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文书网 >述职报告

关于恋爱观的调查报告5篇

调查报告通常具有特定的结构,以确保信息的有序传达和组织,调查报告通常会根据研究的主题和目的来确定其调查范围和深度,吾爱文书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关于恋爱观的调查报告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恋爱观的调查报告5篇

关于恋爱观的调查报告篇1

摘要:爱情——人类古老而常新的话题。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到“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从作家才子到浪漫诗人,人间处处皆留下了无尽的吟咏和感叹。随着社会的发展,正值青春年华的大学生不可避免的会遇到恋爱的问题。近年来,这一问题渐趋普遍也成为较为突出的问题。由于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恋爱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弄潮儿,他们人生价值取向的基本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预示中国未来社会婚姻家庭的发展趋势。然而,不同的大学生对恋爱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和认识,即恋爱观不一样。此次调查报告旨在让大学生了解自身所形成的恋爱观,从而引导大学生建立科学合理的恋爱观。

关键词:大学生;恋爱观

调查目的让大学生了解自身所形成的恋爱观,从而引导大学生建立科学合理的恋爱观。

调查对象:以湖南大一大二学生为主的在校大学生

调查方法:网络问卷调查

一、大学生恋爱观的概念和现状

近年来,校园里谈恋爱的现象已不是少数。大学生恋爱已是大学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在校大学生谈恋爱都是一个让高校德育工作者颇感棘手的敏感问题。从最早“在校期间,不准谈”的明文禁止到“不提倡、不反对”的普遍默许,卿卿我我,你侬我侬的校园情侣一直是大学里一道特有的风景,而由之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倾向日益凸现,成为高校德育工作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

有同学这样说:不谈恋爱的大学是不完美的大学。学习之余,大学的爱情故事似乎已是大学生活的必需品。未名湖回荡着爱情的涟漪,丽娃河延续着的传说;荷塘月色不仅映有朱自清的背影,还有双双对对的剪影;光华楼前的大草坪上,也留下学子,伴侣缠绵的步履。其实,每个学校都有让爱情驻足、发酵的地方。 然而,大学里的恋爱也如同他们的青春年华一样,充满了风雨,充满了挑战,充满了坎坷,充满了太多的浮动与不确定?

为了扩大调查范围,我们使用了qq,电子邮箱等网络渠道发放300份问卷,但回收的有效问卷只有66份。通过问卷显示:

①有13.6%的同学是在热恋当中,22.7%的同学明确表示不准备在大学期间谈恋爱,47%的同学处于观望状态,一旦有了合适的对象也可以考虑。这表明大部分大学生会选择在大学期间谈恋爱。

②59%的同学认为爱情是为了选择终生伴侣,是婚姻的前奏,是以共同生活为目的;39.4%的同学认为爱情不必考虑太多,跟着感觉走就行;只有1.5%的同学认为爱情是为了排解空虚寂寞;有趣的是,没有同学认为爱情“为将来的事业做跳板”。这说明大部分大学生对待爱情是较严肃的,趋于理性化,功利性较小,但感性化的仍然占据了一大部分。

③在调查大学的原因时,却只有24%的同学选择的是为了寻找结婚对象,25.7%的同学认为大学是为了打发时间,或者追随大众。这说明有很多大学生认为,大学期间恋爱的并不等同于爱情,也并不是为了“追求爱情”而恋爱,有的同学恋爱是因为大学生活的相对自由而引起的“空虚寂寞”。

④在选择恋爱对象的首选条件时,有15%的同学选择了出众的外表,12%的同学选择了较强的能力,48.5%的同学选择了具有共同的话题,22.7%的同学选择了其他,只有1.5%的同学选择了优越的家庭条件。这表明现代大学生的恋爱对象的首选条件不一定要是高富帅、白富美,更多的是在精神层面,要能够在精神上寻求寄托和认同,对时尚性和功利性的追求比例较小。

⑤当恋爱和学业发生冲突时,30%的同学选择了学业为重,6%的同学认为爱情更重要,64%的同学选择了不好说。而在和学业的联系上的调查中,54%的同学认为爱情是一种动力,可以促进学习 ,男女朋友之间可以相互监督,促进学习;同时也有15%的同学认为学习与爱情二者不可兼得 谈恋爱肯定要影响学习;认为没概念或者没有必然联系的同学有30%。这表明大部分大学生是同意恋爱和学业并重的,并且希望二者能相互促进。

⑥认为大学期间的恋爱是一段真挚的感情,是人生不可或缺的宝贵经历的同学有44%,认为其应顺其自然,不能强求的同学有42%,认为恋爱是游戏的1.5%,对大学期间的恋爱没有概念的同学有12%。这表明大部分大学生认为会重视大学期间的恋爱,希望体验美好而纯粹的爱情。

⑦每月的恋爱消费300元以下的可以承受的同学有38%,11%的同学可以承受300元以上的恋爱的月消费,51%的同学没有计算过恋爱的月消费。

通过以上调查结果分析,大学恋爱在大学校园是普遍存在的,大学生对大学期间的趋于理性,但仍然存在着问题。恋爱过程是高级情感的培养过程,两人基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共同的人生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对对方的最真挚的仰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生伴侣的最强烈、最稳定、最专一的感情。恋爱是相互爱恋的异性,希望走向共度终生的准备阶段。这个阶段以相互喜欢开始,以婚姻为目标,经历由表及里的喜欢、眷恋、怜惜、珍惜、奉献等心理过程,最终达到身心合一,不离不弃,为所爱之人可以牺牲生命的境界,即走向了美满的婚姻。,恋爱已经是一个公开的话题,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明白:,恋爱不仅是一种感情,更是一种责任。只有勇敢的面对,承担,大写的“人”字才能屹立于天地间。

二、大学生恋爱观的成因分析和影响

我们大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才有利于我们健康成长。大学生这种现象并非偶然,它既有内在原因,也有外部环境影响。随着大学生现象所表现出来的问题的增多,这种现象引起了社会,特别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普遍关注。当代大学生大约在17—24岁之间,性心理发育也已经成熟,但这并不代表他们的心理发展已成熟。他们的人生观还不够稳定,因为他们的学识不够丰富,社会阅历也相对缺乏,更没有独立的经济基础。

大学是自由的天堂,是美丽的象牙塔,特别是远离了父母的管辖,老师的敲打,加上又身处异地的孤独寂寞,使得大学生不得不找精神的寄托;并且大学是潮流的国度,大学生更是国度里的新新人类,大学这个具有浪漫气息的家园里,使得大学生不得不追随爱情。大学生犹如空中楼阁,缺乏经济基础、社会基础,所以导致成功率不高,最后走在一起的并不多。

恋爱对大学生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得到甜蜜的报偿也得经受成长的考验。

关于恋爱观的调查报告篇2

前言:

有人说爱情是大学的选修课,可这选修课的走势有增无减,成了高中生的必修课甚至主课。高中生到底应不应该恋爱?作为高中生,他们的爱情观有时怎样?他们对大学校园里的恋爱行为又怎么看待呢?就此,我对我校的高中生恋爱现象展开调查,了解了高中生的恋爱观和恋爱行为。

二、调查经过

(一)高中生恋爱人数的抽样调查

针对高中生的恋爱观,我抽取了各个系各个年级的某些班级进行了抽样调查,从抽样调查中全面了解我校高中生的恋爱情况。从简考虑,我做了以下表格,直观明了的对我校学生的恋爱情况进行统计。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简单明了的看到各个系各个年级男女生的恋爱人数比例,从中分析出我校在校高中生的恋爱情况。

从以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女生恋爱比例基本比男生高,而从大一到大三,恋爱比例逐渐上升,基本上有增无减,有些系部,大三恋爱女生比例一度高达78%,男生也达75%。但在大一,男生谈恋爱的比例很低,在走访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女生之所以恋爱比率之所以比男生高,还是与传统观念有关,在他们的潜意识中,还是无法接受姐弟恋,因此,学长们可以找大一女生当女朋友,而学姐们却很少找大一学弟,尽管有可能大一男生比大二女生大,但“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还是束缚了当代高中生的择偶观。

(二)、高中生恋爱观及恋爱行为调查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总裁在同济大学的演讲中说过:“大学一定要谈恋爱,不管成功还是失败,否则高中生活就是一片灰白。”高中生是否应该谈恋爱,一直是个争执不休的主题,从俞敏洪老师的话中,我们可以知道,高中生的恋爱是必不可少的,爱情是我们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没有经历过爱情的人生是不完整的,它可以让我们互相促进,失恋则可以锻炼我们面对失败的勇气及态度。但是,恋爱观和恋爱行为约束着恋爱的效力,它或许可以成就人,也可以让人深陷其中,自甘堕落。

下面是我们调查问卷的一部分。

三、调查结果及发现问题

据问卷调查显示,很多高中生谈恋爱都是因为寂寞,而他们也认为到最后终究会分手,俞敏洪也说过,他们班(北大英语系)谈恋爱的十几对,到毕业只剩下两对,而最后结婚的只有一对。或者因为自身的情感因素,或者因为经济或家庭因素,或者是因为毕业后的工作去向不同,总之,八成的高中生恋人到最后都会分手。当然,恋爱是恋爱,家庭是家庭,他们一开始就做好了分手的打算,恋爱是两个人在一起快乐就行,而涉及到柴米油盐,矛盾就会慢慢暴露。

从问卷结果看,有很多高中生,特别是大一的,异地恋比较多,对象一般是高中同学,或者高中时就在一起了,或者各奔东西了才发现已经互相有了好感。异地恋是高中生恋爱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照样一个人上课下课,一个人吃饭上图书馆,一个人在校园闲逛是看着其他情侣而想着远方的他(她),但是他们有精神寄托,每天打电话发短信,也似乎很幸福。有人说距离产生美,因为距离,他们少了日常的摩擦和争吵,这种情侣或许比本校的那些情侣们感情更稳定,但是,如果长时间不见面,感情便会慢慢变淡,所以,他们隔几个月会见一次面,这样,他们的消费就比其他人高了。“我就认定他了,虽然我从北方来这求学,他在北方,但我相信他不会背叛我,他很疼我,每晚都给我打电话,我们每年寒暑假也能见上面。”我校的某王同学受访时如是说。可见,那些异地恋人对对方还是很有信心的,但更多的还是最后面临分手。

高中生的恋爱行为一直是另学校头疼的一个问题。很多高中生在公共场合搂搂抱抱,在食堂互相喂饭,晚上打电话到半夜,就连图书馆也成了他们谈情说爱的基地。校园里,随处可见拉拉扯扯的情侣,尤其到了晚上,田径场简直成了情侣们的专属集中地,他们眼中似乎没有他人,只有对方,他们都互不干涉,与其他人自动拉开一定距离。为此,学校成立了“文明恋爱督查队”,但成果不甚明显,一是只限于白天,他们不影响其他同学就行;而是督队员们也是学生,他们不好意思去制止。很多高中生根本就把恋爱当成大学的全部内容,有对象的沉溺其中,没对象的到处寻寻觅觅,甚至有人说:“花了那么多钱来上学,就算没学到东西,弄个媳妇回去也好。”当然,也有理智恋爱的,他们或为了考研,或为了其他,有着共同的目标,互相鼓励,互相促进。

据我们了解,很多家长都会在生活费意外给高中生们额外的“恋爱经费”,除了请对方吃饭、约会游玩、送礼外,新兴的情侣市场的生意也异常火爆,什么情侣装、情侣杯、情侣项链等,还有更特别的diy情侣坊,能把情侣们自己的照片弄上去。我们在校外的一家diy情侣店咨询了一下,一个小小的公仔,只因为弄上了他们自己不足一寸的脸的立体照,竟卖到3、40多元每个,一对价格高达80多,而生意还挺好。这无疑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高中生拖累全家,高中生拖垮全家”,果真名副其实。我们学校大部分学生都来自农村,家庭条件不是很好,而在情侣们如此高调晒幸福的背后,是他们父母弓着背辛勤劳动的身影。

近些年,渐渐地出现了一个新的高中生群体——试婚一族。他们在校外租房子同居,花大价钱去拍婚纱照提前体验婚礼的乐趣。他们花着父母的血汗钱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他们美名其曰提前适应婚姻生活,然后发现矛盾越来越多,赶紧分手,还庆幸自己明智的试婚,不然真的结婚了就惨了。覃彪喜先生在《读大学究竟读什么》一书中也提到这点,他说他们学校就有很多同居学生,即使没同居,也大部分都发生过关系了,他幽默地说,在我国某重点高校,有个省园,原本是要同学们再此反省日本人侵略中国的历史,但这里却成了“野猪林”,学生们夜夜笙歌,在用行动养育下一代来反省日本罪行。当然,这毫不夸张,据此可知,我国很多大学都有这种情况,甚至有些大学在校园各处设有自动售套机。而英国有条法律甚至规定给情人的高中生予以生活补助,听起来很滑稽,也让我们十分想不通。很遗憾,我们没能采访到试婚一族,就算能找到受访者人家也不愿透露,只能从别处了解情况,因此了解甚少。但据我们了解,我们学校的“试婚一族”也不在少数。

我不知道“试婚一族”到底是好还是坏,但我们小组认为这对于高中生来说有百害而无一益,不仅在经济上耗费打,而且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都有害。经常听说某高校有为情自杀或杀案件发生,这听来让人毛骨悚然,这就是恋爱没有处理好的典型后果。

四、对高中生恋爱观及恋爱行为的看法和建议

高中生谈恋爱无可厚非,但必须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做到文明恋爱。高中生刚刚步入成年,心智还不太成熟,对很多事的是非还辨别不清,不可过早的陷入男女关系中,万一出现意外,不是我们这个年龄和这种情况下所能承担的。我们毕竟还是学生,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我们不必过早地担心结婚生子,而是应学习一些能适应社会的本领技能,为毕业后找工作做准备。高中生不能为了恋爱而恋爱,不能为了寂寞或要面子而随便找个对象,我们要为自己所做的选择负责,所以,作为一个高中生,恋爱必须谨慎,不要随随便便,不要伤害了对方也伤害了自己。尽量找个志同道合的对象,互相勉励,互相促进,如果找不到,那就一切随缘,努力学习,不要看着人家而眼红,而寻寻觅觅,等你有了出息,不怕找不到老婆或嫁不了一个好老公。

关于恋爱观的调查报告篇3

本学期恋爱观讨论课程完毕,针对课堂讨论的问题,进行一下汇总。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时代发展了,同学们的恋爱观也有了较大的不同。三年前的调查对象是90年出生的同学,而且是文科班。本次调查对象是93年左右出生的同学,而且是理科班,有的班级甚至30多名男生只有4名女生。所以和上次的调查的确有很大不同,课堂讨论气氛上比女同学多的班级更有幽默感。

调查主题:恋爱观及恋爱状况

调查方式:课堂演讲

调查对象:大一。12级机械装备系,12级建筑系部分同学。(男生占90%)

调查结果及分析建议:

1、什么是恋爱?

9成同学回答恋爱就是两情相悦,在一起有个伴。幽默的同学回答,恋爱就是萝卜遇见白菜,王八看见绿豆。

教师观点:也差不多少。爱情的定义举不胜举,但是爱情的感觉都是一样的。大学生的爱情,还是最看重感觉。

2、你愿意为恋人做些什么?

6成同学回答,在不触犯法律底线的情况下什么都可以为恋人做。3成同学回答,在非常爱对方的情况下,或者是根据实际需要的条件下什么都愿意做。1成同学回答,男人有男人的尊严,洗衣做饭家务活等是女人的事,自己不会做。幽默的同学回答,自己什么都可以做,包括吟诗作对,吹拉弹唱,足疗保健,买菜做饭逛街。

教师观点:不触犯法律道德底线,做与不做看个人性格和喜好了,没有标准。

3、你希望恋人为你做些什么?

7成同学回答,在我伤心的时候安慰我,在我生病的时候照顾我,在我失意的时候鼓励我,在我受挫折时候陪伴我。3成同学回答,我愿意为恋爱人做什么,就希望恋人为我做什么。幽默的同学回答,希望恋人为我守身如玉,纯洁就够了。

教师观点:这些应该都是恋人之间最基本的关怀了。同学们的要求一点也不过分。

4、如何看待大学生婚前性行为?

8成同学表示赞同,1成同学表示自己不会这么做,但不反对别人这么做,1成同学坚决反对。幽默的同学说支持,但是不能造人,做好防护措施。

教师观点:记得3年前的那份恋爱观调查报告,同学们一半以上都是反对大学生性行为的。但是时代发展了,同学们也开放了,现在好像无论男生女生都支持这么做。我的观点还是很保守的,但同学们一定要坚持这么做,那么我只能建议大家多了解一些生理卫生健康知识,毕竟大学没有性教育课。另外注意场合和地点,注意脸面和道德。

5、如何看待网恋/微信恋?

在同学们说网恋已经过时的情况下,在议题里加入了“微信恋”这个今年新概念。6成同学反对网恋微信恋,理由是网络骗子太多,案例恒河沙数。3成同学表示如果真的遇见了纯真的就支持,不被骗就好。1成同学支持,说这是认识朋友的方式,还可以排解寂寞。幽默的同学说,自己每天晚上都要“摇一摇”,空虚寂寞冷。

教师观点:历来我都坚决反对网恋。网恋即使有纯真的,但是不一定合适。而且以大家的年龄和阅历,是无法分辨经验丰富的骗子的。所以同学们对待网恋不是慎重,而且坚决要远离。至于每天“摇一摇”,距离只是本校学生而不是社会上那些不知名的人,受伤害的概率能大大降低。我可以睁眼闭眼不置可否。

6、如何看待嫁个有钱人/娶个有钱人?

5成同学回答人品感情是首要的,有没有钱无所谓。4成同学回答,有钱当然好了,不作为首选但作为重要参考因素。1成同学回答,有钱可以少奋斗30年,这是很现实的选择。幽默的同学回答有钱能使磨推鬼,最好自己能遇见一个年纪很大快死的富婆。另有幽默同学回答,娶个有钱的姐姐会让自己很有压力,自己不想做小白脸。

教师观点: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金钱可以作为重要参考,但不要为了钱卖了自己的青春和人格。恋爱和婚姻,人品是首位的,般配也是相当重要的,一起奋斗可以让你们的感情更加牢固,还记得李嘉诚的例子吗。

7、是否看重门当户对?

7成同学回答不看重,因为是新社会了,父母之命只会参考,但相信父母不会逼迫自己的。3成同学回答门当户对可以更加合适,自己会考虑。

教师观点:现在同学们都不看重,是因为还年轻,是因为仅仅是恋爱。等工作几年之后真正涉及到婚姻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没有什么比是否门当户对更让你纠结了。毕竟门当户对的两个人会十分般配,而般配的婚姻可以更加经得起时间考验,尤其经得起父母和社会的考验。

8、是否支持异地恋?

6成同学支持,4成同学反对。支持的同学主要是自己正在享受异地恋的苦与甜,反对的同学认为异地恋太苦而且经受的诱惑太多。但多数同学认为如果仅仅是大学三年异地恋,毕业可以在一起的是支持的。幽默的同学回答,如果异地恋自己会天天幻想另一半在和别的男人约会,所以决绝对不行。

教师观点:同上。现在同学们支持,是因为还年轻,还仅仅是恋爱阶段。恋爱的魔力是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距离的。等工作了真正要面对现实的时候,异地恋是最脆弱和经不起考验的。也是那些学生恋人毕业了就分手的最主要原因。如果毕业不能在一起,异地恋还是早早结束的好。长年的两地分居,即使没有第三者问题,感情也是淡漠的。

结论:

大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正是渴望爱的年纪。所以向往爱情,沉迷恋爱也是很正常的。但本次调查的理科班男同学,明显感觉到男同学对性的渴求要大于对爱的渴求,甚至有的同学满脑子都是性。希望这样的同学做事能够考虑一下后果,做人能够考虑一下未来,能负担的起相应责任。放纵的私生活害人害己,记住我的话,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种其因,得其果。大学时代是人生最美好的阶段,应该纯真一点纯洁一点真诚一点,这样人生才有一个美好的回忆,希望你的大学生活,不要日后令你不堪回首。

关于恋爱观的调查报告篇4

[摘要]爱情,人类永恒的话题。我这篇调查报告以我所在的大学——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为基点,进而折射出大学生普遍的恋爱观。本次调查的目的是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恋爱观,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恋爱观。

[关键词]大学生;恋爱观;调查

从我本人来说,我现在是大二的学生。我到现在为止,从没有谈过恋爱。在我看来,恋爱是一种负担,一旦恋爱,彼此的心里都得装着对方,都是对方的羁绊。时间和精力都耗费在之中,是我所不能容忍的。但是我和其他人交流过,他们大多数和我的想法不同,他们觉得恋爱是一种经历,是人生的一种财富,每个人在大学都应该经历,大学的恋爱是纯洁的,不掺杂杂质的。鉴于对爱情的不同观点,开始这场调查。

一、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1.研究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个人专访,希望以此真实、客观、全面、科学地了解大学生的恋爱观状况。

2. 研究对象。本次调查选取了东方学院在校本科学生,随机专访了在校生女生30人,男生30人。

3. 调查时间为20xx年5月。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 在校生女生恋爱观调查情况

女生接受调查的有30人。女生中有6人至今没有谈过恋爱,在谈过恋爱的24人中,有22人正在恋爱中。

(二)在校生男生恋爱观调查情况

男生接受调查的有30人。男生中有1人至今没有谈过恋爱,在谈过恋爱的29人中,有27人正在恋爱中。

1. 在已恋爱的的男女生中,觉得自己有理想恋人的男生占2/3,而女生只有1/10,这说明在对待恋爱对象的态度上,男生比较实际,而女生比较倾向于理想化。

2. 在对待异地恋和爱情能否天长地久的问题上,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看好还是不看好,人数都是50%。

3. 在恋爱时间份额问题上,60%的女生认为占大学生活时间的35%就够了,男生则普遍认为在35%—65%才适合。从中看出男生的恋爱欲望比女生要强,而且这也说明在本校女生比例远大男生比例的情况下,男生的安全感似乎比女生要小。

4. 在如何对待失恋的问题上。40%的男生选择了感到悲痛欲绝,而同样选择这个答案的女生只有20%,同时50%的男生或女生都表示会再找一个,这说明男生比女生重情,而女生比男生乐观。

5. 在对恋爱对象的要求上,大多数男生比较重视女生的内在美,而女生则要求男生内外兼修。这也说明男生跟女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存在着较大差异。

针对男女生的许多不同,做了对比的记录。70%表示是否恋爱无关紧要,只有个别认为不谈恋爱是不完整的大学生活;关于寻找恋人,近一半的人表示是因为寂寞和空虚,并非为了寻找下半生伴侣。男女生各半都能平淡的看待失恋,少数人(以女生为主)把爱情看得很重;在恋爱时间上,女生把恋爱时间限定在65%以下,比男生更注重学业;有60%的人有暗恋的对象并表示会表白,部分表示不会表白(女生居多)不难看出女生比较矜持,把爱深藏,而男生却勇于表达真情;一半的人表示不轻易爱一个人,且对恋爱的对象要求普遍高,男生比女生更注重恋人的外貌,女生则更注重内在修养,恋人品行成为主要依据,家庭经济背景也很重视。

在上述调查中,男生的恋爱比率明显比女生高,这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得益于我们经管类学校男女比率1:3的现状。这样的话,目前我们国家男女比率严重失调,那么可以推测未来男生的单身率会较高!

因为我所调查的范围比较小,内容单一,所以从网上搜集了一些大学生的恋爱观的调查。我发现现在的学生的恋爱观,普遍比我们的父辈开放,大家在恋爱上责任感普遍比较弱,不像我们的父辈“不在乎曾经拥有只在乎天长地久”的恋爱观,而我们这一辈普遍承认“只在乎曾经拥有不在乎天长地久”的恋爱观,而女生越来越在乎对方的家室、背景等比较表面的东西。

恋爱观无所谓对错,只不过我们每个人应该用心对待自己的每一段感情,别把感情当儿戏。

关于恋爱观的调查报告篇5

一、关于大学期间的恋爱

在本次调查中,70%的同学都认为大学生的恋爱是不可靠的。只有30%的同学肯定了大学生恋爱的可靠性。说明同学们认真思考了大学恋爱的问题,认为身处大学校园的我们很多方面还不够成熟,并不能很好的维持一份稳定的感情,不能够很好的以婚姻为目的去经营一段感情,也没有足够坚实的基础去承担对另一人的责任,因此,认为大学恋爱并不是十分可靠的。但是,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2%的同学对大学生恋爱持反对态度。而15%的同学完全赞成,另有7%的同学认为应该对其因势利导,剩余30%的同学认为对于这个问题应该听其自然。说明同学们对大学恋爱还是充满期待的,希望能在大学时期体验爱情的喜悦。对于恋爱的最佳年龄阶段这个问题,58%的同学都认为大学时代是恋爱的最佳时期。的确,大学中的我们已经不再幼稚,我们也有自己的情感需求,也希望有一个特别的人来分享我们的喜怒哀乐。这种想法当然是无可厚非的,但要建立在不影响我们正常的学习生活的基础之上。

二、关于恋爱的动机和目的

在大学生恋爱的主要动机的问题中,30%的同学是为了寻求精神寄托,36%的同学是为了摆脱寂寞,17%的同学是为了寻觅结婚对象,7%的同学是为了寻找学习的动力,剩余10%的同学是为了享受其中的乐趣。为了寻求精神寄托而恋爱的同学,并没有找准自己在大学中的正确方向,有追求,有理想的同学是不会把精神寄托都放在恋爱方面的。而为了摆脱寂寞而恋爱的同学是对自己和他人不负责任的。仅仅因为寂寞孤独而投入一段感情,要怎样保证这份感情的真挚和纯洁。为了寻觅结婚对象的同学仅占不到五分之一的比例,表明大学生的恋爱多不是以结婚为目标的,大学生恋爱过程中有很多不确定性和许多变数,很难保证大学中的恋爱对象就是今后的结婚对象,事实也告诉我们很少一部分大学中的情侣最终能够走进婚姻的殿堂。对于于大学生恋爱的目的,34%的同学选择了满足心理需要,41%的同学选择了享受这个过程,4%的同学选择了满足生理需要,13%的同学选择了为了毕业后建立家庭,剩下8%的同学选择了随大流。从调查结果可以发现,有十分之一以上的同学恋爱的目的是有所偏颇的。其中选择满足生理需要的思想是被认可的,这种思想容易导致在恋爱中的不负责任,容易伤害到他人。而因为同学中很多都恋爱而自己也加入恋爱的行列式完全不必要的。若没有合适的人选,没有真感情的基础,完全因为随大流而谈恋爱,往往不能很好的体会爱情带来的乐趣,有时也易造成分手现象,对自己和他人造成情感伤害。

三、关于婚前性行为

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婚前性行为的态度,30%的同学坚决反对,5%的同学持赞成态度,20%的同学认为应该任其发展,余下45%的同学认为无所谓,但他们自己不会这样做。这一题的调查结果还是比较乐观的。说明大多数大学生并不赞成婚前性行为,主张较纯洁的恋爱关系。这种结果显示了当今大学生对待自己还是比较负责任的,尤其是女生,懂得保护自己。这也表明了多数大学生还是思想上比较成熟的,并不会被感情冲昏头脑,做出自己今后可能会后悔的事情。对于大学生出现婚前性行为的原因,28%的同学认为是一时冲动所致,40%的同学认为是缘于生理和心理的强烈需要,32%的同学认为是情感深化的必然结果。

四、关于恋爱对生活的影响

1、学业方面

对于恋爱是否会影响学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85%的同学都认为大学生恋爱对学业的影响是不能确定的,有可能恋人之间互相鼓励,促进双方的共同进步,但亦有可能双方过于沉浸于爱情的感受当中,花费过多时间在“二人世界”的甜蜜中,不能很好的完成学习任务,从而耽误了学业。另有12%的同学认为恋爱对学业是没有不良影响的。也有3%的同学认为恋爱课余促进学业。对于恋爱对学业的影响并没有定论可言,结果是因人而异的。能够很好权衡爱情也学业的同学一定可以合理安排时间和精力,既享受爱情,又保证学业的出色完成。

2、开销方面

恋爱中,一定有一些单身时并不必要的花销。如一起吃饭,看电影,旅游等。而对于恋爱中花销问题,认为恋爱会是花销增加的同学占47%的比例,认为会减少花销的同学仅占12%,其余41%的同学认为因人而异。恋爱中的开支问题也是比较突出的。一般都会增加花销,对大学生的个人生活水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也有的同学为了给男、女朋友买礼物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节衣缩食。但对于家庭比较富裕的同学影响较校3、爱情与友谊

沉浸于爱情喜悦中的同学们往往会忽视了与同学朋友的沟通和交流。“二人世界”占用了过多时间后,必然导致与朋友们相处的时间少之又少。大学是发展友谊和扩展人际关系的良好场所。对于因爱情而忽视了友谊的培养的同学来说,未免不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情。

4、失恋之后

失恋对一个人的打击是比较大的,对一个人付出许多感情之后,却发现那个人逐渐离我们远去了,这当然令人伤感。在对于失恋问题的调查问题中,47%的同学都选择了失恋后的感受是非常痛苦的,31%的同学选择了无所谓,4%的同学选择了有报复倾向,18%的同学选择更加努力地学习。可见大学中恋爱失败对一个人的打击是比较大的,会对同学的情感造成很大的伤害。严重的影响到同学对生活的信心,自此消沉下去。但也有一部分同学承受能力比较好,能够处理好感情问题,不至于严重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其中恋爱也是其中一抹亮丽的色彩。希望对爱情充满憧憬和向往的大学生们能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规避恋爱中易出现的一些问题,享受恋爱的美好过程的同时也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不断前进。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关于环境类的调研报告5篇

关于云旅游的调研报告5篇

关于社会扶贫的调研报告5篇

关于入则孝的述职报告通用5篇

关于糖的调研报告最新5篇

关于社会服务的社会实践报告5篇

关于村主任的个人述职报告5篇

关于入则孝的述职报告最新5篇

关于食品的调查报告8篇

关于事故调查报告的报告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83584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