)5628÷67=84;
(2)56280÷670=( );
(3)562800÷( )=84;
(4)562。8÷6。7=( )。
(重点、强调(4)的理由。(4)式与(1)式比较,被除数、除数都缩小了10倍,所以商不变,还是84,即562。8÷6。7=5628÷67=84。)
(二)学习新课
1.学习例4:
做一条短裤要用布0。67米,56。28米布可以做多少条短裤?
(1)学生审题列式:56。28÷0。67。
(2)揭示课题:
这个算式与我们以前学习的除法有什么不同?(除数由整数变成了小数。)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个数除以小数”。(板书课题:一个数除以小数。)
(3)探究算理。
①思考: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现在除数是小数该怎样计算呢?
(把除数转化成整数。)
怎样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呢?
②学生试做:
用投影打出学生做的结果,并由学生讲解:
解法1:把单位名称“米”转换成厘米来计算。
56。28米÷0。67米=5628厘米÷67厘米=84(条)。
解法2:
答:可以做84条短裤。
讲算理:(为什么把被除数、除数分别扩大100倍?)
把除数0。67转化成整数67,扩大了100倍。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要使商不变,被除数56。28也应扩大100倍是5628。
小结:这道题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把除数转化成整数?
(①改写单位名称;②利用商不变的性质。)
(4)练习:p20“做一做”第1题。
思考:你用哪种方法转化?为什么?
同桌互相说说转化的方法及道理。独立计算后,订正。
强调: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多少倍,由哪个数的小数位数决定?
(由除数的小数位数决定。因为我们只要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就成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如0。756÷0。18=75。6÷18。)
2.学习例5:
计算:10。44÷0。725。
(1)要把除数0。725变成整数,怎样转化?(把除数0。725扩大1000倍转化成725。要使商不变,被除数也应扩大1000倍。)
(2)被除数10。44扩大1000倍是多少?(10。44扩大1000倍是10440,小数部分位数不够在末尾补“0”。)
(3)学生试做:
(3)比较例4与例5有什么不同?(被除数在移动小数点时,位数不够在末尾用“0”补足。)
(4)练习:课本p20“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
3.总结:
思考: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应怎样计算?
讨论得出(填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是: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 )的小数点,使它变成( );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 )移动( )(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 )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 )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看书p20,划出重点词语。
(三)巩固反馈
1.把下面各题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p21:1。
2.根据10。44÷0。725=14。4,填空:
(1)104。4÷7。25=( );
(2)1044÷( )=14。4;
(3)( )÷0。0725=14。4;
(4)10。44÷7。25=( );
(5)1.044÷0。725=( );
(6)1。044÷7。25=( )。
3.改错:p21:3。
4.口算:
1。2÷0。3= 0。24÷0。08= 0。15÷0。01=
2。8÷4= 2。6÷0。2= 4。6÷4。6=
3。8÷0。19= 2。5÷0。05=
5.课后作业:课本p21:2,4。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关键在于把除数转化成整数,这就需要用到商不变的性质及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因此在复习中设计了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填空,渗透了“转化”的意识,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
新授课围绕转化过程,精心安排,设计提问,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异同,发现联系,促进迁移,实现转化,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概括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练习的设计突出了小数点移动的方法,使学生集中精力解决主要矛盾。为了强化算理,加强口算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填空练习,简化纯粹的计算,突出了技能的训练。
板书设计(略)
小数除以小数教案篇6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出示例题:小朋友去买饮料,一瓶饮料要5.8元,现在有23.2元,能买几瓶?怎样列式?学生:23.2÷3.4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尝试探究
学生试算,小组交流。(学生出现了几种列式计算方法,有的对,有的错了。)
交流讨论:四人小组讨论:你认为这几种方法对吗?(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师生归纳出:先把除数扩大成整数,再根据整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1.再次尝试:26.88÷0.96
2.校对交流: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既可以把被除数和除数都转化成整数,也可以中把除数转化成整数,这两种方法都是正确的。
3.感受发现:先把除数扩大成整数,再根据整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方便多了。
4.归纳小结
三.练习巩固,实践运用
1.判断:0.81÷0.9=81÷9
6.6÷0.2=6÷2
2.列式算一算:7.56÷1.2和3.216÷0.16
3.实践运用
学校要修建数学活动室,现有三家承包商参加招标,情况如下:在建造时间不超过6天的前提下,请你算一算,哪家承包商每平方米造价最便宜?(1)你会先考虑什么?再考虑什么?(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3)代表汇报。
承包商
活动室设计面积(平方米)
平均每天建造面积(平方米
总造价(元)
甲
14.4
3.6
374.4
乙
15.6
2.6
413.4
丙
19.6
2.8
446.88
四、作业布置
1.基本练习
2.挑战题:五年级二班的一次考试的平均成绩是86.4分,经复查发现李明的67分误作为76分计算,经重新计算,该班的平均分数是86.58分,这个班有()人
我认为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数学,获得成功的体验,取得预设的教学目标,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