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教案的内容是能够看出一个教师的个人能力的,教案是教师们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而精心布置的教学任务,以下是吾爱文书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四年级数学除法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四年级数学除法教案篇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8页的内容,第99页的例1,和相应的做一做中的题目以及练习二十三的第1-3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
2.初步学会比较容易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比较容易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教具准备:教师准备教科书第98页上3筒奶粉桶的挂图或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教师让学生回忆整数除法的意义,并作必要的提示。学生回答后,再要求学生举出简单的例子。
二、学习新知
1、教学小数除法的意义。
教师出示3个奶粉筒的挂图或用投影片映出,指出每筒奶粉500克。在黑板的左边写出三道整数应用题,让学生列式并计算出得数。
然后,进行小组讨论:第二、第三个算式与第一个算式之间有什么关系?
接着,让学生把题里奶粉的克数改写成用千克作单位的小数,对着左边的三个算式,在右边写出相应的乘、除法算式:
5003=1500(克)0.53=1.5(千克)
15003=500(克)1.53=0.5(千克)
1500500=3(筒)1.50.5=3(筒)
教师先让学生将上面每一横行的两个算式进行对比,看它们的含义是否一样?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再说明右边的`两个小数除法算式与小数乘法算式之间的关系。
然后,让学生继续讨论:小数除法的意义和整数除法的意义之间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概括出;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巳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最后,让学生对照前面的整数、小数的乘法、除法算式再次说明小数除法的意义.
2.做第98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让学生按照题意独立完成。做完后,让学生对照算式说明小数除法的意义。
3,教学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例1。
(1)复习。
教师让学生做一道整数除法题;225018。做完后,让学生说明在计算除法的过程中,每次用除数去除被除数以及除得的每一位商的实际含义是什么?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
(2)教学例1。
教师出示例1让学生根据题意列式,并用竖式计算。教师逐步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边思考边做:
①被除数的整数部分21够不够除?商几余几?
②余下的6除以15不够除,怎么办?能不能仿照整数除法的方法,把6个一看作用低一级单位表示的数,再与下一位上原有的数合在一起,同15除用15除64个十分之一商多少?
③求出的这一位商表示多少?(4个十分之一)应该对着被除数的哪一位写商?
④求出十分位上的商以后,被除数的十分位还余4,应该怎么办?
⑤用15除45个百分之一,商多少?应该把这一个商写在被除数哪一位的上面?
让学生观察除法竖式,回答以下问题:
①商的小数点的位置与被除数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②每一位商各应该写在被除数哪一位的上面?
③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部分),除数悬整数的小数除法要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每一位商都要写在被除数相同数位的上面。
4.做第99页中间的做一做中的题目。
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要个别提问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二十三第1题中第一横行的题目。
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个别指导。做完后,集体订正,指名回答计算过程和算理。
2.做练习二十三的第2题。
做第(1)题时,让学生先回答;题目的含义表示什么?(就是小数除法的意义)
四、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结,并提问: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2.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在计算方法上与整数除法有什么关系?两者之间的差别在什么地方?
尽量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
五、作业
练习二十三第1题中第2横行的3道小题、第3题。
四年级数学除法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西瓜图片,圆片,方格卡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复习
2.情境引入
展示情境图内容,让学生观察,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分数的简单计算,板书课题。
二、新课学习
1.例1,教学分数的.加法
1)让学生借助学具计算:
2)学生交流,请学生说出计算的方法
3)教师用教具演示的过程,让学生理解分数加法的算理。
2.例2,教学分数的减法
1)用教具演示从里减去的过程
2)让学生说出教师演示的过程
3)让学生根据教师演示的过程列出算式
4)提问:
5)引导学生说出算理并计算
3.例3
1)出示1个圆片:整个圆可以用几表示?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
2)用教具演示减的过程
3)让学生说一说演示的意思。
4)学生根据演示列出算式1
5)让学生计算
6)全班交流
请学生说出计算过程
4.学生先探讨,然后师生共同小结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1.计算下面各题
2.填一填
四、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你认为在计算分数的加减法时,应该注意什么?
四年级数学除法教案篇3
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借助解决问题概括乘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并会在实际中应用。
2、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进行乘、除法的验算。
3、在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进行乘、除法的验算。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的意义及乘除法的互逆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师生相互交流兴趣爱好。
(1)生谈爱好
(2)师:老师的爱好是插花,昨天下午老师老师就在花瓶里插了几瓶花,来看看吧
(3)投影展示课本插图
二、新知学习
(一)理解乘法的意义
1、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2、根据获得的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学生口答教师课件出示(1)
3、会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大家快速列式计算。
4、学生汇报算式:用加法算:3+3+3+3=12;用乘法算:
5、哪个算式简单?比较这两个算式,你能说说怎样的运算叫做乘法?
6、学生汇报后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7、师说明乘法各部分名称并板书在下边。
(二)理解除法的意义
1、能不能试着把这道乘法应用题改编成除法应用题呢?
2、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例2(2)(3)。
3、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思考:与第(1)题比,(2)(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求什么?第(2)(3)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三个问题有什么联系?
4、小组交流后汇报,教师板书算式
5、过解决问题与对比思考,大家都清楚了三个题的联系与区别,请观察板书,想想什么样的运算叫做除法?
6、根据回答板书: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并说明除法各部分名称 。
7、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第1题是求4个3的 和,用乘法计算,第2、3题正好相反,是已知4和3的积是12,还知道其中一个因数是34或者4,求另一个因数,用除法计算,从这三道题的计算和除法的意义可以看出,除法运算和乘法运算实际上是相反的运算,所以,我们说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板书)
(三)理解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1、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各部分之间都有什么关系?怎样求因数?怎样求被除数和除数?
2、会用等式表示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吗?
3、展示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思考交流: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商、除数和余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三、课堂总结1、板书课题
2.通过今天的学习,对乘除法是否有了新的认识呢?谁来说说你的收获?
四年级数学除法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明确每次除后必须比除数小。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过程中的试商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
555
497
2406
484
455
2807
2、板演。
说一说,笔算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16页例2.
(1)动手分一分,每分钟有几捆。
(2)尝试解答。
(3)质疑。当第一步502除完后,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十位上的数不能被2除尽)
(4)说一说,在竖式中怎样计算。
(5)图式结合。
(6)学生第二次试商,边做边说计算过程,强调最大能商几个十。
2、比较例1与例2的异同点。
相同点:都是从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面。
不同点:例2的被除数十位上还有余数,要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教材第19页练习四的第1题中第二排的四道题。
(1)板书在黑板上。
(2)读题。
(3)独立完成,请四名同学板演。
(4)集体订正。
(5)教师把巡视中发现的典型错误加以分析、纠正。
2、病题门诊。
3、游戏。教材第16页做一做
四、思维训练
1、教材第19页练习四的第3题。
(1)出示题。
(2)理解题意。
(3)根据题意,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4)尝试解答。
(5)交流解题思路。
2、教材第19页练习四的第4题。
(1)出示题。
(2)读题,分析数量关系。
(3)明确这是一道两问应用题,两个问题间存在着非常重要的联系。
(4)叙述解题思路。
(5)独立在本上完成。
(6)集体订正。
四年级数学除法教案篇5
教学内容:
笔算除法练习
教学目标:
1.能比较熟练地掌握初商过大,初商过小时的调商方法。
2.能熟练正确进行笔算。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先填一填把除数看作几十来试商,再算出来。
2.下面的括号里最大填几?
40( )<306
30( )<207
40( )<275
60( )<194
90( )<351
( )60<137
3.根据试商情况,在括号里写出准确商。
二、提高练习。
1.填一填。
(1)9331,把31看作( ),商大约是( ),计算后可知准确结果是( )。
(2)12016,把16看作20来试商,商大约是( ),余数是( ),说明商( ),应试商( )。
2.计算下面各题。
3.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三、课堂达标
1.填一填。
(1)375□ 3要使商为一位数,□可填( ),余数是( )。
(2)一个数除以17,商是14,有余数。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是( )。
(3)7832可以这样想,把32看作( )试商,78里面有 ( ) 个30,所以商是( ),余数是( )
(4)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87里最多有( )个20 78里最多有( )个30。
142里最多有( )个60 610里面最多有( )个80。
2.笔算下面各题。
18221=
28836=
29242=
3.解决问题。
饲养专业户王大伯家养了185只公鸡和229只母鸡,还养了46只鸭。养鸡的只数是鸭的几倍?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