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观后感是对电影表现手法和技巧的思考和领悟,出色的观后感是对电影色彩和光影的艺术价值和表现形式的探讨,吾爱文书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新中国成立》观后感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新中国成立》观后感篇1
致敬海军,致敬对党忠诚的信仰。所谓“向海而兴、背海而衰,不能制海、必为海制。”70年的砥砺奋进。人民海军自1949年4月23日诞生以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一路劈波斩浪,向海图强。一代代海军官兵直面各种风浪考验,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用鲜血和生命捍卫荣誉,用实际行动把对党忠诚书写在辽阔海天。
致敬海军,致敬锐意进取的昂扬。海权是影响大国兴衰沉浮的重要因素。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人民海军的发展历程正是如此,从来都是在竞争激烈的奋勇拼搏中迎来蜕变。70年来,从当初的小木船,到如今舰艇编队乘风破浪、浩浩荡荡。人民海军白手起家,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沿岸近海到远海大洋,逐步发展壮大,正是锐意进取,不断创新,造就了一支乘风破浪,不断发展的队伍!
致敬海军,致敬敢于付出的奉献。海军的发展,是每一位与海军同呼吸共命运的无私奉献者付出的结果。刘华清将军那一句“如果中国不建航母,我死不瞑目”,曾令无数人动容。今天,在捍卫南海权益中发挥定海神针的作用,在海外撤侨行动中维护人民的利益,在亚丁湾、索马里护航中展现大国的担当,人民海军走向深蓝的背后,离不开无数海军将士和国防科研工作者的牺牲奉献和艰苦探索。无数英雄把自己的名字镌刻在中国海军的历史上,用付出、以生命托举了一支强大海军的辉煌。
《新中国成立》观后感篇2
作为文艺攀登者的上海电影集团,自1949年成立以来,坚守初心、砥砺前行,以领先的创作生产能量、市场占有率及国际影响力发展成为中国最具规模和实力的现代电影集团之一。近日,上影集团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推出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精心创作出影片《攀登者》。该片以1960、1975年中国人两次从珠峰北坡登顶的真实历史事件为背景改编而成,众星云集,用“影像的力量”追忆英烈致敬英雄,弘扬永不止步的攀登精神,凝聚了上影几代人坚守高质量创作的心血,饱含了上影人献礼祖国的崇高敬意。
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的长河在神州大地浩浩荡荡奔腾,镌刻着无数攀登的瞬间,涌现出无数看似平凡普通的科技攀登者、文化攀登者、教育攀登者、体育攀登者、医疗攀登者……他们都怀揣自己的梦想,矢志不渝,拾级而上,开拓新领域,创造新成果,夯实了国家发展强大的根基,体现着无畏的攀登精神。
攀登是在不可能的条件下,当惊世界殊。回望新中国的历史,从百业待兴到经济腾飞,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攀登速度与中国奇迹。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拉开了大幕,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高速发展。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推进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同年,北京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更以优异的表现创造了“无与伦比”的奥运奇迹。
攀登是在全新的起点上,创造辉煌。1960年,中国登山队首次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北坡登上世界第一高峰的壮举,打破了西方认为无法从中国境内登上珠峰的臆断。其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第一大地测量队又首次精准测量了珠峰高度。1973年,袁隆平首次成功培育杂交水稻,被国际公认为一次新的绿色革命,为整个人类带来了福音。2015年,屠呦呦实现了中国人在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零的突破,让青蒿素成为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中国人靠自己的力量不断攀登,让世界的镜头一次次聚焦在东方。
攀登是在精神与身体的极限中,突破自我。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许海峰实现中国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突破,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勇夺48金;从创造世界体操史神话的“体操王子”李宁,到为中国田径体育带来无数感动与希望的“中国飞人”刘翔;从书写中国泳坛奇迹的孙杨,到守护中国篮球薪火的英雄易建联;从激励无数国人的中国女排五连冠……在体育竞技的高峰上,无数体育健儿化身攀登者,身披五星红旗,不断以坚韧的精神挑战身心的极限,刷新纪录,为国争光。
攀登是在自力更生中,创造中国奇迹。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升空;2003年,中国首次发射载人航天飞行器“神舟五号”;2008年,“神舟七号”首次实施太空出舱;2018年,“嫦娥四号”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在一幕幕攀登的瞬间背后,是无数中国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和辛勤付出,正是他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正是他们使攀登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动力。
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岁月,有不同的攀登者,但攀登的精神融汇在每个中华儿女的血液里,流淌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中。攀登的精神不在浩渺无边的宇宙里,而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与日复一日的坚持中。为登珠峰失去双腿,最终依靠假肢登顶的登山队员夏伯渝,就是这样一位不平凡的攀登者。
在这个奋斗的时代,每一名中国人都是攀登者。14亿中华儿女在各自的岗位上,在细碎的生活里,传承攀登的精神,追求美好的生活,书写属于自己的篇章。
?攀登者》电影的原型史实介绍,转自邓铂鋆。 中国人首次攀登珠峰是在冷战气氛最紧张的年代,某人溜到了印度,印度自此借机不断干涉我国内政,对我国有领土野心。 中苏决裂之后,面临重大经济困难的中国一个宣示有能力独立解决问题、有能力凭借自己的手段排除艰难的标志。有关部门挤出宝贵的外汇采购重要物资并派专机运输。为了帮助登山队节省路途上的体力,西藏日喀则修筑了一通向珠峰的现代意义上的行车公路(虽然很简陋)。 登山活动并不太平。由于当地叛匪出没,登山队由一支150人的军队保卫,所有登山队成员都携带枪支防身,因为登山行动前夕刚刚有一批解放军的医务人员遭到匪军袭击牺牲。登峰酝酿期间,中国正与尼泊尔进行边界谈判。
中国提出平分珠峰,尼泊尔嘲讽:“贵国都没爬上去过,凭什么分一半?”同时,从当年开始操作了六十年“猴戏”的印度一直对西藏存在企图,印度登山队计划攀登珠峰,宣示力量存在。 在新一轮中尼边界谈判前夕,听闻印度登山队即将取得成功的高层下令,“登山队200人因为伤病只剩下19人符合登顶条件不要紧,只剩下一个人也要爬上去”。接到命令的时候,登山队因为接连的恶劣天气和意外遭遇重创。
多名冲顶种子选手受伤,2名随行进行冰川研究和气象观测的青年科学家遇难。 根据天气预报,下一次恶劣天气将在2天后袭击珠峰,一行人决定下撤。接到了冲顶命令之后,登山队召开动员大会,红旗下宣誓,选择4名尚保有实力的选手组成突击队,冲顶珠峰。突击队队长突发身体不适,不得不离队,又一名没有准备的后备队员补上缺额。这位队员本来是执行摄像任务的。为了避免更多的牺牲,多名适应高山气候的执行物资后援支持的藏胞队员下撤,本来他们要跟随登顶突击队前往海拔8200米处,帮助突击队搬运辎重。事实证明,这一决定是经验不足导致的判断失误,登顶4人携带物资明显不足,并消耗了大量体力搬运物资。攀登过程严重超时,物资消耗殆尽。在攻克障碍的过程中,队员们不得不脱掉防寒靴,导致手脚严重冻伤、坏死。一位队员甘当人梯,把队友扛上障碍物,自己体力不支无法前进。
另外三名队员知道他可能牺牲在山路上,忍痛把他安置在避风处,并留下小队携带的大部分食物和氧气。这位队员自认时日不多,没有动用一丁点物资,写下遗书静静等死。深夜,三名登山队员氧气耗尽。 他们决心“死也要死在山顶”,冒着风雪摸黑登顶。他们丢下了用尽的氧气桶等负担,但是仍然携带五星红旗和一尊主席像。这是一场人类在严酷大自然面前注定失败的不自量力。然而,三名队员凭着顽强的精神力量,硬是实现了人类首次登顶珠峰北坡、人类首次夜间攀登珠峰、人类首次连续14小时不携带氧气登顶珠峰的奇迹。到了山顶,精疲力尽的三人想到,“如果我们死在山上,世界上就没人知道我们来过这里”。他们强打精神,留下了随身携带的国旗和主席像,写下了记录登顶人员、登顶时间的字条,硬撑着下山。半路上,三人遇到了奇迹恢复的队友。
此时,登顶队员已经24小时没有进食了,靠吃雪解渴、压饥,队友节省下的食物和氧气救了三人的命,四人相互搀扶下山,在暴风雪中返回营地,途中两名队员险些坠崖遇难。因为暴风雪,印度登山队铩羽而归。之后的边界谈判异常顺利,中国得到了半边珠峰。 这四位登顶英雄,分别是地质工作者王富洲、解放军炊事员贡布(藏族,农奴逃亡参军)、伐木工人屈银华、消防队员刘连满。从普通的劳动者成长为征用人类第三极的勇士,他们只用了两年左右的时间。他们原本平凡的命运,自从跟祖国的命运紧紧相连,就注定了他们的一生将抵达旁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新中国成立》观后感篇3
祖国已经73岁了,新中国已经成立70年了,中国人民已经自力更生70年了,中华人民已经过上幸福生活70年了。
今天十月一日上午10时,在北京天安门前,举行了国庆73周年大阅兵。在这70年以来,我们自己的顽强奋斗,锻造出如铁一般的军队,如铁一般的战士。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还是同样的歌声,还是同样的地点,五星红旗又一次在天安门广场上冉冉升起,全场数十万中华人民铿锵有力的唱着国歌。国旗随着太阳越升越高……当受阅仪式开始时,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检阅车里,开始检阅部队。
当检阅车驶过一列列整齐的方队面前时,主席用洪量亲切的语气向受阅部队的官兵问候,主席亲切的问候和战士响亮的回答,响彻天安门广场。
接下来是分列式,依次按空中护旗梯队、徒步方队、装备方队、空中梯队的顺序通过天安门广场。战士们迈着整齐的步伐通过天安门广场,脚步声响彻云霄。战士们脸上的表情永远是严肃的,他们的动作也永远是一致的,他们好象被上了发条,一列列队伍总是笔直笔直。铁流滚滚,大地共鸣。
由此我想到了,70年前的今天,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说明了中华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没有从前的艰苦奋斗,哪来现在的美好生活,让我们站起来,手拉手,在祖国73年华诞之际,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欢呼吧!!!
《新中国成立》观后感篇4
1958年,中国和苏联达成协议,计划共同攀登珠穆朗玛峰,两国都经过层层选拔了一批登山队员,在苏联进行训练。 1960年,中苏关系出现裂痕,苏联以“不想引起友好国家印度不满”为由放弃登珠峰计划,无奈之下,中国只能独自登山。 1960年3月,200多人的队伍集结珠峰大本营,其中包括90多名登山队员。 为了适应环境和在更高处建立营地,中国登山队先后三次进行高山行军,在第二次行军的时候,来自兰州大学的青年教师汪玑因高原反应牺牲; 第三次行军更是损失惨重,因为遭遇暴风雪,北京大学教师郭子庆因高原反应牺牲,全队共有50多人不同程度冻伤,包括队长史占春在内的多名主力队员不得不抱憾退出。
1960年5月17日,中国登山队派出了突击组决定第四次行军,组长为登山队副队长许竞,队员有刘连满、贡布、王富洲,运输队员屈银华,队员们是写好了遗言再出发的。1960年5月24日,许竞因体力消耗过大,无法再前行,屈银华顶替许竞参与冲顶,王富洲临危受命担当突击组组长。 在“第二台阶”的时候,刘连满因挺举队员而体力耗尽,遗憾止步。1960年5月25日凌晨4点20分,王富洲、屈银华、贡布成功登顶。
?攀登者》演员阵容有吴京、章子怡、张译、井柏然、胡歌、王景春、何琳、陈龙、曲尼次仁、拉旺罗布、刘小锋、多布杰等人,成龙友情出演。除了章子怡饰演气象学家徐缨之外,目前剧组还没有公布其他演员们的角色详情。 不过,我们可以先来猜一猜这4位登山队员分别是由谁来饰演。 从微博的介绍来看,吴京饰演登山队队长,张译饰演指导员。而第四次突击行动中,有两位队长,一位是许竞,一位是王富洲,鉴于王富洲最后成功登顶,所以小七猜测吴京应该是饰演王富洲。
小七没有查到1960年登山队指导员的资料。 但是,刘连满有在1958年担任国家登山队教练员的履历,第四次行军时,突击队伍为了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有人指挥,王富洲是第一替补组长,刘连满是第二替补组长,而且,在此次攀登的过程中,刘连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他想出了搭“人梯”的办法,蹲在岩缝底下,让战友们踏着他的双肩,当作支撑点,再慢慢用力站起来,让他们向上攀登,成功让队员们登上了“第二台阶”的岩顶。其次:因为刘连满体力耗尽,在距离顶峰只有140米的情况下,他不得不被迫留下来,而处于半昏迷状态的他,明明自己也非常需要氧气,但是他仍然把最后的氧气留给那三位冲顶的队员,由于害怕战友们下山的时候,自己已经死亡,战友们不知道他的氧气筒里还保存着氧气,他用铅笔在日记本上给战友们留下了一封短信,
信的内容是: “王富洲同志: 我没有完成党和祖国交给我的艰巨任务,任务交给你们三个人去完成吧!我这氧气筒里还有点氧,留给你们三个人胜利回来时用吧!也许管用。 你们的同志 刘连满” 这个角色的自我牺牲精神真是太让人感动了,应该是由张译饰演。 这要不是因为男一是吴京,小七都要认为这个角色才是男一号啊。 贡布是藏族人,在已经公布的电影演员中,只有曲尼次仁、拉旺罗布、多布杰是藏族,而曲尼次仁是女士,多布杰出生于1953年,年龄太大,这两位都可以排除,所以,小七猜测拉旺罗布饰演贡布。还有一位屈银华,按照主演的番位来看,应该是由井柏然饰演。当然,电影剧本肯定会经过改编。 本文由“影视小七说”原创,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们请点赞、分享哦,更多的影视剧预告,请继续关注我们哦~ 具体成品如何,9月30日上映之后自然见分晓。
《新中国成立》观后感篇5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学、朋友,亲爱的分销商及总部家人,大家下午好!
春回大地,桃花盛开,今天,是一个特殊而又值得纪念的日子,一年前的今天,“一灌通”品牌在革命圣地井冈山举行了盛大隆重的启动仪式!
启动大会上,中国首席实战营销策划专家赵强老师、兴蒙商学社代表、全国分销加盟商和社会各界朋友参与和见证了这一重大活动,在此,我代表一灌通总部及全国分销加盟商对参加井冈山启动大会的领导、同学、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你们!
启动仪式的举行,既是一个产品的发布会,也是彰显企业实力、鼓舞士气的动员大会,更是打响产品市场推广战役的誓师盛会!选择井冈山,就是选择一个胜利的起点,选择一个崇高的使命,选择一种坚定的信念!一个人、一个团队、一个民族没有远大而坚定的理想信念就没有精神支柱,就会缺乏支撑奋发向上、追求进步的精神动力,我和团队的每一位家人,深深知道,在未来打造一灌通这个民族品牌的道路上,我们会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唯有坚定的信念,才能保证我们实现既定的目标,登上事业成功的巅峰!
在过去的一年里,“一灌通”这个品牌,得到了全国新老朋友、新老客户的广泛关注、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得到了总部家人和加盟商的共同认可!一年来,产品经历了四次升级和定位,由最早的通堵、到二代的防堵,到三代的管道卫士,到现在四代升级为家居健康日用品,完成了一个产品、一个品牌最最重要的核心工作!
与此同时,一灌通得到了相关政府部门的关注和相关企业的认同,目前,一灌通已经成为中华环保联合会、包头市环保联合推荐家居环保日用品,同时得到了万达集团包头、呼市分公司、内蒙古最大的保洁物业公司瑞洁物业的高度认可和广泛使用,为一灌通成为真正的民族品牌、走进千家万户,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我代表总部向一年来,给予一灌通无私帮助的领导、同学、朋友表示真诚的感谢和由衷的敬意。
伴随一灌通而成立的家佳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全新的教导型企业,也是一所培育人才的商学院,一灌通总部就象一艘万吨巨轮,她承载着总部全体家人的强烈梦想,承载着全国338个一级和2480个二级分销加盟商的热切期盼,承载着打造民族品牌的伟大使命!总部基于夯实的企业文化,经过三次重要的招聘,吸引来一批志同道合、有梦想、有格局、敢拼搏,勇于奉献的年轻家人,经过井冈山启动大会、西藏助学、营销实战、全方位培训,已经打造成为一支有共同理想、认同企业文化,不畏坚险,敢打硬仗的超强团队!我想,在总部全体家人和全国338家分销加盟商的共同努力下,总部会快速健康发展,不断壮大,与分销商一起建立合作共赢,持续赢利的营销系统!唤醒人间大爱,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我坚信!家佳宜一定能成为基业常青的百年企业!借这个机会,向先后加入一灌通这个平台、这个组织的新老家人表示感谢,谢谢大家!舞台已经搭好,每一位家人就是主角和明星,这个舞台很大,尽情发挥你的潜能,展示你的风采,超越你的梦想!
今天在这里举行一灌通井冈山启动大会一周年庆典,就象长征路上的遵义会议,具有重大的转折意义,今天,一灌通不仅有了精确的品牌定位,同时,推出了旗下新产品,一灌通,不仅是一个产品,也是一个行业!最重要的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趋势!
一灌通要成为真正的行业标杆,成为真正的民族品牌,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会遇到许许多多意想不到困难和挫折,恳请在座的各位领导、同学、朋友、分销加盟商能一如既往关注一灌通、支持一灌通,见证一灌通!她就象一个孩子,现在还无力回报在座的各位,我和团队的每一位家人,相信,今天你奉献一滴水,不远的将来,一灌通回报您的是将是一片海洋!
企业强,则国家强!我们的国家由贫穷到富裕,由弱小到强大,我们这一代人共同参与和见证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我们共同期盼有着5020_年灿烂文化的中国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能成为真正的品牌大国、经济强国!让每个中国人活得有骨气、有尊严,让每个身为中国人因为一灌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感到骄傲和自豪!中国梦,也是一灌通的梦,百年梦想,今朝梦圆!
《新中国成立》观后感篇6
尊敬的各位来宾、开心户外的朋友们:
大家晚上好!
今天是一个值得庆祝的好日子。去年的今天开心户外群在大家的支持和帮助下正式成立了。一年来,开心户外在各位群友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就像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彼此关心,相互激励,共同前行,风风雨雨走过了365个开心、快乐的日子。
我们以“创造健康生活”为宗旨,提倡珍爱生命,享受自然,关注环保,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正是因为我们拥有健康、文明、博爱、向上的宗旨,拥有一批高素质的群友,有一批尽职尽责的群管,我们的群从几十人,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发展到近千人,成长为鹰城大地较为有影响的户外群体。
一年来,西大河冰瀑上留下了我们溜冰时欢乐的笑声;白云山油桐花里定格了群里姐妹们灿烂的笑容;白龙瀑我们分享冬日的阳光,六羊山上我们拂去南天一足上的神秘纱雾;弥猴桃树下笑谈劳累后的收获,猛依偎上大抒闯关攀岩后的壮志豪情。卫东区、湛河区校园里留下了我们捐资助学的的身影。一个书包、一个文具盒,里面装满了开心户外群友们的爱心,总医院鲁山小女孩儿的病床前我们递过的是开心户外群友们的片片深情。
上鲁山,下南召,游烟台、攀太行,八百里伏牛山当作运动场,神州广袤只是健身房。曾记得黄海岸边拾贝壳,最难忘五龙囗上戏猴乐,九龙瀑前纵情歌唱,白鹰河边品酒香。开心户外的足迹通向四方,开心户外的歌声在神州大地回响。播种爱心,收获梦想,我们公益活动的良好影响正在鹰城户外届发芽、生根、成长。平顶山电视台、河南电视台的报道让我的的群名更加响亮,近千群友的加入也让我们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念。
回顾过去的一年,走过的路令我们鼓舞,流逝的时光将成为身后永远的星辰,映照着开心户外前行的道路,我们有更多美好的畅想,有无数美好的期望。
开心户外的朋友们,让我们风雨同行,齐心协力,团结互助,去探寻户外的快乐,呼吸新鲜的空气,享受大山中明媚的阳光!
愿开心户外这个大家庭日益强大,愿开心户外的各位朋友永远快乐健康!
愿开心户外的明天更加美好,更加辉煌!
谢谢,谢谢大家今晚的光临!
让我们今晚共同举杯!
让我们今晚同醉!
再次感谢大家,谢谢!
《新中国成立》观后感篇7
1975年,中国登山队在珠峰“第二台阶”的地方,架设了一个金属的梯子。到2008年,一共有1300多个中外登山者通过这个梯子圆了自己的“珠峰梦”,它被许多国外的登山家称为“中国梯”。
和共和国同龄的“无腿勇士”夏伯渝老人,曾参与了1975年那次攀登珠峰、架设“中国梯”的过程。但“中国梯”的缘起,其实是受了第一代中国登山运动员的指引。节目中,夏伯渝动情讲述了背后令人肃然起敬的故事。
“第二台阶”位于珠峰北坡约8600米的地方,那是一个30多米高的几乎垂直的峭壁。在上世纪60年代以前,它是从未被人逾越的北坡登顶必经之路。
1960年5月25日,中国登山队第一次攀登珠峰,四位突击顶峰的队员王富洲、屈银华、刘连满、贡布到达“第二台阶”之后,凭借着惊人的勇气、智慧和毅力,以搭人梯的方法创造了奇迹。
“中国梯”的雏形无疑是悲壮的。因为登山者的高山靴下绑着尖利冰爪,要搭建人梯,得脱下靴子,他们没有犹豫,为了可以更稳地站在冰锥上,后来索性连毛袜都脱了。
短短的一段里程,他们用了一个多小时。甘当“人梯”的刘连满,体力耗费过度,无法前进,其他三人把唯一的氧气瓶留给了他,然后继续冲顶。
就这样,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在没有食品、没有氧气、极其寒冷的严酷条件下,忍受着冻伤的巨大困难,成功从北坡登顶,让五星红旗飘扬在了珠峰之巅,也成为全世界从北坡登顶珠峰的第一批人。
86岁的贡布老人回忆,“登上顶峰,我拿出背的国旗升起来,那个时候天气是最好的,国旗飘了!”
喜讯传开,就在群众欢呼雀跃的时候,王富洲、屈银华静静躺在了医院,王富洲登山前160斤,下山时体重101斤,双手因为被冻伤做了截肢手术;屈银华的十个脚趾,两个脚后跟,全部做了截肢手术。
第一代中国登山运动员是勇敢的攀登者,更是精神的引领者,在他们的感召下,一代又一代的登山者,让五星红旗在世界之巅迎风飘扬。
贡布老人专门写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八个大字,送给代表着新一代中国登山力量的北京大学珠峰登山队。
对攀登者们而言,五星红旗是团结拼搏的化身,映照着中国人永不言败、砥砺前行的精神。这种精神将永远随着中国人的脚步,屹立在五星红旗飘扬的雪山之上。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