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文书网 >工作计划

语文a版六年级上册教案推荐6篇

教案的适切性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工具来增强,教学目标是教案的基石,它们明确了教师希望学生在课程结束时达到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吾爱文书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语文a版六年级上册教案推荐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语文a版六年级上册教案推荐6篇

语文a版六年级上册教案篇1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照画面了解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融合到一起的写作方法。

2、读读记记文中出现的新词语。感受名画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

学习重点:

对照画面了解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融合到一起的写作方法。

学习时间: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在世界著名的艺术殿堂卢浮宫中珍藏着三件宝,其中一件就是《蒙娜丽莎》,它是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的代表作。几百年来,这幅画一直让人们百看不厌,蒙娜丽莎的微笑也成了世界上最神秘的微笑!你们想去看看吗?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探访蒙娜丽莎!

2、(出示)课题:蒙娜丽莎之约

来,请大家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预设:之约,仿佛是在跟朋友约会,感觉好浪漫;作者没有把它当成一幅画,而是当成一个人,可以看出作者对这幅画的喜爱。)

二、初读课文,感受名画。

1、这是一篇课内阅读课文,我们首先要把课文读通顺,读准确。课文中一些词语和生字容易出错,请大家看课件。课件出示:

有朝一日 赴约 交涉 脸颊 颈项微抿的双唇微挑的嘴角

矜持悄然流露转瞬即逝 蜿蜒隐去璀璨的明珠难以捉摸

2、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写了作者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参观世界名画《蒙娜丽莎》,并对这幅画的艺术魅力进行了赞赏。)

三、欣赏名画,感受魅力。

1、默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具体介绍了这幅名画?

(找到5——7自然段)

2、请大家自由阅读5——7自然段,并根据学习要求读懂课文。请看课件:

用心读5——7自然段,你从哪些具体描写中看到了这幅世界名画的魅力?作者看到这幅画产生了怎样的想象,请用波浪线批画出来。

3、学后交流:

⑴课件出示:她的脸颊泛着红光,一头黑发轻松地垂落双肩。她的眼神是那样柔和与明亮,嘴唇看来不像是涂抹的色彩,而是真的血肉。仔细看她的颈项,你会怀疑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动。 (预设:她不像是画中的人物,而跟真的一般,太神奇了;当我读到这句话时,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美丽端庄的女子,真美;作者看到这幅画就如同跟真人面对面,可见这幅名画的魅力。)

⑵ 出示:蒙娜丽莎那微抿的双唇,微挑的嘴角,好像有话要跟你说。在那极富个性的嘴角和眼神里,悄然流露出恬静、淡雅的微笑。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有时让人觉得略含哀伤,有时让人觉得十分亲切,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持。(预设:蒙娜丽莎的微笑让人产生无数的想象,很难想象这只是一幅画;这几句话是对蒙娜丽莎的微笑进行的具体描写,作者把看到的跟自己的想象结合起来,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她神秘的微笑一样。)

达芬奇凭着自己的天才想象力及他那神奇的画笔,使蒙娜丽莎转瞬即逝的面部表情,成了永恒的'美的象征。想不想看看?(出示图片)说说你看到什么,想象到什么?

引入资料:(课件出示)500多年来,人们一直对《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莫衷一是。不同的观者或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在蒙娜丽莎的脸上,微暗的阴影时隐时现,为她的双眼与嘴唇披上了一层面纱。而人的笑容主要表现在眼角和嘴角上,达芬奇却偏偏把这些部位画得若隐若现,没有明显的界线,因此才会有这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

看了这则资料,你有什么想法?(体会达芬奇的精湛技艺和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⑶过度:达芬奇精湛的艺术,这幅画独特的魅力除了体现在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上,还体现在哪里?(引出第七自然段)

课件出示第七段(达芬奇不仅把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画得耐人寻味,还注重她的身姿、服饰的搭配以及他身后背景的衬托,可见达芬奇的艺术高超。

⑷作者用优美生动的语言细致地向我们描述了蒙娜丽莎这幅世界名画的魅力,让我们感到蒙娜丽莎仿佛就在我们眼前。回顾这三段话,想想作者是如何来介绍的?课件出示:尺寸大小、色彩、整体外形,面部表情、神秘的微笑,身姿、服饰、身后背景。描写中加入自己的想象。

过渡:从作者的具体描述中我们感受到了这幅世界名画的魅力,除了这些,你还可以从哪里看出蒙娜丽莎的无穷魅力?请大家读读课文的1——4自然段,看看会有什么发现?

4、学生读课文1——4段,思考回答:(抓住两个“慢慢”体会;抓住“队伍之长”体会)

四、总结升华。

过渡:同学们可真会学习,不仅能从作者的具体描述中感受到画的神奇,还能够从人们的等待中看出蒙娜丽莎的魅力。怪不得作者在最后说:(出示示最后一段)

1、齐读这段话。

2、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相机板书:明珠 灵魂的一部分)

引读:我相信蒙娜丽莎已经深深地嵌入了我们每一位同学的心中,已经成为了我们灵魂的一部分,请大家读:

读到这里,让我们不得不对这幅世界名画的作者无比赞佩,他就是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请看课件: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画家,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多才多艺的艺术大师、科学巨匠、文艺理论家、大哲学家、诗人、音乐家、工程师和发明家。他在几乎每个领域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后代的学者称他是 “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是“第一流的学者”,是一位“旷世奇才”。

五、课外延伸。

?最后的晚餐》也是达芬奇的名画,它是世界著名的宗教画,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查阅有关的资料,也可以仿照课文的写法来描述一下这幅名画。

板书:

蒙娜丽莎之约

明珠 灵魂的一部分

?蒙娜丽莎之约》背景知识

达·芬奇 (1452—1519)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画家,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艺术大师、科学巨匠、文艺理论家、大哲学家、诗人、音乐家、工程师和发明家。他在几乎每个领域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后代的学者称他是“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是“第一流的学者”,是一位“旷世奇才”。所有的、以及更多的赞誉他都当之无愧。《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这两件誉满全球的作品,使达·芬奇的名字永垂青史。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是美国最大的博物馆,建于1880 年,整个博物馆是一幢大厦,占地8 公顷,为北京故宫博物院的1/9,但展出面积很大,不下24 公顷,反而是故宫博物院的两倍。仅画廊就有200 多个,藏有36.5 万件各类文物和艺术品。

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背依纽约中央公园,闹中取静,环境幽雅。然而,在建筑上没有体现出美国人的创造性,高台阶。大廊柱,与任何一座标准博物馆一样刻板。单调。但展出内容却丰富多彩,体现了资金足。气派大的美国风格。整座的2460 年前的埃及古墓移置在馆内专建的大厅中巨型玻璃罩里,令人叹为观止,可谓镇馆之宝。服饰馆也堪称世界之最,收集了4 个世纪以来五大洲的各民族服装1.5 万件。

我国的苏州园林也被仿建在博物馆的主楼二层的北厅之中,这可能真是典型的“文化移植”了,1981 年9 月才由我国苏州能工巧匠建成的明轩十分吸引观众,不时听到游客问:“中国花园在哪里?”为了避免拥挤,规定了专门路线入园,由定时电梯控制人数。园中飞檐。雕梁。鱼池。凉亭,室内对联。掸瓶。八仙桌。太师椅一应俱全。一些美国游客坐在凉亭里闭目养神,宛如中国的墨客骚人,甚至摇头晃脑的姿势也带上了“中国味”,十分有趣。

早期创作

当他在韦罗基奥的作坊学艺时,就表现出非凡的绘画天才。约1470 年他在协助韦罗基奥绘制《基督受洗》时,虽然只画了一位站在基督身旁的天使,但其神态。表情和柔和的色调,已明显地超过了韦罗基奥。现存他最早的作品《受胎告知》,构图虽没有创新,而背景山水的描绘却已注意到了空气氛围的表现。这表明他一开始就致力于解决写实与典型加工的辩证关系。稍后创作的《吉内夫拉· 德本奇像》,一反15 世纪艺术追求线条分明的传统,以逆光夕照的色调渲染他所倡导的透视效果.1481 年创作的《博士来拜》(又译《三王来拜》),是标志其艺术风格达到成熟期的作品。

盛期创作

1482 年达·芬奇来到米兰,应圣弗朗切斯科教堂的邀请绘制祭坛画《岩间圣母》。这幅现藏于巴黎的作品,虽仍然是传统题材,但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岩窟幽深的刻画及山岩间花草逼真的描绘,证明他使用的烟雾状笔法已使其在传真写实和艺术加工方面达到了新的水平。《最后的晚餐》是他在这一时期创作中最负盛名之作。这幅表现基督被捕前和门徒最后会餐诀别场面的湿壁画,绘制在米兰圣玛丽亚·德拉格拉齐耶修道院饭厅。巧妙的构图和独具匠心的经营布局,使画面上的厅堂与生活中的饭厅建筑结构紧密联结在一起,使观者感觉画中的情景似乎就发生在眼前。达·芬奇回到佛罗伦萨,随着共和制度的恢复,文化气氛一度活跃,画坛上也先后出现了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杰出人物。他向市民展出的一幅经过精心构思的《圣母子与圣安娜》素描草图,立即引起轰动,其构图原理和画法对艺术界有极大影响,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等人也从中得到启发.1503 年他一面着手为市政厅大会议厅绘制壁画(因再次去米兰而始终未完成),一面创作《蒙娜丽莎》和《圣母子与圣安娜》。这是两幅他极为珍爱的作品,始终带在身边,晚年移居法国也不离左右,最后遗存巴黎。

在达·芬奇的艺术遗产中,大量的素描习作也颇值得重视,这些素描和他的正式作品一样,同样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被誉为素描艺术的典范。其特点是:观察入微,线条刚柔相济,尤善于利用疏密程度不同的斜线,表现光影的微妙变化,他的每一件作品以素描作基础。其艺术理论散见于他的5000 多件笔记和未完稿的《画论》中,也是文艺复兴时代理论研究的重大成果。

生平简介

1452 年4 月15 日意大利佛罗伦斯共和国的文西村近郊,赛尔·皮耶洛·达文西与卡特莉娜所生

1465 年进入维落琪奥的工作室成为入门弟子(13 ~14 岁)

1473 年创作《圣告图》

1476 年被告密与维落琪奥的的其他弟子犯了同性恋之罪,由于他矢口否认,最后被释放(24 岁)

1482 年绘《三贤王的膜拜》,返往米兰(30 岁)

1483 年接受圣佛郎西斯克,格兰德教会订作《岩石上的圣母》(31 岁)

1495 年开始绘制《最后的晚餐》(43 岁)

1502 ~1503 年回到佛罗伦斯,开始绘制《蒙娜丽莎》(50 岁)

1516 年应法王之邀,赴法国安伯瓦兹(64 岁)

语文a版六年级上册教案篇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的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理清课文的层次脉络。

教学过程:

一、读课题,介绍当时的时代背景及作者资料。

教师和学生共同查阅并介绍有关列夫托尔斯泰的资料。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 国伟大的作家,出身贵族,但是同情被剥削被压迫的农奴。青年时期就开始文学创作,他全部的创作时间达六十多年。作品无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他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世界文学中的不朽名作。

二、初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

1、《穷人》一文,讲述的是什么内容?(课文记叙了渔夫和她的妻子桑娜关心、同情邻居西蒙,在西蒙死后毅然收养了她的两个孤儿的故事,反映了穷人纯朴善良的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

2、这是一篇记事的文章,课文可以分为几段呢?

3、学生讨论,汇报。

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分为三段。第一段(1、2自然段)讲述了在海上起风暴的夜晚,桑娜焦急地等待着出海捕鱼的丈夫的归来。第二段(3—11自然段)讲述了桑娜看望生病的西蒙,发现西蒙死了,便把西蒙的孩子抱回自己的家。第三段(12—结束)讲述渔夫出海归来,听说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收养西蒙的孩子。

三、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1、自学:(学生自己学习,掌握生字音形义)

(小组合作学习,读准字音,分析难记字的字形,交流对字义的理解)

2、教师教学。检查自学情况,进行重点指导。

读准字音:搁板、魁梧、蜷缩、黧黑

记住字形:“怨”上下结构,形近字有:苑、碗、腕;“熬”上下结构,形近字有:傲、嗷;“揍”左右结构,形近字有:奏、凑。

理解词义:

呼啸:发出高而长的声音。

汹涌澎湃:形容水势浩大,不可阻挡,也用来形容人的感情十分激动。

心惊肉跳:形容恐惧不安。

蜷缩:身体弯曲的缩着。

四、作业: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语句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德。

2、学习文章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启发质疑

围绕课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课文的题目是“穷人”,但是在整篇文章中,并没有出现“穷”字。为什么?桑娜和渔夫为什么要收养西蒙的孩子?)

二、细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桑娜的一家过着穷苦的生活?

2、学生自学,在书中标画出相关的内容。

3、学生汇报:

文章的开头就向我们介绍了故事发生的环境:又黑又冷的深夜,波涛轰鸣,狂风怒号,海上正起着风暴,渔夫为了一家七口人的生计,竟然冒着危险出海打渔,清早出去,深夜未归。桑娜从早到晚的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可见桑娜一家的生活是十分艰难的.。西蒙一家,丈夫已经死去,在这样一个寒冷的夜晚,她也悲惨的病死在稻草铺的床边。屋里又湿又冷,两个无依无靠的孩子熟睡在死去的母亲旁边。在这样的描写中,我们已经深切地感受到穷人的悲惨命运。

4、有感情地朗读,汇报内容相关的句子,读出你的理解。

三、分析桑娜的内心活动,体会人物崇高的品德。

现在,我们就同学们提出的第二个问题展开讨论。

1、出示文章中描写桑娜内心活动的段落。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2、出示自学要求:

(1)读读这段话,想一想,这段话的大致意思。

(2)这段话里出现了几个省略号?请你想象出桑娜的内心活动。

(3)可以采用课本剧或者自己喜欢的形式展示自学情况。

3、学生准备、交流。

4、汇报展示。

5、教师总结:这段描写是桑娜抱回两个孤儿以后,作者细致地描写了她紧张、担忧,甚至后悔的矛盾心理。造成桑娜内心矛盾的客观原因,就是桑娜一家的生活十分艰难,而收养两个孤儿,无异于在极为沉重的生活压力上,再增加一个包袱。作者在这段描写中,运用了直接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方法,展示了桑娜崇高的品德。

6、练习朗读。

四、分析渔夫的高尚品德。

1、教师#课件# 导语:桑娜是善良的,渔夫面对妻子的举动,做出了什么选择?

2、学生朗读课文。

3、教师投影出示文章中的重点句:

“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4、引导学生分析句子的含义。

5、学生汇报。

6、教师小结:

这段话既是渔夫和桑娜商量,也是渔夫的心理活动的描写。写出了渔夫在决定抱回两个孤儿之前的一番深思熟虑。最后,他下定决心,宁可自己吃苦,也要把两个孤儿抱回来抚养。“熬”字恰当地表现了他此时此刻的内心世界。

五、总结全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引导学生从文章内容和写作方面进行总结。)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朗读。

教学反思:

本篇课文分以下三步来谈:

1、初读课文,自学字词,了解大意,梳理思路。

这一环节旨在扫除阅读障碍,感知大意,总揽全局,使学生学习全文时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

2、精讲细读,体会感情。

这一环节是教学的重点。由于文章篇幅较长,为了实现长文短教,我先用情境教学法把学生一步步带入故事情节之中,再用抓重点词句的分析理解,以点带面的导读法,帮助学生读懂全文。

⑴学习第一段。

我先用#课件# 导语把学生带入一个海风呼啸的夜晚,一个渔家的小屋。极富感情的朗读,逼真的模拟效果,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在此基础上,我抓住本段的中心词“温暖而舒适”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从中体会主人公桑娜的勤劳能干。用对比的方法,体会穷人悲惨的生活。并在此设置疑问:这里的“温暖而舒适”仅仅是指“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火还没有熄……”这些外在的表象吗?它还有没有更深刻的内涵?这样巧设悬念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⑵第二段篇幅较长,但内容容易理解。

所以我让学生继续自由朗读,了解故事的发展。先抓住本段的重点句,让学生从这朴实的语句中深入领会桑娜那颗善良的心;再引导学生用圈、点、勾、画法找出相互依存对桑娜行为、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并着重理解桑娜抱孩子后忐忑不安的心情。这一段是全文的重点,最能突出桑娜美好的心灵,因此,我细扣其中的每一句话,先教给方法,再让学生学会运用,从而使其明白此时桑娜复杂、矛盾、忧虑不安的内心世界。

⑶第三段的故事极富戏剧性,集中表现了渔夫夫妇俩的.善良。但从中也流露出一种无奈,一种悲哀。为了帮助学生感受到这样的感情,我抓住重点词、对话、表情、动作的描写,让学生自行品味。

⑷文章结尾一行,我主要让学生体会这精彩的'瞬间,主人公那美好善良的心灵在不谋而合之时迸射出的灿烂光芒!体会这样写言已尽,而意无穷。

我设计了这样的结束语:“渔夫和妻子桑娜收养了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以后的日子将是何等的难熬,相信此刻同学们的心中都充满了无限的忧虑。请大家打开想象的翅膀,续定桑娜拉开了帐子以后。”

这样结束课文,能给学生留下一个思维空间,既发挥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又提高了其写作能力。善于想象是学生最宝贵的思维品质,教师为学生营造了想象的空间,促进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潜能的增强。同时,引导学生进入意境,为学生的想象奠定了基础,使想象合理化。

语文a版六年级上册教案篇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所要展示的内容选自教科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1课《黄河之水天上来》。这是在学生充分预习基础之上进行的一节展示课。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说说教学构想。

一、教材说明与学情分析

本册教材具有特殊性,它是学生从小学向初中学习的过渡教材,除了注重整合性,又特别强调小学与初中知识的衔接。本教材每单元设的主题突出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真正做到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课是拓展阅读课文,一篇介绍“黄河——母亲河”的文章,对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理解能力、感受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品读课文体会黄河磅礴的气势和作者对母亲河的感受。

(2)学习作者多角度细致传神描写景物的方法。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热爱伟大祖国的情感。重点是读中感悟。难点则是体会作者多角度多视点的观察、感受和描写黄河。

三、教法学法及教学手段

教与学是一种交互主体性的伙伴关系,所以本课中,我主要是让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法学习,使学生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和展示者。学生通过查找各种资料、以说古诗、讲故事等形式拓宽学习的范围,在体验中加深感受、加深理解。

四、教学流程

按照我校“问题导学、互动探究”教学模式进行操作。根据学科和课型的特点我把六个环节合并为四个环节灵活运用,这样有助于突出展示课的特色。

第一步情景导入,目标定向。以李白的《将进酒》引入新课。接下来让学生读学习目标。这一环节通过目标定向唤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明白本节课学什么,怎么学,达到怎样的学习效果。

第二步提纲引领,自主学习。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后,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小组合作学习,通过组内交流思考等方式自主学习。然后出示学习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群学对学,创设一种和谐友爱、民主合作的氛围,从而推进教学。

第三步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学生自学后让他们自由汇报,畅所欲言环节是对学生预习情况的'一次考查,学生通过读,说等形式体会黄河的磅礴气势,进而畅想黄河,最后让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展示来介绍自己认识的黄河。本环节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树立自信心大有益处。第四步 回扣目标,总结反思。 该环节是学生对本节课学习情况的全面回顾,畅谈收获与感受,从而体会到成功的愉悦。

语文a版六年级上册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生字新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能力目标:快速阅读课文,能用讨论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情感目标:体会人物性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重点分析:

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教学媒体:

硬件媒体:计算机、扫描仪、投影仪、录音机、录音带。

软件媒体:文字、图形、音乐。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

(1)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含苞欲放的早字。图1(略)

教学策略设计:用“早”字引出作者,简介作者,为学生了解闰土后,从鲜明的对比中体会社会的不平等,以为后面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埋下伏笔。

2、学习课文。

(1)教学过程与内容:听录音。

策略设计:纠正生字读音,感受语音变化;认读生字新词。

(2)教学过程与内容:

①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图2(略)、图3(略)

a:脸——紫色

b:头——小毡帽 健康

c:颈——银项圈 活泼

d:怕见人 怕羞

策略设计: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外貌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②讲述闰土的新鲜事,了解闰土是个什么样的人。图4(略)、图5(略)、图6(略)、图7(略)。

学生自主学习课文,说说讲了哪些事?选一件你最喜欢的讲给同学们听。

教学策略设计:体现自主学习,结合口语交际,力求读写合壁。

③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和我都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提问)

和闰土相比,“我们”的知识太少了,目光太短浅了,写出了作者不满现实,追求自由生活的心态。

④惜别

作者:大哭。

闰土:躲在厨房不肯出门。

策略设计:从人物的外表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作者与闰土的浓厚情谊。

3、课外延伸:(图书室或网站)

向同学们推荐《中年闰土》、《故乡》,交流读书体会。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预习课文,学会本课13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碧绿、郑重、允许、仿佛、厨房、刺猬、畜生、胯下”等词语。

2、通读课文,从总体上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及文章的思路。

3、学习描写闰土外貌的部分,指导课后思考·练习4。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

有这样一位少年,他和我们的年纪相仿,不仅健康、天真、活泼,而且勇敢、聪明、有本领、见识广。大家想不想认识他,了解他呢?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闰土”是谁,他和“我”是什么关系?

3、快速默读课文,找出依据。(“我”是少爷,闰土是给我家做工的忙月的儿子。他们是主人和仆人的关系。)

二、预习课文

1、小组学习,读准生字的字音,说说书写时应该特别注意的地方;理解词语;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默读课文,想想“我”和闰土是怎样认识的?他们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把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画下来。

三、检查预习情况

1、开火车式朗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字音。

2、利用课件检查学习情况

(1)生字中的特殊部首:拜(手);允(厶或儿);畜(亠)

(2)正音

(3)与生字有关的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组词,巩固生字的音形义。

3、质疑(可简单写副板书,便于在下面的学习中反馈)

四、学习描写闰土外貌的内容

1、过渡语:一般情况下,我们认识、了解一个人的时候,首先认识和了解这个人的什么呢?(要想认识一个人,先要看他的外貌。)

2、闰土长什么样呢?速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3、读“他正在厨房里……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一句

板书:紫色的圆脸头戴小毡帽颈套银项圈

4、谁来说说闰土的外貌有什么特点?

(1)学生不知从哪说起时,可引导学生做一个小练习:拿铅笔将“圆脸”的“圆”、“小毡帽”的“小”和“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一句话轻轻划掉,然后看看他是谁,与他相对照,少年闰土有什么样的特点。

对比之后,我们知道闰土是一个年少而又天真活泼的孩子。

(2)再仔细读读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看闰土还有什么特点。

如果学生没有新发现,再做一个练习:用铅笔将“紫色的”划掉,然后换上“苍白的”或“蜡黄的”一类词语,读后说说有什么体会。

体会出闰土“健康”的特点,因为他的脸是“紫色的”,为什么是紫色的?(在海边瓜地看瓜,在海边捡贝壳、看跳鱼儿,经风吹日晒变成紫色;闰土是一个“忙月的儿子“,是穷苦人家的孩子,生活在农村。)

5、请一位同学总结闰土具有哪些特点

板书:年少健康天真活泼

五、指导课后思考·练习4

1、课件出示要求及插图。

2、课件出示摘录的内容。

3、什么是人物的外貌,让学生结合闰土外貌的学习说一说描写人物外貌要注意什么。

4、课件出示范例,让学生自己读、说、评、议。

5、小组同学互相启发,练习说一说自己要描写的人物外貌。

六、理清四件事的顺序

1、提问:闰土和“我“在一起,给“我”讲了哪些事?

2、四人小组学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学生按先后顺序说一说

4、师生评论,调整板书:雪天捕鸟夏日拾贝月夜刺猹潮汛看鱼

七、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

3、用一段话描写一个人的外貌。

附: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从人物的动作、语言入手了解人物的性格、品质特点。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3、背诵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教师简短谈话后,导入新课。

二、教师引导学习“看瓜刺猹”

1、课文中哪几件事重点描写了闰土的.动作?

(捕鸟,捡贝壳,看瓜刺猹。看跳鱼儿没有写出闰土的动作,所以这件事不算。)

2、在这几件事里,哪件事给你印象最深?为什么?

3、学生畅谈

(1)看瓜刺猹。因为这件事是文章中主要描写的一件事,课文中先后出现了两次,写得最详细。(2)学生以前根本没听说过这样的事,听后感到很新鲜,所以印象最深。(3)作者写得生动,特别是你听“月亮地下,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给人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突出了闰土勇敢、聪明、能干的特点,所以印象最深。(4)一读到这儿,眼前就浮现出一幅少年闰土在月亮地里勇敢刺猹的画面,所以印象深。(5)这一段不仅给我们的印象深,而且留给作者的印象也很深。课文一开始写作者回忆中的少年闰土的形象,也是看瓜刺猹的画面。这一段最能突出少年闰土动作上的特点。……

适时板书:聪明、能干勇敢

4、教师小结:好极了,这一段话最能突出少年闰土聪明、能干、勇敢的特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谁的脑子里已经浮现了这样一幅神奇的画面?

5、引导同学们想象第一自然段描述的画面

同学们,你们想一想:看瓜刺猹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晚上);当时是什么样的天空,(深蓝的天空);什么样的圆月,(金黄的圆月);什么样的西瓜地,(碧绿的西瓜地);什么样的银项圈,(明晃晃的银项圈)。作者就是抓住了这几种不同色彩的景物特征,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神奇般的美妙世界,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6、自由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指名读、轻声齐读……让大家一次又一次地体会感情。

7、在这样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中,“其中有一个少年”“其”怎样讲?(那中间,课文中指西瓜地。)

8、同学们,作者对三十年前的朋友如此记忆犹新,可见看瓜刺猹这件事给他的印象是很深的。现在请同学们把描写少年闰土勇敢刺猹主要动作的词语找出来。

(1)学生找后回答。

(2)教师板书:听、捏、走、看、刺

9、“看瓜刺猹”动画演示

(1)再次体会感情

(2)引导背诵(可以演示动画进行提示)

三、学生自学“捕鸟、捡贝壳”两件事

1、说说“看瓜刺猹”这件事我们是如何学习的?

2、谁能给大家说说其它两件事,又表现了少年闰土的什么特点?

3、学生畅谈(先读原文,再谈体会)

4、适时演示“捕鸟”动画,加深理解和体会。

(1)从捕鸟这件事,也可以看出少年闰土聪明能干的特点。(2)从这件事,还可以看出闰土知识丰富,他能认识好多鸟,我们却不然。(3)从闰土捡贝壳这件事我们也可以看出闰土知识很丰富,他知道好多种贝壳的名字。

适时板书:见识广扫、支、撒、拉

3、师小结:同学们都谈得很好。大家通过对少年闰土看瓜刺猹、捡贝壳、捕鸟等事情的学习讨论,对少年闰土动作上的特点领会得不错,一个海边农村的少年形象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四、学习“父亲允许闰土来管祭器”部分

1、现在同学们想一想,作者和闰土是怎样认识的?

因为那一年作者家是大祭祀的值年,一个忙月忙不过来,所以叫他的儿子闰土来管祭器,从此他俩就认识了。

2、作者为什么又盼望闰土早点来呢?

因为他早听说闰土这个名字,而且知道闰土和他仿佛年纪,又会装弶捉小鸟雀,想和他玩,所以盼望他早点来。

3、“仿佛”在这里当什么讲?(类似、差不多、相仿、接近)

4、谁能结合句子再给大家说说作者为什么又盼望闰土早点来呢?(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作者的父亲答应让闰土来管祭器,作者非常高兴,因为他早听说闰土这个名字,而且知道闰土年龄和他差不多,还会装弶捉小鸟雀,所以盼望他早点来。)

板书:“我”盼望

五、引导学生学习体会人物的语??

1、现在同学们想一想,课文中讲了少年闰土的几件事?是采用什么形式讲的?(四件事,对话形式。)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闰土的语言,“我”的语言及作者的插说部分用不同的符号在书中划出来。

3、学生默读勾划。

4、谁把闰土的话给大家读读。

5、在闰土讲的这几段话中,你对哪一段话最感兴趣。请在小组内给同学们讲讲。

6、小组讲。

7、小组讨论结束,请把你最感兴趣的话给大家说说。

(1)我觉得闰土讲“看瓜刺猹”这段话最有趣,特别是讲闰土刺猹时的动作,连用了几个动词,讲得那么逼真,把一个海边少年的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2)我觉得闰土捡贝壳那一段讲得好,他不但把海边美丽贝壳的颜色、样子都介绍给我们这些没有见过贝壳的孩子们,而且还使我们爱上了海边的那有趣的生活。(3)我觉得这句话最好:“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因为他俩身份不同,但他很直爽地邀请人家去,说明他天真、淳朴的性格。(4)我觉得看跳鱼儿这段话最好,原来我只知道海洋里有鱼,但不知道还有像青蛙似的长着两只脚的跳鱼儿,从中可以看出闰土知识很丰富。(5)我觉得闰土说的这句话给我的印象最深:“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从中可以看出闰土通情达理、朴素可爱的性格。……

8、刚才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们确实感到闰土所讲的这几件事,都是生长在海滨的农村孩子最熟悉的事,也是少年儿童生活中的乐趣。这几件事,生动地显示出少年闰土确实是一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从小就热爱农村生活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六、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1、现在集体朗读插叙部分,体会这几段话的意思。

2、“那时候……只是无端地……”这一段话插在了“我”与闰土的对话中间有什么作用?“无端”如何讲?两个破折号有什么用?(说明“我‘知识贫乏,什么也不知道。黑暗的封建教育制度脱离实际,脱离生活,并非”我“念书不用功。两个破折号的用法一样,表示注释作用。)

3、读第14、16自然段

(1)闰土的心中有着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闰土知道这么多,那么做为少爷的“我”呢?(什么都不知道)不知道什么呢?师生对答:

师生

闰土知道雪天在沙地上如何捕鸟而“我”却不知道

闰土知道夏天去海边拾贝壳而“我”不知道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

闰土有看瓜刺猹的经历而“我”不知道西瓜还有这样危险的经历

闰土会在潮汛来时去看长着两个脚的跳鱼儿而“我”听也没听说过还有这样的鱼儿

这许许多多的新鲜事,我从来都不知道。

(2)小组讨论、交流:①“我往常的朋友”是些什么样的人?(富家子弟)②“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是什么意思?(“我”和其他富家子弟一样都生活在深宅大院,不能广泛地接触社会,接触自然,像井底之蛙,见识很少)③这一自然段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对闰土的佩服,对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的向往和对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的不满。)

板书:羡慕佩服向??

七、学习“分别“部分

过渡:正因为闰土知道得这么多,所以和他在一起的日子“我”很高兴、快乐。可惜,正月很快过去了,闰土要回家了,分别的时刻到了,这时,“我”和闰土的心情怎么样?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出来?

1、自由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以体会(急、躲、托、送)

2、课件演示第二幅插图,想象“我”和闰土是得怎样告别的,再说一说。

板书:难舍难分

八、小结学习情况

1、反馈重难点的质疑

2、让学生自己谈谈在写人文章的学法上及快速阅读方法上的体会、收获。

九、布置作业

完成习题精选的练习

附:板书设计◆

语文a版六年级上册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感受丁香的特点。

2、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感悟丁香结的象征意义和作者情感。

3、品味、积累文章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言。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感受丁香的特点。

2、理解、感悟丁香结的象征意义和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

1、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理解、感悟丁香结的象征意义和作者情感。

2、品味文章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种看似普通却又非同寻常的花。展示丁香花图片,请学生谈谈对丁香花的印象以及了解,为理解“丁香结”的内涵做铺垫。

板书课题。

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文本,作者从“赏花”和“悟花”两部分描写了丁香花。你从哪些词句体会到了丁香的美?并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

(二)品读文本,理解感悟。

1、细读课文,看看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哪四幅丁香图?

①城里丁香花

②城外丁香花

③斗室外三颗白丁香

④雨中丁香图

2、描写角度有哪几个?

①颜色

②形态

③味道

可结合练习“思考探究一”想想作者赋予了丁香什么样的`品格?(赋予丁香灵动幽雅、洁白无瑕、可爱芬芳的品格。)

3、写出了丁香什么特点?

①繁密耀目

②幽雅的甜香

③娇俏灵动

④鲜润妩媚

4、赏析描写优美语句。

出示句子:

在我断断续续住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么?

参考“问题探究”的具体分析,让学生深入文本,品味语句,理解文章意境。

穿插“思考探究”第二题,让学生边赏析,一边深入思考。阅读中,你看到了、想到了什么,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象?

5、问题探究:

(1)“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作者在这两句话中用“积雪”和“莹白”替代“丁香”,有什么好处?

(2)如何理解作者把雨中丁香比作“印象派的画”?

(三)理解情感,品悟中心。

1、结合文章,进一步说说作者为什么把丁香花喻为“丁香结”?引发了作者对人生的哪些思考?

(1)出示丁香花蕾图和中式衣襟盘结图。丁香花蕾之所以称为“丁香结”,从外形上看,也许是因为它跟衣襟上的盘花扣很相似。

(2)理解古人何以发明“丁香结”:结合“积累拓展”第四题,也可以再补充其他诗句,让学生了解“丁香结”常出现在表达问怨、愁思的诗境中。

(3)理解作者流露的情感:结合文段的理解,此处的“丁香结”指的是生活中不顺心的事情,生活中解不开的愁怨。

2、结合自身经历,赏析文中哲理性的语句。

“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吗?“给我们怎样的人生启示?

过渡:丁香这种看似普通却又非同寻常的花,引发了我们深深的思考,而郭沫若先生笔下那”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的石榴,与”丁香结“有着相似之处,我们来共同阅读吧。

(四)展开阅读,开阔视野。

整合阅读图书中郭沫若的《石榴》。

1、用简洁的句子或者词语去描述一下石榴。

2、在夏天,许多花都不再争奇斗艳,石榴花却开了起来,这表现了石榴怎样的性格?

3、说说”石榴“与”丁香结“的相似之处。

4、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想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课后练笔:体会学习本文由事物引发联想的写法,选择你喜欢的一种花,写一个小片段。(150字)

板书设计

丁香——丁香结

①城里丁香花①颜色①繁密耀目

②城外丁香花②形态②幽雅的甜香无畏无惧

③斗室外三颗白丁香③味道③娇俏灵动

④雨中丁香④鲜润妩媚从容豁达

语文a版六年级上册教案篇6

教学要求:

1,让学生学会通过放声读草稿来找出文章的毛病并加以修改的方法。

2.通过诵读积累语言和语感,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学会通过放声读草稿来找出文章的毛病并加以修改的方法。

教学难点: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练习3教案教学设计精品

通过诵读积累语言和语感,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部分。

1.教学第一部分。

(1)创设情景:学生分角色读题

(2)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这是作文草稿的`修改方法。

(3)拓展:小结已经学过的作文修改方法。

2.教学第二部分

(1)根据上一部分。

(2)让学生思考“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的意思。(强调修改的意义)

(3)学生学习、领会作家老舍和叶胜陶修改文稿的方法。

(4)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修改稿子不光要看,还要念,要看念的顺不顺?准确不?别扭不?逻辑性强不?

(5)小结。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感悟)

1.谈话导入。

(由本单元所学课文导入)

2.诵读《从岩缝里长出的小草》

(1)学生自由读散文。

(2)教师示范读,指导读准字音。

(3)学生反复练习诵读

(4)指名读,齐读

3.感悟

(1)指名读问题:从岩缝里长出的小草,为什么那么挺拔,那么结实?(2)学生思考讨论交流读后感想。

(3)指名回答上面的问题

(4)师生小结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总结精选6篇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组教学工作总结5篇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总结5篇

小学语文上册工作总结优秀6篇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工作总结5篇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8篇

二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推荐6篇

八年级上册英语教学工作计划6篇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总结6篇

六年级上册美术工作总结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77305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